刘迷言似乎越说越起劲:“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通过弦操作的微观六维空间是哪一个种类,同时还掌握了通道的精确数学表达,那么按照之前我们的微观六维相关理论,我们只需要想办法让我们自己能在微观六维中生存,并且找到出路,也就是构建回到宏观大宇宙的通道参数,我们便可以通过微观和宏观的切换,实现某种瞬移效果。”
这是当年人类研究自己特色科技时候,所设想的道路,没想到居然真的能这么搞。
只要掌握了这种技术,天琴号就不怕没有瞬移能力了。
“当然了!”刘迷言停下脚步转向岳渊,扯着他那大嗓门继续说道:“实际上量子放逐打击和我们把自己弄到微观六维中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我们不是给自己来一发量子放逐打击,而是通过舰载仪器的方式,自己遁入微观。”
“当然,这或许需要我们这台仪器如同先驱者的造物一样,将天琴号都解析完毕,我们认为两者存在一切共同之处,不过并不定正确,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先驱者造物,不知道量子宏隧穿的原理。”
“也无所谓了,它大概也撑不了多久,而我们自己的特色科技移动方式道路现在已经明了,科学界现在对此非常有信心。”
“下一步,我们就针对‘宏观物体在微观六维的移动方式’、‘同、异类卡拉比丘流行的研究’、‘微观六维与宏观区域映射关系’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最后关于映射关系这一项。”
“大部分科研工作组都认为,只要我们能完成这一项研究,大概率就能掌握新的‘瞬移’方式了。当然,也有一部分科研工作组觉得还不够,还要弄明白在外观六维内的移动方式并实现它。”
“虽然目前还未掌握,可至少道路已经明确,只要我们顺着这条路继续深挖,必定能掌握新移动方式。”
刘迷言信心满满,可以看出来,他比正在倾听的岳渊还有信心。想想也是,毕竟是全程参与研究的,他掌握的信息比岳渊更多,其中一定有让他自信的东西。
至于岳渊,则在听完刘迷言的描述后,便调出相关宏微观映射关系的研究报告再次认真阅览起来。
在以往人类关于时空维度和宏观世界对应关系的科研资料里,卡拉比丘空间的五维时空描述位于原子的光子场内,其时间是管状的,投影对应的是行星地球外大气层。
其里头再深入到六维时空,对应的宏观世界则是地球外引力圈,再往上对应的则是太阳系,然后是星系银河系,再到大尺度网状星系构架,大尺度网状星系结构的中央——空洞。
逐层递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然而现在的人类科学家知道,它的成级递增不会按照人类太阳系的大小来,那样实在太主观了。若是如此,其他文明研究出来,岂不是也要按照那个文明所居住的星系来。
宇宙又不是人类自家开的,断不可能如此。
那么按理说它该是怎样的?范围应该是多大才合理?
它该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现在还不知道,但应该是多大范围才合理,人类文明却有点经验。
是先驱者造物给的经验、是银心文明旗舰给的经验、是猎鹰文明旗舰给的经验、也是中子战星给的经验,它们都能进行不同程度的“瞬移”,或者类似“瞬移”的移动方式。
而其中最高、最远的跳跃距离,显然是先驱者造物的量子宏隧穿,达到三光年。
哦,还有电子战舰。
电子战舰更强大一些,它能以四光年距离进行位置互换移动。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经验,所以人类文明科学家们都认为,现在研究的微观高维对应的宏观世界范围,最大也不可能超过四光年,能有三光年就已经不错了。
有这么一个预期范围,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便有一个准确思路,相当于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了,虽然只是表面上的,但是单就这一点,便能节省不知多少年的研究时间。
看到这,岳渊也不由暗暗点头,他也看到了这项研究的光明前景。
从这群科研资料中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对此项技术的未来憧憬,如果真能实现的话,天琴号的移动方式将会大变样,变成无数像素点消失的现象将不再会出现在天琴号上,转而变成“潜水式”消失与出现。
只是不知道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
随着微观高维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在人类科学家已经确定微观六维卡拉比丘空间的时间跟宏观宇宙不同,同样是时间维,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所以现在还不知道到时候天琴号能不能在微观六维卡拉比丘空间里呆一段时间,而所谓的“待一段时间”又会在宏观世界里表现为多少时间,这关系到此后天琴号的攻击频率。
有很多科学团队在进行这方面研究,研究进度可观,按照科研报告所示,精确描述大概再有千年便能搞定。
而看到这样的进步,原本为失去先驱者造物而忧心忡忡的岳渊也放松不少,因为作为领袖他很了解其中情况。这台先驱者造物十分坚挺,它确实一直在损坏,但它的自我修复系统却让它没有一下子坏掉,这就十分了不起了。
要知道当年冈亞图帝国得到的战仙文明造物可是一下子就坏了,可以看到,先驱者在信息和造物寿命上的成就要比战仙文明强大很多。
从刘迷言这里了解到大概情况后,岳渊再度出声道:“我们去看看关于进入微观六维的形象描述。”
“没问题,意识链接设备在7号实验室那里,目前还没数据共享,得到实验室去才能看。”刘迷言旁边的一位负责人回应说。
人类能在微观高维领域取得突破,第三人称观测模式功不可没,故而很多科研团队都单独申请了一套设备,这样也省得老是去用战舰的。
况且专门用于实验观测的设备还能进行定向优化,使之更适合实验观测。
岳渊打算用第三人称看看科学家实验中搞出的通道到底是什么样,这有利于他对这些技术资料的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