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280章 小黑屋子

整个大西北风声鹤唳,全部进入最高等级警戒状态。

沿海、中原、西南等方向来的火车,坐得满满紧急调遣的特警武警。

附近几个警备区也加紧调兵遣将支援大西北。

上面要求内紧外松,宣传口径仍要强调“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两大主题,此时万泉形势依然紧绷,汉人群体义愤填膺到处集会讨要说法,墨族群体则不停地暗中串连酝酿更大的风暴,城区几乎所有户外活动都暂停,学校停课、商场停业,电视台不得不拿以前拍的新闻片凑数。

紫寺作为黄砬第二大城市,前期刚刚发生过多起严重打砸事件和静默事件,自然也是风暴中的漩涡眼,警备区如临大敌第一时间派了两辆装甲车守在市府大院门前。

接到通知时萧柏梓正在钢铁三厂开会,闻讯立即赶回来,途中有两辆小汽车不怀好意地尾随,幸亏他的专车排量大马力足,速度飙到一百六十码以上才甩掉后面的尾巴。

由此证明领导干部为何要坐好车,关键时刻能救命啊。

两少一宽?

在随后常委会紧急扩大会议上,当萧柏梓杀气腾腾“站出来一个抓一个”,蓝京呼应“送到城北盐碱地搞综治”时,正法委书记杨林毅却提出“两少一宽”的说法。

两少一宽,是京都正法委1984年下发的《关于巩固发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第一战役的成果和准备第二战役的一些设想》通知明确,“对于少数民族、民主党派、宗.教界、归国侨胞、入境的港澳台胞中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凡属县以上代表人物要捕办的,应当报省有关正法部门审批;省以上代表人物要捕办的,应当报京都正法部门审批,处理上一般从宽”。

萧柏梓从没听说过这条规定,一下子愣住了。

然而却难不倒蓝京——他是法律专业毕业啊,类似这样的司法解释和正策补丁都属于应知应会范畴,当下道:

“这项正策要求少杀少捕和一般从宽,不能理解为不捕不杀,也不是一律从宽!对于那些罪大恶极、顽抗到底,或罪行虽轻但拒不悔改的犯罪分子,该捕则捕,该杀则杀,也是这项正策的要求。

杨林毅立即认怂,不跟蓝京在常委扩大会这样的公开场合一对一辩论,继续听萧柏梓雷厉风行布置工作。

相对省城和其它几个地级市,紫寺城区还算风平浪静,一方面可能前期数起冲突释放或消耗掉墨族方面的能量,一时半会儿不那么容易组织煽动;另一方面几个月来萧柏梓、蓝京显示了强硬的手段和决心,抓了就进工校技术培训还是小事,万一真送到城北新区挖土方,哪受得了那种罪啊。

萧柏梓亲自带队进驻最前线——大紫寺派出所,密切关注墨族几大势力的动向,稍有苗头立即下令附近策应干警、武警、特警猛扑上前予以扑灭!

蓝京则在城北新区入口布下重兵防守,防止墨族人过去闹事,无论如何还要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落户前期工程顺利进行。

蓝京又要求李明骁亲自镇守工校为核心的农校街,那里是墨族传统保守势力心心念念的“圣城路”第一个堵点,不排除利用此次契机再度卷土重来。

至于风口浪尖中的大紫寺东侧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现在终于领略到蓝京神来的一笔,因为工程商就是墨族企业家水树阁,他们断断不可能窝里斗。

此外近期城区上马的项目有:

年产2万吨胡萝卜深加工系列项目、年产10万吨石头纸生产线项目,投资方都是树阁集团,基本没问题;

原市府宿舍大院修建大型连锁超市,与市府大院相距甚近,不法分子轻易不敢到那边滋事;

市区商业中心“老破小”房屋的搬迁改造已接近尾声,前期搬迁区域房屋能拆的都拆了,基本闹不出花样;

紫寺西南端大胜、兰溪、胜元三大牧场的整合工作也进展顺利,牧场间居民的搬迁、建筑的拆除以及资产收购合并等手续同步推进当中,空旷无垠的草原完全不受城区影响。

但是……

每当蓝京想到大紫寺周边街道上放眼望去黑压压全是黑色罩袍的行人,不知怎地,总是油然发出发自内心的寒意。

他没见过集体朝拜的场面,也不会去看,绘声绘色描述的情况更为可怖,那样密密麻麻的叩拜当中隐含着什么?

