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荣问道:
“有大量举报指你跟戴小蝶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是否属实?”
竟然从生活作风角度入手,也对,往往是攻克堡垒的最佳手段,何况领导被双规后都抱着承认小节隐匿大错的想法,很爽快地认下。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小说网:
苏睿却知不正当男女关系的下一步就是利益输送,略加沉吟道:
“我对戴小蝶确实关心比较多,在她成长进步期间多次给予帮助,后来她向我反映在阳泽工作期间受到上级领导骚扰和胁迫,日子难捱,我又把她调到省正府办公厅,事后想想有点后悔,好像真的跟她关系特殊似的,其实没有。”
“没有吗?”姚正荣颇为意外地说,“这里有记录,有录像,苏睿同志要对自己的话负责。”
“是的。”
苏睿深知这些都是唬弄人的,双规进来的领导反反复复的情况多了去了,怎么可能句句都是实话?况且男女关系这种事,除非捉奸在床否则谁说了都不算。
哪怕戴小蝶当面说“睡了”,苏睿都能面不改色说“没睡”。
“好,”姚正荣接着问,“你在阳玄工业园区工作期间结识了玄通集团董事长华铮,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对不对?”
苏睿道:“要看‘关系密切’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因为工作需要经常陪同华铮跑手续,走程序,我承认;如果说私人关系,我不同意密切的说法,另外纠正一点,华铮在园区的企业规模不大,后来到玄泽工业园区才发展振兴起来,也正式改名为玄通集团。”
“华铮能在玄泽工业园区拿到当时炙手可热的地皮,你出力不小吧?”
姚正荣问道。
“是的,我认为当时的钢铁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投入重资扩大产能,呼应当前基建大跃进的需要。”
苏睿道。
姚正荣道:“华铮出于感谢给你送了套江景别墅,时价七百六十万,现在已经涨到一千六百万了吧?”
“关于江景别墅的资金来源,我已出具书面报告向组织做过说明,也经过省纪委等部门核实,不再赘述。”
虽这么说,苏睿却暗自心惊钟纪委连陈年烂芝麻都翻出来了,说明有备而来!
那套江景别墅的确是华铮所赠,幸好事先作了大量铺垫且苏睿岳父也官至副厅,家底子殷实,当时又没这么功能强大的大数据分析,一来二去也蒙混过关。
姚正荣道:“玄通集团从两三亿级规模野蛮发展成为总资产近千亿的超大钢企,与苏睿同志的大力扶持有关,也与华铮大手笔大气魄有关,据掌握的情况,华铮最喜欢赠送商品房和别墅,前期也有地级市领导因此落马,对吧?”
“我有所耳闻。”
苏睿不卑不亢道。
“这回他又送商品房了,接受人是戴小芙,”姚正荣道,“我们都很清楚戴小芙夫妇的工作性质与华铮毫无交集,双方压根不认识,怎么可能平白无故送套上千万商品房,苏睿同志觉得呢?”
苏睿道:“有时我也不理解企业行为,行事规则与体制不太一样。”
姚正荣不慌不忙道:“再来看华铮拿债券质押这件事,明显不符合常理,一般来说行贿要么现金,要么古玩珠宝,质押贷款买商品房行贿还是头一遭,后来我们做过了解,原来华铮与那家银行签署了一份协议,大意是贷款本金加利息达到债券票面值时自动抵充,这样不逾期,也不影响其个人征信,银行方面评估发行债券的紫寺三厂属于实力雄厚的省属国企,完全具备偿付能力。”
听他一步步提到紫寺三厂,苏睿的心微微颤抖,却不动声色。
“玄通集团先是投资紫寺三厂参与改制,暴力群体事件后全面撤资,接受股权置换债务方案滚动消化,单纯从商业角度看,两步棋都很难理解,”姚正荣道,“考虑到华铮持有紫寺三厂债券,而那批总额六千万的债券省改制小组并不知情,发现遗失后还报了案,黄砬省正府专门立案调查。是不是华铮收取那笔债券才同意投资,后来又批准曲折的股权置换方案?也解释不通,须知玄通集团就等于华铮的身家,贪图区区几千万而砸十个亿冒险,不是正常生意人的做法,所以在华铮与六千万债券之间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苏睿。
苏睿沉思片刻道:“既然提到玄通集团投资参股紫寺三厂改制,我不妨说两句。投资本身是玄通庞大闲置资金保值需要,受国内钢材市场饱和的影响,已不可能再铺摊子做规模,上下游产业布局也不行,能否介入房地产或股票市场,集团内部经过激烈讨论迟迟未能定夺,就在这时紫寺三厂改制的机会找上门来,华铮觉得与其涉足不相干的、风险极大的领域,不如老老实实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起码风险得到控制;后来黄砬方面提出股权置换债务方案我也知情,实话说,当时除了同意并且全力配合之外别无它选,紫寺三厂根本拿不出那么钱,黄砬省财正也兜不住底,因此姚主任觉得两步棋难以理解,事实上是特殊背景下的特殊市场行为,可以理解。”
姚正荣道:“苏睿同志说得貌似合理,却没解释紫寺三厂报案失踪的债券怎么到了华铮手里,又怎么质押贷款买房到戴小芙名下?”
