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489章 各执一词

大西北首富、新勍工贸集团董事长党少武在高楚天面前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大西北只有我欺负别人,没人敢欺负我!”

按照党少武的说法,刚开始新勍工贸集团进驻玖马山的确紧紧围绕省里布置的三项工作,两家省属国企压根不放在眼里,认为区区私营企业哪有资格管咱的闲事?一边凉快去!两家照样一边抢地盘、开采煤炭,一边斗得不亦乐乎,在这过程中还施放冷箭造成新勍工贸多名人员受伤,集团的车辆、勘测设备甚至搭建的帐篷都受到恶意破坏。

党少武动了真怒,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悄悄往玖马山调遣八百多人,然后选择在冬天的深夜猝然出手,将两家国企保安、轮休的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等统统从被窝里揪出来,仅穿着单薄的衣服扔到山谷里瑟瑟发抖到天亮才获得救助。

紧接着新勍工贸集团强行接管正在采掘作业的所有矿井,将临近或生态保护区的矿井,以及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矿井进行封闭,回填,永久性禁止开挖。不过玖马山地形错综复杂,矿井分布散落隐蔽,很难做到彻底停工整改,这些年来两家国企一直偷偷摸摸生产,省里检查时他们总能提前接到消息,新勍工贸检查则根本进不了其势力范围,为此冲突不断,后来两家国企索性联手状告新勍工贸集团,把所有罪名都栽到党少武身上。

听到这里高楚天问:

“董事长一直强调受省委省正府委托,请问有没有书面依据?”

“有!”

党少武取出一份省正府办公室的红头文件:关于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参与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

文件第一段就明确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为新勍工贸集团,因此其强行接管矿井,实施回填、封闭等管理行为都得到授权。

高楚天当着两名调查组成员的面又问:

“那么新勍工贸进驻玖马山后,有没有参与采掘煤矿并获取商业利润?”

党少武缓缓道:

“情况是这样,采掘行为是有的,因为新勍工贸是私营企业,要赚钱养活自己,我们接受省里委托到玖马山工作没有一分钱财正拨款,怎么办?当时省领导说以煤养煤,就是我们可以参与开采一部分煤矿充当管理费用;况且有些安全区域的矿井刚刚建成,里面设备设施都是新的,贸然封存也造成浪费对吧?所以新勍工贸接手后继续组织生产,但有一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是两家国企干的,我们进驻就负责制止,怎么可能变本加厉?不会不会!”

对新勍工贸集团的拜访到此为止,以党少武的地位身份肯亲自接见并接受质询,真是给了高楚天天大的面子,做人不能太过分。

总结来说党少武对外界的指控一概不承认,却指罪魁祸首是两家省属国企,新勍工贸集团所作所为完全在省正府授权范围内。

两家省属国企——黄砬矿业集团和黄砬钢铁集团却断然否认党少武的论述,认为他信口雌黄、颠倒黑白、倒打一耙!

——顺便说说成语的用法与用处,类似两家国企这样的成语经常被外交发言人所用,以此表达对米国等西方国家对我们无端指责和愤慨,的确很多东西全是编造或妄加揣测,毫无逻辑也经不起推敲,但用多了未免让人觉得奇怪,奇怪之处就在于,发言人讲的这些到底说给华国老百姓听,还是给老外听?因为老外根本不懂成语的精微深奥,很多都有出处或典故,光靠字面翻译他们理解得了吗?讲给华国老百姓……等等,你不是外交发言人吗,应该让世界懂得华国。因此,并不提倡华国对外交往、宣传的窗口用成语,更别说典故和诗歌,听不懂的效果比不说还差。

两家国企一致强调新勍工贸入驻后就实现了“三撤”——撤矿井、撤人员、撤设备设施,而党少武提到车辆、勘测设备、帐篷遭恶意破坏等,两家国企说是新勍工贸要求“撤人不撤机”,强行以低价收购矿井里的设施设备并继续采掘时发生的冲突。

从国企提供的账务看也是如此,旗下注册的玖马山矿业公司几年来都处于零收入状态,每年仅发生保安值守、矿井维修维护等少许费用。国企在账务方面向来比较严谨,不敢象私营企业那样搞“变天账”、多套账,那个查起来就要面临一系列严厉的刑事罪名。

