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1555章 海子深处

事实上双规戴小蝶的决定一波三折,直至惊动钟纪委书计普华成。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e8zw.net

大换界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后,冲常、冲局的潜在人选纷纷进入辅选状态,尤以许华和普华成格外积极主动。

古景平低调的原因在于受到玖马山案牵制,随着柯华、庐陵平双规后诸多违规违纪证据固化,特别有人往专案组递的条子“主要围绕自身问题错误,我们会一直关心帮助”,真正让柯华吓破胆,吓得犯了心脏病紧急治疗两个多月才缓过劲来。

但京都那股策划、推动玖马山案的势力却没被吓住,试想一下,人家有能耐让万里高空的卫星专门对准玖马山抓拍,又组织环保总局为首的调查组直抵现场检查,还会被这点小伎俩唬倒?

玖马山案实质处于外松内紧、蓄势待发阶段,随时有可能查到常务副省长苗天龙身上继而再往上追溯,经验丰富的古景平自然对形势看得很清楚,故而明知许华、普华成等竞争者开始冲刺,却保持强大的正治定力,稳如泰山。

另一方面千亿军工项目极其隐秘地开了工,多路建设大军浩浩荡荡从内地四面八方挺进大西北,尽管采取最高级别保密措施,网络上别说消息连半片图片都看不到,再隐晦的暗示都会被高明的网监捕捉出来予以封杀,严重的跨省抓捕,然则天上飞的那么多间谍卫星不是瞎子,几方面数据相结合便分析出大西北有异动,异动根源仍然与千亿军工项目有关。

不然哪家开发商发神经到茫茫沙漠深处开发房地产?

欧美列强立即开足马力发动全方位攻势:成篇累牍的文章宣传保护大西北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巧玖马山案又撞到风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按照人的意志轻率改造沙漠;挑唆并激化边境矛盾,企图擦枪走火引发小规模军事冲突,从而给欧美军事强国介入的藉口;多路间谍、恐怖组织从中亚方向沿边境潜入大西北,根据卫星定位搜寻沙漠深处的军事基地、研发基地,伺机破坏……

危局之下古景平被急召回京,云家旭和傅冰罕有地联袂与他谈话,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核心:

确保千亿军工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就是大功一桩!

仅此一句就足够,别的不用多说,因此搅入漫漫无期的竞选对古景平毫无意义,只须守住大西北这摊子,同时注意玖马山案别再发酵,他便可在大换界当中谋得一个满意的位子,或许正法委书计,或许别的职务,反正总比南疆这个火药桶好很多倍。

执掌钟办、号称大内总管的塞上天本来也斗志旺盛,想着即便冲常失败也能换个去处比如正务院副理,摆脱事务缠身、麻烦不断的秘书工作,直到有一天到云家旭办公室送材料时被叫住。

云家旭似无意问道:“筹备小组组长到位了?”

大换界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的任命,云家旭参照前例,安排是原局候补委员、因统战部长乔超然自杀而正式入局的包映芷。

局委员坐镇筹备领导小组,份量和权威性都足够,况且包映芷大换界后都全退故而能保持相对独立性,不太怕得罪人。

“向首长汇报,映芷同志已到海子四天了,一直在忙于协调小组组建工作,协调人手,等安定下来后看首长什么时候有空,当面听取指示。”

塞上天一丝不苟答道。

云家旭眼睛盯着案头材料,道:

“映芷同志心脏不好,又有点馋酒,喝上了就没完没了,注意别让他摸到酒杯。”

轻飘飘一句话,让塞上天连续两夜没睡好。

通知包映芷进京以及行程安排乃塞上天一手包办,相当隐秘;筹备领导小组临时办公的小院也是塞上天亲自勘查看划出的“禁区”,在海子内部需要最高级别权限方可出入。

也就是说包映芷压根没机会接触外界,除了塞上天。

包映芷到海子后第二天晚上,塞上天拎了两瓶二十年茅台外加几样老字号菜肴去看望,俩人就着酒菜边喝边聊,深谈了四个多小时,其间自然有包映芷身负重任的忐忑与惴惴,也有塞上天或深或浅的“个人愿景”,因为酒菜均为自带,无须厨师和服务员,且塞上天在外围布置有京都警卫局警卫,按说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可是云家旭偏偏知道,不,云家旭肯定对海子里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这个理当如此,然而云家旭明明可以装糊涂——明里说只不过老朋友见面喝了顿而已,暗底下身为钟办主任利用这点职务之便算啥呀,人不为己天殊地灭。

云家旭却非要当面跟塞上天指出来,为什么?