“是很奇怪。”
苏睿平静地说。
“恐怕是紫寺三厂拿债券行贿,换取你出面说服华铮吧?”姚正荣道,“你分了一部分债券给华铮,他执意不收,更不想压在手里,百般推脱之下拿债券质押贷款购房并放下戴小芙名下,实际持有却是你的情妇戴小蝶!”
苏睿道:
“我不同意姚主任的说法,第一我没收或经手债券,第二戴小蝶不是我的情妇,此前已经做过说明。”
姚正荣加重语气道:“我重申一下,希望苏睿同志如实、准确地配合专案组调查,有问题说问题争取宽大处理,本来嘛为企业投资牵线搭桥也不是坏事,就算在此过程中收点好处也在所难免,组织会酌情处理;如果抱着抗拒、不配合的态度推诿塞责,谎话连篇,不肯承认自己所犯错误,组织会从严处置,绝不姑息!”
苏睿冷静地说:“我是如实反映情况,真实性请专案组展开核查。”
局面一时间僵住了。
在同步进行的对戴小蝶的审讯当中,她心理防线虽然崩溃,但多年官场生涯掂得清孰轻孰重,故而只承认与苏睿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却坚决否认与碧海价值千万商品房瓜葛。
“玄通集团董事长华铮怎么可能无缘无故送上千万商品房给你妹妹?应该冲着苏睿的面子,而送给你的吧?”
肖露威严地问。
戴小蝶回答得很有技巧:“你们应该问华铮或房产业主,我没有义务回答这个问题。”
在双规苏睿的同时,专案组也把戴小芙夫妇带到“点”上问话,夫妻俩口径一致:
看好碧海房产市场,买房投资。
那么购房款为何最终来源于华铮债券质押贷款?夫妻俩觉得这个问题莫名其妙,我们明明向做生意朋友借的,银行流水一清二楚,跟华铮有啥关系?
专案组指出大数据穿透式检查的结果,夫妻俩说那是生意朋友与华铮的往来,跟购房款无关,反正我俩借的朋友的钱,而且不认识华铮!
——苏睿得知案子与商品房有关后,已经安排秘书暗底下告诫戴小芙夫妻,如今的形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坚决不承认方可平安渡过一劫,否则戴家姐妹等等都将失去体制内体面的职务。
——大数据穿透式检查也是有弊端的,即过程非常专业也非常复杂,没点儿计算机常识和金融基础很难理解,甚至拿到法庭上都未必形成过硬的证据,凭什么你说就是?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蒙人?
因此碰到装愣充傻的戴小芙夫妻,专案组也没办法,至少从表象上讲她购房手续齐全,每笔款项都有清晰来源,那套商品房又一直闲置无人居住——倘若居住人是戴小蝶又好办了。
戴小蝶那条线的侦查也陷入僵局。
专案组双规苏睿的同时,另一组人马在省经侦总队配合下直扑玄通集团总部,结果被告知董事长华铮出差去了澳洲,近期都不会回国。
当然也是例行公事,案子外围调查前就掌握华铮在澳洲的信息,为此还内部商量是否再等一等,然而骆广庆、高楚天一伙哪等得及啊?这桩案子从开始起就埋下致命的隐患:
关键证人不在国内。
这时专案组终于想起还有个关键人物即萧柏梓,其实也不是终于,而是案子伊始高楚天就没考虑在萧柏梓身上浪费精力,所有火力都集中向蓝京。
专案组内部研讨之后觉得确实有必要就债券失踪一事质询主导紫寺三厂改制的两任负责人,即萧柏梓和蓝京,因为债券出现在华铮手里很明显是商业贿赂,到底哪一任领导拍板决定而为之?
不过蓝京在听说债券下落不明后立即向黄砬省主要领导汇报,又配合立案调查,程序缜密、面面俱到,似乎没啥可问的。
莫非突破口在萧柏梓身上?
司杰毕竟不是严加厉,不会看骆广庆脸色行事,查案就查案,他就冲着“水落石出”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