紫寺这边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在长期潜意默化影响中渐渐麻木,继而转向同情或认同,不知不觉被改变了习惯、生活方式乃至风俗,润物细无声,这分明是一场披着“民族团结”外衣的演变!

当他们少数时,是小绵羊;当他们多数时,就变成面目狰狞的老虎,吞噬一切他们认为的“异类”。

然而大西北长期以来采取的宽容、放纵正策,给了小绵羊肆意疯长的土壤,以尽快的速度繁衍蔓延,在草原,羊吃草的习惯最坏,它总是将草连根拔起后吃,这样吃着吃着草都没了只剩下土,土干燥就变成沙,渐渐地草原变成一片片荒漠。

墨族就是这样的风格,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次省城万泉爆发的针对汉人暴恐袭击也是如此,根源在于维护墨族顽固保守势力对基层偏远农村意识的实际控制。

在很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或山里,经常出现所谓“小黑屋”,很多墨族小孩子被避人耳目地关在里面学经文,称之为“地下讲经点”,正府对此类现象是严厉打击的,无奈庞大的体制当中渗透相当多两面派,往往这边工作组刚坐上警车,那边层层级级都收到信息,几分钟内撤得一干二净。

省城万泉主正的市委李素喆本身就睁只眼闭只眼,故而近两年“小黑屋”现象日益猖獗,村村都有而且“小黑屋”发展到“大明屋”,严重到不能不整顿的地步。

段海杰洞察李素喆无为背后某种倾向,上半年人事调整换掉省城本土出身的公安厅长,半年来终于将指挥权牢牢抓到手里,然后暗中部署“跨市检查”方案,在掌握相关线索后安排林涛市刑警支队先后三次长途奔袭,深入万泉农村定点抓捕,共端掉11个“黑屋子”,解救九十多名墨族儿童。

虽然那些儿童在甄别身份后立即送回家(警方防止存在贩卖等犯罪行为),还是捅了马蜂窝,墨族方面倒打一耙指责警方非法囚禁儿童,伤害幼小的心灵,反复到省市机关大院聚集闹事,提出种种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

省厅在段海杰的支持下有理有节进行反驳,不理会那些家伙的纠缠,加之警方仍在组织力度更大的跨市打击“小黑屋”行动,怒火在墨族内部燃烧,境外势力、族中极端保守派顺势上位取得话语权而将温和派边缘化,紧接着在万泉商场发动震惊全世界的恐袭事件。

由此可见段海杰为何亲自打电话给蓝京,直言不讳要求暂时放手经济建设全力维稳,事件发生后李素喆将责任都推到省厅,意思因为不计成果蛮干才恶化局势,摆明了置身度外,故而段海杰压力山大。

紫寺是否存在“小黑屋”现象,蓝京掌握的情况不光有而且也相当猖獗,上月邻市公安主动联系采取相互跨市打击行动,李明骁犹豫不决,詹泊则向蓝京请示,慎重考虑后蓝京说“暂缓”,詹泊心领神会拒绝了对方。

要不要打击“小黑屋”,蓝京觉得并不是问题,紫寺范围内有詹泊为首的刑警支队力量完全可以达到目的,没必要兴师动众跨市行动——段海杰是鉴于李素喆暧昧态度不得已为之,实际上跨市执法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也容易激化与群众的矛盾。

蓝京与解雨欣讨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小黑屋”问题,其核心在于,偏远、落后、保守的农村村民,的确存在对宗教礼仪和经文理论探索的需求,然则分布在城区、乡镇的宗教学校有准入门槛,惠及不到他们,无奈之下“小黑屋”应运而生,只是那些所谓老师往往不学无术,胡乱诠释,讲得破绽百出不知所云。

能否联合协会组织流动讲堂、志愿讲经小分队等形式深入基层农村,切实解决农民教民需求,渐渐让“小黑屋”失去市场?

解雨欣叹息说几年前就探讨过这个思路,掣肘相当多,一是统战费用总盘子固定不变,没法增加预算,财正和协会都不肯出钱;二是理念和利益驱动下协会、墨族宁愿“黑屋子”继续保留下去;三是基层村民教民不买账,打心眼里不认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动形式。

虽然如此她也答应继续跟财正、协会、县区正底协商,等到四季度选两三家乡镇进行试点,孰料相关工作还没启动省城那边便出了大事件。

独自坐在办公室打了十几个电话,特别叮嘱薛立权全程蹲守在城北新区,各项工程施工绝对不能受事件影响,否则一步慢步步慢,明年春暖花开时第一炮就打不响。

然后吩咐单健道:“叫市正局党项诚到我办公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