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209章 实地考察

当晚,蓝京在正府办主任陈浩以及蒲旭的陪同下悄悄来到一度成为内地舆论头条的农校街,实地探访那家被打砸的饭店。

——蓝京感觉陈浩心直口快更敢于说些实情,况且身为正府办主任下个目标便是正府秘书长,故而在新任市.长面前不是“守势”而是“攻态”,不需要太费劲就可拉拢到身边。

路口有个破落衰败的大院子,门前招牌剥落得看不清上面的字,陈浩介绍里面原为红星区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农校街也因此得名,七年前停止招生后教职员工全部遣散,学校一直荒弃着。

学校两侧原来开了很多小饭店、排档、小吃铺和小超市、杂货店,随着停招,店铺关掉大半,少数仍在苦苦维持原因在于附近有两个小区和一家工厂,主要做早点、晚餐和宵夜。

这些饭店排档都没正式名字,或者曾经有根本无人在意,往往以老板绰号等随便乱叫,导致那家被打砸的饭店事后通报里也没名字,因为汉族人所开故而含糊地称为汉人饭店。

道路临街墙上每隔十几米就出现个鲜红的“拆”字,小饭店小排档几乎全部关门,留守的居民住宅也铁门紧闭,敲了半天都没反应。

陈浩说自从打砸案件发生叠加舆情事件,墨族成群结队在这条路转悠四处寻衅,还有很多记者隔三岔五蹿进来做报道,居民不堪其扰,店铺也做不成生意,纷纷另觅去处,正府方面见此状况顺势启动拆迁修路规划。

“到底先搬迁后出台规划,还是先出台规划后搬迁?”蓝京问道。

陈浩支吾道:“也……也不太重要吧?”

“你的表情已经说明一切!”

蓝京道,随即大步向前走了二十多米,瞥见有家院门里隐约透出灯光,遂上前敲门,半晌有位声音苍老的男人隔着门道:

“不接受采访。”

陈浩道:“大伯,我们是正府派的拆迁调查员,麻烦让我们进去问几个问题就好。”

说着晃了晃工作证。

听陈浩带有本地口音,又关于居民最感兴趣的拆迁话题,门“轧”地打开,有位五十多岁汉族大爷面带警惕地打量他们。

经过一番攀谈,汉族大爷渐渐放下戒备自我介绍姓叶,老俩口住惯农校街不愿搬迁,之前空屋子还能租给附近做生意的,如今左邻右舍都走了变得冷冷清清。

陈浩很擅长拉家常,一半本土方言的普通话尤让叶大爷安心,聊着聊着愈加投契,终于转到农校街敏感话题——打砸案件。

“除了那些讨厌的记者,企图寻衅的墨族青年没找大爷麻烦吧?”陈浩问道。

“肯定的了!”

叶大爷陡地一指身后西屋,“那家饭店老板原来就租那屋,挺好的小伙子,就是抽烟太狠,后来那帮家伙动不动敲门找事儿,其实想看小伙子躲没躲那屋……”

“大爷很难应付吧?毕竟就剩俩老。”陈浩担忧地问。

叶大爷哈哈大笑:“刚开始几天蛮烦人,后来搞了一回从此就消停了……”

“怎么回事?”

陈浩、蓝京都很好奇,蒲旭则始终在院子门口徘徊,警惕地注视过往车辆。

“我闺女在郊区派出所上班,找了几个刑警队兄弟把那帮家伙揍得鬼哭狼嚎,哈哈哈哈,”叶大爷笑道,“那帮家伙就是欺软怕硬,你让着一回,反而得寸进尺;你往死里揍,后来见了面点头哈腰直叫大爷。”

蓝京笑道:“大爷有这么个出息的女儿真福气,难怪敢单门独院坚持住农校街。”

“唉,不是你们外人所想象的……”

叶大爷转而眉头紧锁,“我闺女身手杠杠滴,警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市刑警支队,谁知一个领导成天打她主意,动手动脚揩油,还有个领导逼迫她加入墨教,那种教能随便乱入吗,一进去整个人都毁了!”

“应该向上级领导反映、举报的!”陈浩愤慨地说。

“反映过多次,也向正法委、纪委实名举报,都答应跟进调查,没用!”叶大爷道,“后来打击报复来了,借口内部岗位优化组合,把我闺女优化到郊区派出所上班,以前从公安局宿舍到刑警支队上班步行十分钟,现在一个半小时,而且每周规定值班三个夜班,周六周日只休一天,成天累得不想说话,唉……”

蓝京道:“基层派出所日常工作琐碎繁忙,是比较累,这个没法提意见。”

叶大爷摇头道:“你们不知道,派出所长也跟那些坏人一伙的,故意加重闺女工作量,可不忍气吞声还有啥办法?三十岁的大姑娘辞职能干什么,现在工作不好找,再苦再累也是公务员啊,你们说是不是?”

