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最先嗅出钢铁三厂诡谲气氛的是郭昊林。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按照蓝京的安排,孟龙和郭昊林两员大将驻守三厂并兼顾城北新区,孟龙因为各项具体事务的协调落实(有时薛立权的份量达不到)跑城北新区多些,郭昊林则主要精力放在三厂。
孟龙的特点是对财务账目过目不忘而且能够从细微间抽丝剥茧查出问题,入驻后接连翻出度假宾馆和六千万债券两笔糊涂账;行正出身的郭昊林则对“人事”具有天然的敏锐嗅觉,常人容易忽略的一个眼神、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微小动作,落到郭昊林眼里都是线索。
诡谲之处在哪里?
郭昊林发现最近半个月里三厂常务副总肖华华连续四次亲自到财务部档案室调阅档案——根据要求档案室等机要部门必须双人出入,即两把锁,一把钥匙在三厂总部办公室,一把钥匙在领导小组,因此绝无可能悄无声息独来独往,每次跟哪个人、什么时间、有无抄录资料等等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不寻常在于,自从去年萧柏梓率工作组进驻三厂以来,肖华华一年多时间里从未亲自进过财务部档案室,那才是正常的,因为他不分管财务,而且调阅档案这种操作性的工作应该手底下做,他只看结果就行。
郭昊林唤来陪同肖华华进档案室的工作人员询问详情,也一头雾水,陪同不是监视,不太可能贴身注意其一举一动,只要不拍照、不撕毁、不擅自抄录即可。
“就是翻翻账册、传票、登记簿,没啥特别的情况。”工作人员茫然道。
郭昊林敦敦善诱道:“你想想肖总什么身份级别,如果查账、核实账目给财务部打个电话就行,或者交办给秘书,犯得着亲自跑到满是灰尘、呼吸不畅的档案室?”
这么一说似乎很有道理,工作人员细细琢磨之下也觉得不对劲,骚骚头道:
“郭主任提醒得对,好像……好像……肖总去档案室路上打听签字什么的,当时我都没放心上,想想是……是……”
流程规定调阅档案必须双人出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同意,不过伊宫瑜授权给了孟龙,孟龙因为市府大院、城北新区和三厂三头跑,往往非重要事项都放到事后批量补签,审查没问题的就大笔一挥过去了,因为类似调阅档案的申请很多,频次也很高,没工夫一一细究。
“过去看看!”
郭昊林吩咐道。
进了财务部档案室,里面空间还算宽敞,排风效果也不错空气通畅,国企在这些方面舍得花钱。
“他每次站在哪个区域查档案?”郭昊林问道。
工作人员不确定地指了指:“应该那边吧……”
郭昊林在他指的区域转了会儿,发现近半档案都涉及到投资业务,随便抽出几本翻了翻又问:
“还有呢?”
“那边,”工作人员又指道,“好像有两次查阅过账簿。”
企业总账账簿按规定必须永久保存,因此存放区域与普通会计档案不一样,按照年份、月份一格格分档陈列以便检索查阅。
郭昊林又到那边停留了好一会儿,接连翻了七八本账簿后摆摆手:
“走吧……今天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
回到办公室,反锁好门后立即拨通孟龙的手机:
“孟市长,您恐怕要赶紧回趟三厂,我刚刚发现了一点新情况……”
两小时后孟龙风尘赴赴出现在郭昊林面前,级别越高责任越重,三厂改制和城北新区两大重担纵使有薛立权、郭昊林两大干将撑着,但无数事项需要拍板,无数矛盾和难题需要解决、协调,扯不完皮,吵不完的架,确实让孟龙心力交瘁,比刚到紫寺工作时瘦了七八斤。
孟龙心里清楚,蓝京调自己过来绝不单单为了仕途进步,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事,把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如果忽略这样一个大前提,蓝京就不是蓝京,孟龙也不是孟龙。
三厂改制和城北新区两项工作,孟龙必须竭尽所能地全部担当下来,尽量不去打扰蓝京,特别三厂改制工作如果惊动到伊宫瑜和蓝京,说明真的出大事了。
“从时间区间和调阅范围来看,恐怕围绕度假宾馆以及六千万债券,奇怪……”
听完郭昊林汇报,孟龙紧锁道,“两件事业已向省领导做过专题汇报且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度假宾馆的账务、手续、资产甄别已接近尾声,年前即将清理到位;六千万债券……”
“会不会就是肖华华干的?”郭昊林道,“他全程参与此事,而且姓印的调离后,钢铁三厂数他最有发言权,有可能打着各种幌子为非作歹!”
