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多钟,蓝京刚到办公室坐下喝了口茶,突然接到通知:省长屠省事的车马上到市府大院!
蓝京吃惊地抬腕看表。
省城到紫寺最快也得一小时四十分钟,加上洗漱和吃早饭,屠省事大清早该几点就起床,这样的省长未免太拼了吧。
到底军工企业出身的领导,具有军人风范。
赶紧叫上单健一块儿来到楼下,迎面便看到商务大巴缓缓开进来,下车时屠省事也抬腕看表,仰头张望办公楼道:
“还没上班吧?”
“再有十分钟就会陆续过来,屠省长。”蓝京应道。
屠省事点点头:“证明省委重用你没错,走,跟我上车。”
蓝京一愣:“去……去哪儿?要不要通知分管领导以及对接单位?”
“上车再说!”
屠省事简洁道,商务大巴除了他从央企带来的贴身秘书只坐着两位满脸严肃的军人,后面全空荡荡一片。
驶出市府大院大门,屠省事道:“一直开到四号人造山,顺路看看你主持下的城北新区大开发进展如何。”
提到这个蓝京信心十足:“向屠省长汇报,去年底列入规划的所有区域都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前期三厂上万名下岗工人投入战斗,更加加快了整体进度,乐观估计六月底前就能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
“国企工人过来挖土方,亏你想得出啊。”屠省事道。
蓝京道:“工人不怕出力流汗,关键每天有收入;分工也有不同,挖土方的工资高些,反而都抢着报名呢。”
“新区规模再大也消化不了上万名下岗工人,”屠省事显然看穿蓝京的设想,“下岗工人普遍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低,掌握的技能技术有限,新建工厂宁可多招些高中毕业生、技校生,有一定潜力和培养空间,这个问题考虑过没有?”
“向屠省长汇报,马上全面启动的桥梁三通工程、交通工程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短期内活是有得干的,不过确如屠省长所说并非长远之策,”蓝京道,“我在想,紫寺有必要长期保持一支队伍负责几百平方公里盐碱地的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盐碱改良,因为它是桩常态化的世纪工程,每前进半步需要花费很大代价,可稍稍懈怠就会被风沙盐碱卷土重来。”
屠省事沉吟片刻微微颌首,把话题转到钢铁三厂改制工作去了。
车子驶出城区进入辽阔空旷的城北新区,不时可见工程机械穿梭往来和工人挥揪动铲的身影,蓝京站起身介绍两侧工业产业布局:
西城铁业;新东铝业;万诚新材;大智能源;华源铁科;新伟装备……
树阁集团投资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碧海企业投资的警用设备生产基地;
钢铁三厂与市属钢厂联合成立的城北钢铁公司;
玄泽企业投资的生物制药厂,春节后一度想撤资,经蓝京再三劝说才挽留下来。
接下来则是蓝京大手笔规划的万亩花海、万亩大草原、万亩牧场和万亩药科农副产业生产基地——伊宫家族投资的大草原和牧场由碧海企业代持,资金渠道隐蔽暂时无碍;药科基地原本由马征投资,得知念松霖和临都念家被查的消息后,蓝京让薛立权连夜销毁招投标资料并更改为蒙小胖,后来专案组还专门到城北新区调查过此事,真是吓出一身冷汗。
屠省事难得露出满意的神情,道:
“开发框架格局很大,很有气魄,是不是准备搞工业+旅游的复合经济模式?以后工业发展起来了,逐步蚕食花海、草原、牧场;或者相反旅游兴旺了,把工业赶出城北新区?”
蓝京赶紧奉上高帽一顶:“屠省长更加高瞻远瞩,我还没考虑到那么远,只想着工业和旅游相辅相成,工业为主体,旅游是点缀,偌大的地方不能闲着,把它利用起来才有人去管。”
“必须要多想几步啊,不然日后会有人在里面做文章,钻正策空子,最终把好经念歪了!”
说话间远远看到四号人造山,屠省事眉头紧锁道,“这样的军事基地前面竖立一座清真寺,怎么感觉怪怪的?军部从没宣布过中止使用或报废,你要注意这一点。”
蓝京道:“请屠省长放心,这方面我有统筹规划,到时就不突兀了。”
屠省事点点头没多问,等商务大巴开到人造山面前命令道:
“绕过去,继续向北开!”
