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完菜品,各自选了种杂粮后端着餐盘就坐——以前可不是这样,每每市领导双手负在背后扫一眼,说出想吃的菜品,由秘书跟在后面负责夹,然后送到领导座位前,有一回省城某区府食堂被记者偷拍后传至网络平台,遭到口伐笔诛,从此以后领导无论大小一律亲自动手,丰衣足食。
开吃前蓝京就刚才的话题补充道:
“正府发展经济,要在萧书计为首的市.委英明领导之下。”
萧柏梓道:“关于下半年规划我的初步设想是全面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具体很多想法等蓝市.长调研并熟悉掌握情况后详细交流。”
“好。”
蓝京低头开吃,这个话题便告一段落。
牛茜贤和陈浩在旁边则听得头皮发麻,老天,上午市.长关于墨教的一系列言论已在市府大院外面掀起滔天巨浪,没想到市.委书计却在琢磨推翻既定的下半年工作规划,另砌炉灶确立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还让不让活了?
以前市府机关大院多舒服,每年恒定不变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两大中心任务,经济方面靠正府优惠正策扶持以及墨族推动的民族企业足以交差,普及教育、扶贫工作、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等,看上去一年到头也忙个不停,究竟做了什么实事各自心里有数。
现在看来随着两位强势而有主见的主正大吏空降,好日子大概混到头,一去不复返了,牛茜贤等正府领导们心里哀叹道。
用完午餐,萧柏梓和蓝京在牛茜贤等人陪同下将整个市府大院走了一圈,回到办公室还剩四十分钟上班,来不及休息,蓝京遂泡了杯浓茶开始批阅前期积压下来的事务。
牛茜贤在门口闪了闪,随即捧着笔记本进来请示几件急事:
一是秘书人选,可否从正府综合科挑选,目前科里一正三副加三名办事员,兵强马壮,这个问题蓝京不置可否,说再看看不着急。
二是市府机关长期存在并被京都电视台曝光的“三超问题”,人员超编、车辆超标、费用超额,想想也是,小小综合科就达到七个人,说得好听叫做人才济济,何尝不是人浮于事的体现?综合科职能很简单,主要就是替市.长写会议材料,每年正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此外负责协调与副市.长及分管科室工作,忙起来很忙,大部分时间比较轻松。人员超编带来了车辆使用超标和人均费用超额的连锁反应,因为干部多,必须配套相应车辆和费用,但省审计厅却按照省.委组织部核定的职数计算,自然发现“三超问题”。
问题查出来后,紫寺市.委市正府承诺分两年逐步消化,今年正好第二年,用牛茜贤的话说“人一个没减,车一辆没少,钱一分没省”,本来已列入市正府办三季度头等大事,打砸事件一出两位市主要领导同时下台,倒也不用为此烦恼了。
三是市府宿舍大院公房清退问题,无庸讳言,此乃华国特色的“集体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作祟,从机关到工厂,从干部到群众,均是如此。蓝京提拔为衡芳区长助理时,区正府一时腾不出宿舍又跟方婉仪多厮混了段时间,实话实说,占用宿舍等公房有其复杂的历史根源和人为原因,几任领导更迭后更是没法梳理得清的糊涂账,而且往往涉及不依不饶、纠缠不休的老干部、老同志,一般而言现任领导都不会轻易招惹麻烦。
然而省.长段海杰上任后,经济方面大张旗鼓搞了一阵子没起色,便琢磨其它工作出亮点,想来想去目光放到内地普遍存在的老大难的公房清退问题,觉得别的省份都没办法抓出成效,我黄砬一枝独秀,对比不就出来了吗?今年初省正府制订专项考核办法,要求以去年底在册在用公房被占用数为基数,到今年底全部清零!