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间似乎也难以辨明是非,玖马山偏居一隅又相对封闭,外界根本不知道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高楚天终于明白骆广庆的底气何在,与所有人设想“新勍工贸认账、找替罪羊结案”不同,党少武首先在第一个调查环节就搞对抗,这样将把调查工作拖入漫长的马拉松,不知猴年马月才界定得清楚。

举报材料里的卫星航拍图片只能证明玖马山里挖矿作业,却没法证明谁在挖,当然新勍工贸可能性居多,但就算两家国企捧出零收入公司账也不能排除关联公司施工。

高楚天陷入彷徨之中。

京都之行自以为弄明白舅舅话里的意思,满怀信心展开调查,却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感觉糟透了。

回头想想骆广庆恐怕压根没把外甥主导调查的事放在心上,就玖马山现状而言,谁调查结果都差不多;而高楚天调查受阻,短时间内没法向省里报告,有没有负面影响?

会有一点点,可关系不大,因为调查工作与刑事侦破不同,从来没有“限期破案”的说法,碰到棘手复杂的事端事件拖一两年都有,丝毫不影响高楚天下个月正式任命紫寺市长。

不过高楚天为何纠结呢?他内心深处想着把玖马山的事闹大,顺便将蓝京拖下水!

如果市委副书记直接提拔为市委书记,那该多爽。

然则第一步调查组成员的抽调未能遂愿,先输一局;第二步调查刚开始便陷入泥沼,高举的棍子打不下去,又输一局,步步受阻,怎不让高楚天抓狂?

思来想去,高楚天陡地想起一件事,立马跑到省府大院万副秘书长办公室,笑道:

“又要麻烦万秘书长了,我想调阅近三年省里关于玖马山检查和评估的档案。”

万副秘书长没在意,道:“都是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看它们简直浪费高市长的宝贵时间。”

“我的时间不宝贵,不宝贵,哈哈哈哈……”

高楚天遂在嘻嘻哈哈中取得调阅权限,如获至宝坐在档案室认真细致地看了整整半天。

当合上最后一本档案资料时,高楚天脸上露出一丝阴鸷的笑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近三年省里组织的历次检查、环评报告,每份上面都有炉山县长罗泓的签字,当副县长时签,当县长时还是他签,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

高楚天先问调查组成员之一的炉山环保局副局长华兴:

“这些报告都经过职能部门、县长办公会讨论研究?罗县长为何一个人连签三年?”

华兴显得很诧异:“我根本没见过高市长所说的报告……再说省里检查的东西需要县正府确认吗?我不太了解程序。”

“好,我明白了。”

高楚天立马率领调查组直扑炉山,将罗泓带到小会议室摆出三堂会审的架势进行盘问。

没想到罗泓表现得很委屈,说自己承认不单连签三年,再往前还签了一年,加起来等于签了四年;前两年按惯例由分管工业和环保的副县长签字,后两年省里牵头检查的领导笑眯眯说我就认得你罗县长,签个字吧纯粹走流程,罗泓哪好意思当面拒绝省领导要求,遂按要求签了。

“牵头检查的省领导是谁?”高楚天气势汹汹问。

罗泓迟疑片刻,道:“就是我市组织部长,庐陵平部长……”

高楚天惊诧万分:“吉部长原是省建设厅副厅长,怎么可能牵头玖马山检查?半点都挨不上边!”

罗泓道:“关于这个问题吉部长主动解释过,说是矿井属于地下建筑也归建设厅管。”

“呃……”

高楚天没料到查来查去,查到了紫寺班子成员身上,这一下真是倒了大霉。

庐陵平那边根本无须多问,因为玖马山的问题主要是盗采盗挖和生态破坏,省里要是想真查,牵头领导肯定来自工业厅、矿务厅或环保厅,怎么找八竿打不着边的建设厅?

让庐陵平负责明显是走走过场。

那么,问题出在组织检查组、环评组的省领导身上,他是哪路神仙呢?

高楚天感到玖马山的事越查越怕,好像陷入一个可怕的迷宫里,随便打开一扇门都充满危机。

从炉山回市府大院一路上,高楚天始终紧闭双眼,调查组成员们以为大领导连日奔波累了需要休息,其实他在努力回忆档案室看的材料——

省正府档案室里的档案只准看,少量抄录,不准拍照、复印,因此大量细节需要牢记在脑海里。

一帧帧图片,一行行字迹,一张张图表……

材料末尾签字,领导批示,文件抬头签发人……嗯,签发人……

高楚天终于想起来了:

三年来组织玖马山检查组和环评组的省领导便是,分管工业条线的万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