蓝京略有些惊讶地说:“前面还是人造山,北面延伸到林涛市,西面与南疆接壤,估算大概有上千平方公里,其中大半是沙漠,也有少量盐碱地、草地和山地。”
“你都跑过?”屠省事不动声色问。
“车子开到边界一带就停下了,”蓝京道,“我只管好自己的地盘,不能轻易越界。”
“好一个双关语!”
屠省事听出他话里的深意,指着北面道,“但都属于黄砬的地盘,我要看看。”
蓝京道:“林涛那边人造山纵深比较深,几百公里开下去荒无人烟,车子汽油够不够?”
“准备充足,”屠省事目光闪了闪,“纵深很深,可林涛市委宁愿荒着也不开发非常可惜,是这个意思吧?”
蓝京一惊,连忙道:“没有没有,林涛北向发展战略蛮不错,能跟那边两个地级市连成一片……西北真是地域辽阔,不象我以前工作的七泽人多地少,寸土寸金。”
“是哟,所以大片大片撂着不心疼,其实还是有开发价值的,主要问题在于成本太高,”屠省事道,“目前分布在城北新区的施工人数超过两万吧?吃的、喝的、用的全靠车辆运送,这是权宜之计,将来正式投产运行,需要超市、杂货铺、饭店、大排档、银行、邮局、加油站等等配套服务,前两年是尽投入但后面还不赚钱肯定要撤,不能都靠正府扶持啊。”
“我的想法是以商养商,人的足迹遍布到哪里,一系列配套就跟到哪里,逐步把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社会职能等建立健全起来。”
蓝京道。
屠省事突然盯着他问:“两年时间够不够?”
这话什么意思?
蓝京心里惦了又惦,道:“向屠省长汇报,我设想中的旅游业最快下半年就能启动,因为牧场、草原、花卉生长很快,七八月份便初具规模;清真寺预计四季度左右全部完工,屠省长要求两年时间……届时刚刚所说的配套服务可以达到四号人造山沿线。”
屠省事没吱声,随着商务大巴艰难地往寸草不生的荒原深处挺进,不停地左右张望,大概行了四五十分钟陡地叫停。
“回去吧,确实没啥好看的……”
等到商务大巴折回返程,屠省事示意两名秘书靠后,却让两名军人上前并展开一幅地图——
很明显是军用地图,上面很多民用地图看不到的标注,还有不公开的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等。
屠省事在地图上画了圈,严肃地说:“这一带确定为千亿军工项目的战备区,依托人造山修建各种靶场、模拟建筑、演习战场,其中需要两个补给基地……”
“建在哪个位置?”蓝京问道。
“保密,我都不知道,”屠省事道,“两个补给基地设置五条补给线,四条相对固定,一条随机后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只要你承诺的两年时间肯定到位,城北新区可以作为四条当中的一条,作为补给基地供应大后方!”
意味着要在城北新区新建畜牧场、食品加工厂、服装厂等等系列产业,无须考虑市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每天开足马力生产就是了,还不必担心回款问题,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蓝京喜不自胜,连声道:“谢谢屠省长对紫寺的关心,谢谢屠省长对我工作的支持!”
“别谢我,因为城北新区开发的时机正巧,补给基地出于安全和战备需要要求至少有一条南线,”屠省事道,“你要是这边跟林涛一样坑坑洼洼啥都没有,我宁愿从省城方向修条直线穿过去。”
“好险,”蓝京道,“但从城北新区明显节省路途,届时还有雄厚的工业企业作为后盾,生产什么都方便。”
屠省事示意两名军人收起军用地图,道:
“你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就行,不要外传……目前所有这些都是设想,真正要还得等千亿项目合同签字落地。”
蓝京眨巴着眼睛道:“屠省长都已经在考察补给线了,大概把握很大吧?”
“两码事儿!”
屠省事一摆手道,“别拿地方经济思维权衡战备和军工,那个是不管最后成不成,所有准备工作都必须一丝不苟且不计代价地做,正如打仗,国家一直做好打的准备,但几十年了都没打,照你的想法钱都扔水里了?不是,该花的还得花。”
“我们黄砬能否把军工研发基地争取过来?”蓝京索性又厚着脸皮问。
“没多大意义,”屠省事道,“就算刚才提到的后勤补给企业,到时候全部军管,从原料、加工到消毒、包装每个环节都有人监督,就提供些就业岗位并赚个辛苦钱而已,别想着扩大再生产或多元化经营什么,这方面我体会太深了。”
“是这样啊……”
蓝京有些失望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