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的氧气含量,这都达到40%了,比地球氧气含量高了一半还要多,这也难怪这颗星球上的树木能够生长的如此高大了。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xiaoshuohuang.com”
“这空气成份和地球空气相差太大了,而且含有部分有毒气体,人类想要移民比邻星b,怕是困难了,呼吸问题就不好解决。”
“这有什么难的,至少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甚至是稀有气体,在空气中都能找到,只不过比例有些差距罢了,只需要研发一个呼吸面罩,用于调节空气成份,过滤有毒气体,人类就可以正常呼吸了。”
“如果没有这些二氧化硫之类的有毒气体就好了,氧气含量高一点也没关系,人类移民过去,适应一段时间就能够不借助任何设备,自由呼吸了。”
“想要往比邻星b,大规模移民,要面对的可不止一个空气问题。你们难道没有看到大气压力吗,比地球海平面整整高了50%,普通人怕是很难适应。还有该星球的重力也出来了,比地球高了40%,人类要在上面生活,相当与天天负重前行。”
“着陆器拍摄的第一批照片传输回来了,让我看看有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咦,这比邻星b的天空怎么是红色的,还有周围的山石、地面,普遍呈现出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太阳看起来怎么会如此小,亮度跟咱们的月亮差不多。”
“你忘了,比邻星是一颗标准的红矮星,发出的可见光以红色为主,映照在云层和山川上,就会呈现出一片火红色。”
“咦,这是什么,难道是昆虫?伙计们,重大发现,比邻星b上真的存在动物,形态和地球上的飞蛾差不多。”
“哪呢,哪呢,昆虫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到?”
“你看一下编号7963-7979这个范围的几张照片,在左上角那个草叶上,是不是有一个灰色带翅膀的小东西趴在里。在后续的照片上,这个动物振翅飞走了。”
“找到了,这个动物和咱们地球上的蛾子也太像了吧,一样的颜色,差不多的形态,说是地球物种我都相信。”
“这也许是趋同进化吧,就是不知道比邻星b上这些动植物的构成基础是什么,会不会有地球生物类似的细胞结构和双螺旋dna?星流一号携带的这两个着陆器也太小了,容纳的设备非常有限,无法进行生物细胞观测,和生物基因分析。”
“你们快看,地震仪检测到了明显的地震波,这是怎么来的,是附近有地震发生,还是有大型动物从附近跑过去?”
“这个就不太好判断了,着陆器附近草木生长的太过旺盛,严重影响了摄像头的观测,我们无法判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从先前星流一号传输回来的照片分析,比邻星b地壳活动非常的活跃,活火山数量非常多,地震也时有发生。这次的地震波,很可能就是附近发生了地震,通过地面,传导过来的。”
“这台着陆器也太拉胯了,没有搭载智能探测小车,也没有搭载无人机,落地之后,连挪个窝都做不到。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些数据和照片,连管中窥豹都算不上。”
“这有什么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星流一号探测器,本身体积也没多大,能够留出一个空间来,存放两台小型着陆器,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无人机、探测小车什么的,是真的装不下。”
“后续发射的三颗探测器,体积和星流一号相比,也没大多少,里面同样没有携带无人机和巡视车。”
“为什么不研发一颗更大体积的探测器,至少要能装下类似玉兔号的巡视小车,这样才能方便比邻星b的后续探测。”
“已经在研发了,前两天刚刚设计出图纸,目前正在瑞达航天城的车间内进行零部件生产,什么时候能够发射升空,还不知道。”
……
随着时间推移,登录器采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和照片,同种中微子通信系统,传输到星流一号探测器上,然后进行加密压缩,通过量子通信系统传回地球。包括乔瑞达在内,几百号研究员,认真分析着照片和数据。时不时的,就有惊人发现被爆出来,在飞控大厅内,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轰动。
从目前得到的资料分析,比邻星b上,存在着种类众多的植物,只被着陆器拍摄到的,就有至少有百种植物,没拍到的,还不知有多少。比邻星b上确定存在着动物,只不过目前拍到照片的,只有寥寥十几种,而且全部是昆虫类。至于比邻星b上,还有没有其它类型的动物,目前还不清楚。更关键的是,这些动植物和地球上的生物形态迥异,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值的好好研究。只是这些发现,就已经让飞控大厅内的一众研究员和专家教授,欣喜若狂了。这些资料充分说明,在比邻星b上,存在着一个纷繁复杂,且完全独立于地球的大型生态系统。它有着完善的食物链体系,有着完善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系统,自给自足,不停繁衍进化。
一号着陆器降落比邻星b十个小时之后,星流一号探测器飞到了星球另一侧的晨昏线上空,二号着陆器被释放出来,飞行大气层。二号着陆器的体积、结构和功能,跟一号着陆器一模一样,采用的着陆方案也完全一样,都是先加速切入大气层,而后在重力作用下,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进入到星球内部。整个着陆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先期步骤,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在释放降落伞环节,出了岔子。一个主伞一个副伞,纠缠到了一起,没有打开。只剩下一个副伞,成功开启,正常工作。一个副伞产生的拉力有限,根本难以为着陆器减速。最后结果相当惨烈,二号着陆器以7公里/秒的极限速度,撞到了岩石地面上,最终着陆器撞了个四分五裂,彻底坠毁。
噩耗传回地球,乔瑞达等研究员皆是扼腕叹息,心疼不已。星流一号探测器,能够穿越未经清扫的星流通道,就已经是奇迹了,携带的两个着陆器,那是相当之珍贵。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两个着陆器,只有一个完成了预定目标,降落到了比邻星b的绿色植物带内部。另一个着陆器竟然因为降落伞打结这样的低级错误,彻底坠毁,真是太可惜了。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天晚上,正在星流通道内,高速前进的二号星流探测器,突然失联,而且是信号彻底丢失,很可能凶多吉少了。对星流二号探测器失联之前传输回来的照片和监控录像分析之后,确定星流二号探测器的坠毁,是正面撞上高速陨石造成的。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又有两台探测器,先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撞击损坏,一台彻底报废失联,一台外壳上撞了一个大窟窿,部分设备一起损坏,但主体功能尚且完好。或许是前面有几个先行者进行淌雷,最后一台探测器躲过了一劫,顺利穿过星流通道,到达了比邻星系。关于这台探测器要如何使用,一众研究员还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
“呼,还好还好,最后一台探测器终于保住了,成功通过了星流通道。”
“这些探测器上,不是说安装了力场护盾和偏转护盾吗,为什么还有两台被陨石撞毁,一台被严重撞伤?”