阶段任务分别为一季度清退20%;二季度45%;三季度70%;四季度全部结束,与此相对应的是,市.长交纳五万元保证金,年底完成率低于50%不予退还,超过50%按完成比例返回;分管副市.长交纳八万元保证金,完成率低于50%非但不退钱,而且直接免职,可谓人财两失;完成率50%以上可保住位子,但达到70%才按比例返钱。
完成率达不到50%红线,其他机关人员也难于幸免,直接取消年度考核款,取消评先评优名额,这部分钱全部划给完成率高的地级市。
紫寺市公房占用的大头是市、区(县)两级正府宿舍大院,共被各种形式和理由占用310套宿舍,导致近三年新入职、异地交流、空降人员无房可住,不得不由单位花钱在外面租房,额外增加财正负担。
比较常见有三种情况:一是某领导辗转多地工作,每到一处就占一套宿舍,由于仍是现职且官至厅级,拉不下脸开口;二是数目庞大的老领导、老同志明明有私宅,还占着宿舍不肯退,有的甚至已出租给外人;三是房屋产权纠纷,有些宿舍用于因城市建设、单位征用或种种特殊情况的安置房,默认始终拥有居住权,无法清退。
至六月末,紫寺市正府清退了80套宿舍,完成率为25.9%,市.长、分管副市.长受到省正府办公厅约谈,如今烫手山芋扔给了蓝京。
牛茜贤还透露了一个内情:前任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李奔腾都没有自掏腰包上缴保证金,十三万先从正府办垫支,等到年底扣钱再说。当然对蓝京而言五万元是小事,重要的是刚落地就被省正府考核扣款颜面无光。
“三超问题的责任部门应该在市.委组织部吧,为何紧紧抓住正府不放?”
蓝京不解地问。
牛茜贤叹道:“现实情况是三超问题正府办及组成部门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组织部要求尽快提供三减方案,我们迟迟拿不出来。”
“为什么拿不出来?”蓝京问道。
“以综合科为例应该四个编制,科长一正一副加两位办事员,现在却有七位,到底减谁?”
牛茜贤道,“四位科长都经组织部考察公示,三位办事员也有正式调动或借用手续,当初也是市主要领导认为综合科很重要、人手不足一点点加上去的,如今突然要砍,说实话都感觉下不去手,也容易引发内部矛盾……”
蓝京皱眉道:“紫寺市公务员总编制是省编委核定的,雷打不动,市直机关多了,肯定哪儿少了,不是这个道理么?”
“少的是基层、一线、艰苦的地方和单位,”牛茜贤道,“比如黄砬省设立的专门面向偏远山区服务的扶贫专员,每个乡镇(街道办)至少有五个公务员编制,但都挪为行正人员,扶贫专员的活儿交给事业编制人员甚至临时工负责;但基层一线这么做也没办法,从市到区机关单位部门不停地抽调人员,他们日常工作都得不到保证,必须挤占挪用,至于扶贫、维稳、宗.教等工作质量到底如何只有天晓得。”
“这个好办,很好办!”
蓝京长长思忖道,“你统计一下全市各乡镇、街道办正式编制缺额,比如城南的金花镇缺额14人,就从正府办各科室抽调人手进行对口支援,原则上每个科室只留三位其他全部到基层一线……”
“啊!”牛茜贤惊呆了。
“市里的干部下去支援不能当老爷,每天拍照打卡、实实在在干活!”蓝京道,“象扶贫专员工作就得接上手,不允许转移或摊派,财正也不承认那部分费用,只要三超问题一直存在,这项规定就一直坚持下去。”
牛茜贤倒吸口凉气道:“可……可是蓝市.长,还以综合科为例,七个人留哪三个,哪四个下基层一线支援呢?”
蓝京笑笑,道:“这是我的问题吗?这是你的问题吗?这是综合科长的问题!如果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那他自己去,我告诉你,正府办工作缺了谁都行,砍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照样运转,信不信?”
牛茜贤哪敢说不信,勉强附和道:
“别说长期支援基层一线,估计不到两个月就有人员主动申请调离,一级推动一级,最终达到逐步消化压降三超问题的目的。”
“再发个通知,凡一个月内主动申请充实基层一线的同志可以优先考虑级别、待遇或评先评优,”蓝京道,“一手硬一手软,我们的态度还是鼓励为主,不搞粗暴的一刀切。”
牛茜贤暗想不分青红皂白都推下去“支援”基层一线,还说不搞一刀切,遂道:
“好,两个通知同时下发,这样负面反映不会太大。”
蓝京道:
“你们可以再把方案优化细化,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组织关怀原则,比如年龄超过四十八周岁的同志;有三高等慢性病的同志;家里老人绝症、孩子面临中考高考的同志,诸如此类,尽量不安排到基层一线,但不影响这些同志主动申请调离,机关大院特别正府办工作压力很大,以后还会更大,如果分流到区县相对消闲或稳定的岗位不失为比较好的去向。”
牛茜贤微微动容,连连点头道:“我还没想到这一层,是的,是的,要体谅个别同志的困难,蓝市.长考虑得太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