“是这个理儿,不过……”

当着新任市.长的面,陈浩“不过”之后不敢多说。

院门一响,蓝京和陈浩堪堪抬起头,却见一位漂亮的女警花出现在眼前:

很自然的淡黄色微卷披肩发,皮肤白皙似折射出光来,轮廓分明端庄大气,高鼻梁微凹一双大眼睛,个子……

竟然把一米七四的陈浩比了下去,嚯,实在高挑得出奇!

“爸,两位客人是……”

她诧异地一瞟刚好抬起头的陈浩,大吃一惊,“陈主任?您是市正府办公室陈浩主任?”

身为市公安局干警,市.委市正府主要领导的样子都必须牢牢记在心里,这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陈浩笑着起身介绍道:“这位是昨天刚到紫寺的蓝市.长,专门到农校街视察了解情况……”

“蓝市.长!”

女警花不安地瞅了老父亲一眼,意思是“你没乱说吧”?

叶大爷汗颜地低下头,意思是“乱说了”……

“我们聊得挺好,”蓝京和蔼地说:“你叫什么名字?”

“叶小刀。”女警花腼腆地说。

“很别致的名字,很容易记住,”蓝京笑道,“小刀同志难得回趟家团聚,我们不打扰了,告辞。”

来到院子蓝京挥挥手“不送不送”,突然间又改变,将外面蒲旭叫进院子道:

“来,我们四个人摆个造型拍张合影。”

陈浩何等伶俐,立即接口道:“我连夜送到报社排版——蓝市.长上任首日深入基层与市民拉家常,明天紫寺日报头版头条!”

“咔嚓”

一张照片定格:蓝京与叶大爷并排坐在小板凳上亲切交谈;陈浩坐得稍远些;叶小刀没处坐,站着又太高,索性蹲在叶大爷身侧。

出了院门走到萧瑟冷清的街上,阵阵晚风迎面吹来略感寒意,大西北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很大,中午热得穿短袖,这会儿厚夹克衫还嫌单薄。

“嗯……排版的事儿……”

蓝京只说了半句,陈浩立即会意:

“我了解一下,如果有关于萧书计的报道肯定放在前面,但如果没有,您这个头条没问题。”

“也没必要,”蓝京道,“除正式会议、活动之外,类似这种考察调研、入户走访都不要过于醒目,放到版面下方角落即可,就那么大一张报纸,怎么排版不是看啊?除非拿去包烙饼,所以没必要为形式主义的东西伤和气。”

“那是,我通知宣传部门以后把握好这个原则。”陈浩道。

“还有叶小刀的遭遇……”

蓝京面有峻色道,“领导骚扰,强制信仰,多次举报却无下文,贬黜基层重重打压,这是最令人痛恨的职场欺凌,黑暗透顶!”

“确实如此……”

陈浩暗想刚刚那张照片放到明天出版的《紫寺日报》,让叶小刀父女俩露个脸儿还不够吗?公安局、刑警支队要是连这个都悟不出来,马上叶小刀就变成蓝京手里的大刀,杀得血流成河、片甲不留!

另一层含义则是,上午正府党组会才否决风尖浪口的农校街拆迁修路规划,晚上蓝京便到现场考察,传递的正治信息不言而喻。

因此一位成熟的正治人物做事从来不会随心所欲,言行举止都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很多时候你自以为看懂了,其实理解仍不全面。

蓝京见陈浩没领会自己的意思,微晒地摇摇头,道:

“这会儿就打电话给市公安局正治部主任,问清楚叶小刀这样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表现优异的同志,为什么调整到郊区派出所?如果理由是岗位交流,明天我就把正治部主任给交流掉,看他有啥好说!”

没想到新市.长越说火气越大,陈浩不由得心里有点慌——关键不清楚触发了蓝京对田甜当年遭遇的回忆,连忙道:

“我来联系,我来联系……”

大晚上突兀接到市正府办主任电话,强调“蓝市.长要求解释”,公安局正治部王主任懵了:

象叶小刀这种普通干警的工作调整,通常刑警支队内部决定后报到局正治部再以清单形式提交局常委过一下即可,压根无须多问!毕竟刑警支队、治安支队一把手都是局党委成员,等于手握重权的一方诸侯,理应给予必要的尊重。

“嗯,我想恐怕是刑警支队内部岗位优化组合的结果,让叶小刀同志到基层派出所交流也是工作需要……”

被蓝京猜得透透的,就知道这班官.僚拿这个搪塞自己。

陈浩打断道:“蓝市.长说了,如果拿岗位交流作理由,明天就让你岗位交流!王主任,蓝市.长不是开玩笑。”

王主任“啊”了一声,紧紧握着手机仿佛握着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