“探测器上安装的是微型力场发生器,能够产生的力场非常有限,遇到速度特别快或者体积特别大的陨石,根本抵抗不了。探测器的体积太小了,能够提供的能源有限,也没有地方安装大型力场发生器。”
“这个星流通道真是太危险了,通过的时候随时都可能遭遇陨石撞击。现在是无人探测器,撞毁了也没什么,不过是损失一些钱财罢了。以后如果咱们的宇航员,想要通过星流通道,前往比邻星系,如果中途遇到陨石,可就麻烦大了。”
“要我说,咱们就该研发一艘大型太空战舰,装上最厚的护盾和最强的护盾发生器,将整个星流通道来回清理几次,将那些神出鬼没的陨石,全部清除干净。”
“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难度不要太大。现在咱们人类制造的最大航天器,就是瑞达航天发射并运营的商业空间站,大是大了,飞行速度慢如蜗牛,防护性能也根本不达标。”
“想要清扫星流通道内的障碍物,这个太空战舰的体积,至少不能比娜迦人的家园号小,防护性能也要和家园号相当。可惜呀,月球上的家园号已经荒废了几万年,很多元器件都出现了老化损坏,基本无法修复了。否则重启家园号,前往星流通道,进行陨石清扫,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集中瑞达航天和咱们国家航天局的技术实力,生产一艘和家园号差不多大小的飞船,应该不难吧?”
“难,非常非常难,生产家园号这样庞大的太空飞船,只是最基础的合金材料,就不是咱们人类能够生产的。”
“好了,那些都是后话了,咱们当务之急是,商量一下,星流五号和星流三号探测器,要如何分配探测目标。”
“按照原定计划,四个探测器中的三个,将分别前往比邻星,南门二a和南门二b,剩下的一台做为备份。但是现在四台探测器,毁了两台,只通过了一台半。这三个探测目标,就不好分配了。”
“我建议完好的星流五号探测器,前往南门二a,因为围绕南门二a运行的行星最多,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星球。部分损坏的星流三号探测器,就前往南门二b吧,能获得多少数据和照片,就看天意了。”
“其实南门二a和南门二b两颗行星,就是一个双星系统,彼此距离只有十几个天文单位,派一个完好的星流五号探测器过去就行。我发现星流三号探测器,外壳和部分设备损坏严重,但内部搭载的着陆器并没有损坏,派往比邻星b,还可以废物利用一下。”
“我反对,星流三号探测器外壳上安装的中微子通信天线都撞没了,即使着陆器成功降落在比邻星b上,也无法和星流三号建立联系。”
“通信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中微子通信和量子通信不同,并没有量子纠缠一说。只需要修改一下着陆器上的中微子通信器的工作频率和识别编号,就可以和星流一号探测器建立联系。到时候这两个着陆器回传的信号,通过星流一号探测器转发,也是没问题的。”
“好吧,那就这样决定了,星流五号飞往南门二a,星流三号前往比邻星。”
商量已定,工作人员立马向远在4.2光年之外的两台探测器,发送了几条控制指令。下一刻,反重力引擎辅助引擎开启,推动两台探测器,改变飞行方向,分别朝南门二a和比邻星的方向飞了过去。由南门二a、南门二b和比邻星构成的三星系统,非常的广袤庞大,而星流通道出口的位置,距离比邻星比较近,星流三号探测器飞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能够到达。距离南门二a就要远的多,达到了一万个天文单位以上,星流五号探测器至少要飞行半年以上,才能到达。
咱们让探测器先飞一会儿,回过头来,继续说其它国家的反应。自从华夏发射的几颗探测器,在冥王星轨道外围某处虚空消失之后,一些嗅觉敏锐的天文学家和航天专家,就猜测那一片区域很可能存在着虫洞或者黑洞之类的东西。询问华夏航天局无果之后,他们干脆另起炉灶,搞了几台先进的探测器,用火箭发射升空,用最快速度赶往探测器消失的区域,想要看一看那个地方到底有什么。不过他们的火箭和探测器,还停留在化学燃料推进,或者等离子推进阶段,飞行速度非常的缓慢,想要飞到冥王星轨道,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暂时不足为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