“唔,以肖华华的为人和作风而言不太象,窃取债券等同于偷钱,还存在转移、变现、隐匿财产等风险,还不如伙同不良商家多开几家废铁公司呢,”孟龙道,“我们要从内因分析他的动机。”
“动机……”
郭昊林也是七巧玲珑心一点就透,“改制工作的最后部分总部机构改革即将开启,根据蓝书计指示,过渡期间留用的原三厂高管只续聘财务部副总经理刘欣,其他全部由省国资委安置,虽说具体方案目前为止掌握在蓝书计、您和我三个人手里,外界已有各种猜测,估计肖华华也知道自己前景不会很乐观……”
工作组前期掌握印总、肖华华等高管在内大量违规违纪事实,包括贱卖国有资产、利用废钢废铁等输送利益、大肆收受商业贿赂和回扣、挥霍公款等等,不夸张说全部抓进去一律判十年以上都不冤枉。
然而这种情况在国企特别大西北国企属于家常便饭,不能深究否则牵涉面太广,因为印总等人不单自己捞钱,也会大量进贡,倘若把部分省领导卷进去就难堪了。
故而印总受春节期间下岗工人骚乱事件影响被双规,后来也没拿他怎样,仅仅免职降级而平安落地;肖华华平时虽不怎地,骚乱事件期间还能挺身而出负责断后,一只眼睛被打残还定了个工伤,省里考虑他勇气可嘉且还要继续为改制工作做好衔接工作,便手下留了几分情。
虽然如此,机构改革后肖华华被遣回省国资委统筹安置的话,以他的级别——副厅职享受正厅待遇,在伊宫瑜手底下可讨不了好,大概率被打发到某个规模小、效益差的国企,要么挂个工会主席,要么负责安全生产的党委委员,等于提前退二线。
肖华华也深知跟这班领导小组根本没有讨价还价余地,唯一出路就是听从安排,他甘心吗?
恐怕换谁都不甘心。
“能不能打听到这家伙最近的行踪?”
之所以这么问,孟龙知道郭昊林肯定有办法。
“我来打几个电话……”
郭昊林笑道,果然一通电话下来便问得清清楚楚——他跟总部门卫、保安、保洁、电工、水工等混得透熟,隔三岔五扔几根香烟、几片口香糖、两三副扑克等等,虽不值几个钱却能笼络人心,都成为他的千里眼、顺风耳,哪家夫妻不和,哪家媳妇偷人,哪个老公在外面有相好,郭昊林肚里装了无数奇闻八卦。
“连续三周,他每逢周末就跑到城区不知干嘛,傍晚时分左右回来,”郭昊林道,“门卫保安都奇怪如果跟朋友聚会怎么不吃晚饭,如果城里有了情妇怎么晚上不留宿?总之想不通。”
“他在城区有亲戚吗?”孟龙问。
郭昊林道:“肖华华是林涛人,跟紫寺半点关系都没有,以前周末没会议活动就回林涛,从不进城。”
那么他进城见谁呢?省属国企的级别摆在这儿,一班市领导向来不放眼里,与本土系党向荣、杨毅林等素无交集,分管工业等副市长更没说话的份儿,唯一有可能的是——
答案呼之欲出。
孟龙思忖有顷,道:“此事甚为蹊跷,我得回去向蓝书计当面汇报……三厂这边提高警戒级别紧紧盯着,下次肖华华再进档案室就……”
他伸手猛地向下一劈。
郭昊林会意点头道:“我明白,孟市长。”
此时他俩虽不清楚到底什么状况,却已嗅到大战前弥漫的浓浓硝烟,危机隐隐凸显,双方即将开始拉开阵势对垒。
孟龙又马不停蹄回到市委大院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蓝京办公室还亮着灯,年底快到了,该盘点的、该督促的、该总结的都必须提上日程,超期超额完成的怎么奖励,没完成任务的如果向省委解释说明,作为市委书计心里都得有本账。
当家不易,人前威武风光,殊不知背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
“他俩居然走到一块儿去了?”
听完孟龙的汇报,蓝京并不显得很惊讶,因为高楚天空降紫寺就没想过好好工作,而是来搅局找碴的。
沉思片刻,他按铃唤来陈浩吩咐道:
“找居中能问问,那边最近几个周末有什么安排?”
“那边”特指高楚天,“什么安排”即代表想知道高楚天具体行程,不过纵使面对亲信,蓝京只能说到这一步,背后蕴含的东西倘若陈浩转不过弯,就不配跟在身边做事。
“我立即过去。”
话音未落,陈浩已快步出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