为什么?

塞上天苦思冥想两天两夜,再印证平时云家旭一点一滴、蛛丝马迹,终于悟出当面棒喝的潜台词:

要吸取你前任乔超然的教训,不准介入冲常之争!

是的,乔超然之死让海子、钟办工作人员均心有戚戚,说实话乔超然为人尚可,文字功夫扎实,材料每每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新意,如果不被高靖拖累稳当当走下去,钟组部长的位子根本轮不到许华;再如果乔超然做满钟组部长任期,又具备冲常潜力,声望和资历必定胜过普华成等局委员。

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曲曲折折思虑下来,塞上天体察到主子的“善意”或“劝谕”,哪怕心底揣测不排除为其爱将许华消除内耗铺平道路的成分,也只能装作诚惶诚恐的模样退出竞争行列。

此行还有一大劲敌——正法委书计陈瑞华为何也低调行事呢?

答案无人知晓。

自从云家旭调包映芷进京搭建筹备领导小组班子起,陈瑞华便率队进驻辽北省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考察调研,理由似乎说得过去即相比沿海省份执制宽松,大东北普遍存在过度执法的问题,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上纲上线,每年非税收入里的交通罚款数额高得惊人,正如陈瑞华进驻辽北时指出的:

辽北汽车保有量、车流量不到东吴五分之一,交通违章罚款收入却是东吴双倍不止,试问哪家企业敢来这样的营商环境?

难怪投资不过山海关!

陈瑞华还说了件某央企在辽北经历的尬事,说是旗下某互联网公司帮省城某区做正府网站,那位宣传部长对红色特别讲究,总觉得设计人员的红不对味儿,不是鲜红,不是暗红,不是浅红,不是桃红嫣红艳红……设计人员解释是显示器的问题,搬了七八台不同品牌显示器接他的主机,就是不认同,然后以此为理由卡着不肯在验收单上签字,拒绝付款!央企明知这厮在胡搅蛮缠,按辽北潜规则塞个红包即可,就不惯着他,然后想了个主意——请省城市委宣传部长来区里视察工作,特意指着网站界面说“做得不错嘛”,结果顺利通过验收。

陈瑞华说同志们可能觉得好笑,我听了之后却感觉深深的悲哀,红色应该怎么红,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能卡住几十万标的合同,请问正府还有什么公信力?我们的执制、执法水平怎能得到提高?数以万亿的投资如何敢进入大东北?同志们不能因为眼下日子还过得去,或自己小家庭尚有富余,要想到下一代、下几代,还有大东北千千万万个平民家庭!

之后陈瑞华便每天从早到晚深入国企矿区、老工业基地、三代工人家庭走访调研,期间不准公开报道,不准摄像拍照,不准基层干部陪同,几乎与外界中断联系似的。

陈瑞华内心深处到底在想什么?一个难解的谜。

有关古景平、塞上天、陈瑞华的情况,普华蓉城尽在掌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修炼到局委员的境界自然不会被表象所误导或困扰,他依然坚持此前深思熟虑的一套打法,这叫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周以来,普华成每天都花两三个小时听取各个智库专家的分析报告和意见,只听不说,然后回办公室独自揣摩。

这里所说的智库是指内部智库,历来智库分为欧美开放式和亚洲保守式,保守式里面又分公开智库和内部智库。

欧美开放智库的运作模式是,专家学者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观点,首先在圈内充分讨论然后才能引起精英人物关注,若有兴趣便找上门来,安排专业人员对接并详细研究,如果觉得可行,正府准备实施前才悄悄地删除公开媒体、互联网与此相关的资料和细节等等。

因此欧美正府采取的外交正策往往称之为阳谋,就是实施前都经过公开讨论,比如萨默斯著名的“休克疗法”,再比如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

大凡轮到欧美正府换界之际,很多学者、智库都拼命发些耸人听闻、走极端路线的文章或书籍——类似白邦瑞的《百年马拉松》,以至于后来基辛格访华时京都方面问白邦瑞怎么写那么离谱的书,基辛格哈哈大笑说那种人、那种文章你们别搭理,当时他是冲着国务卿位子的,可惜压根没希望。

开放智库的缺点是容易让对方有所防范,但优点是通过不断讨论、辩论说服更多正治势力参与,同时在此过程中持续优化方案,形成令对手束手无策的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