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华五色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七章 收徒

华延宫。

李叙白一马当先冲到了华延宫的门外,正看见韶音端着空了的白瓷药碗走出来。

“药,喝完了?”李叙白张了张嘴,一言难尽的问道。

韶音茫然道:“喝了,李大人怎么了,这药有什么不对吗?”

“没,没有,哪有什么问题。”李叙白打了个哈哈,故作轻松的往偏殿走去。

天光已经大亮了,偏殿里的灯火尽数熄灭了。

窗户半开,清凌凌的晨风吹进殿内,稍稍驱散了令人憋闷的清苦药味。

王汝凯躺在窄榻上假寐,听到李叙白慌不择路的脚步声,他连眼睛都懒得睁一下,懒洋洋的问道:“你跑什么,后头有鬼撵你?”

“比鬼可怕多了!”李叙白一下子扑到了王汝凯的身上,压着嗓子低吼:“你看准了吗?”

王汝凯吓了个激灵,倏然睁开双眼,懵然道:“看准什么了?你吃错药了?”

晨风吹过万松峰上的松树林,松枝摇曳,波涛如怒。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林间打着拳。

金灿灿的温暖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松枝,洒落到老者的身上。

他的周身都荡漾着融金碎光。

看起来直如仙人一般。

老者的拳术遒劲有力,收势之后,他脸不红气不喘,只是头顶上有一股股的淡白雾气缭绕盘旋。

老管家见状,端着托盘走到近前。

老者取过托盘上的帕子擦了擦满头的汗。

“老爷病体痊愈后,这身子骨真是越来越健硕了,百里家的炼体方子,果然是大有裨益。”老管家含笑道。

老者慢慢的透了口气:“的确有些用处,也算是他的孝心了。”

老者又饮了一盏温热适口的参汤,凝神问道:“她喝了药吗?”

老管家深深点头:“喝了。”

“属实吗?”

“属实。”老管家不假思索的点头:“华延宫里的人亲眼所见,绝不会有错。”

“那就好。”老者松了口气,背负着手,慢慢的走上了高处的八角亭。

那亭子的位置极高,往下望去,雁池和寿峰上的情形一览无余,而向上望去,万岁峰上的动静也隐约可见。

尤其是借用千里镜之后,更是看的一清二楚。

“老爷,老奴有一事不明。”老管家亦步亦趋的跟着老者,小心翼翼的护着他。

这山上的石阶年久失修,说不定哪一块就松动了。

万一一脚踩空了,那可是要命的大事。

老者凭栏而立,淡淡道:“说。”

老管家赔笑道:“老爷,为什么不直接下毒,岂不是一劳永逸。”

老者连头都没转一下,晨风在脸上轻拂而过,他微微眯了眯眼,平静又淡然:“下毒?你以为王汝凯的鼻子是个摆设?”

“......”老管家神情一滞,无言以对。

老者的声音清幽如风,染着淡淡的松香:“她的身份贵重,一旦中毒,不管她死还是不死,势必会惊动御林军封山,武德司追查,你觉得,”他慢慢的转头,风轻云淡的笑了:“我们能脱身么?”

“......”老管家感觉的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惊肉跳:“老爷算无遗策,必定是不会有事的。”

“算无遗策?”老者自嘲的一笑:“哪有人真的能算无遗策,不过是走一步想三步。”

正说这话的功夫,老管家听到了脚步声,转头看到了百里照夜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台阶。

“老爷,百里公子到了。”老管家低声道。

老者微微点头。

百里照夜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先生。”

老者转头,目光深幽的盯着百里照夜,看了一瞬,突然道:“三郎,你是三年前跟着我的?”

百里照夜愣了一下:“是,先生,学生是三年前的春节,拜入先生门下的。”

老者静了片刻,倏然问道:“后悔了吗?”

百里照夜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学生,百死不悔。”

“好好好!”老者连着喊出三个好字,狂笑出声:“你能想通最好,老夫没有看错你,的确有宰辅之资。”

听到这话,百里照夜面露惊慌:“先生,先生谬赞,学生,学生不敢。”

“你担得起,没有什么不敢的。”老者打量着百里照夜,别有深意道:“你这个弟子,老夫收了。”

“......”百里照夜整个人都懵然了。

这是苦苦盼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才盼来的结果。

他日思夜想,殚精竭虑了三年,终于有了听到了这个让他狂喜的消息。

可他心里却高兴不起来,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怎么,你不愿意?”看到百里照夜一言不发的模样,老者的脸色陡然阴沉了下来。

百里照夜倏然跪倒在地,赤诚而濡慕的望着老者:“弟子谨听恩师教诲,从此肝脑涂地,誓死追随恩师。”

“好,好啊,三郎,希望我们这一段师徒缘分,善始善终。”老者重重的拍了拍百里照夜的肩头,亲手将他扶了起来。

百里照夜微不可查的透了口气,忐忑不安的问道:“恩师,弟子有一事不明,望恩师教导。”

“你是想问为师,人手都已经上山了,为何迟迟不动手?”老者含笑问道。

“是,弟子百思不得其解。”百里照夜摆出了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老者也摆出了一副诲人不倦的模样,脸上挂着淡薄的笑:“三郎,咱们安插在山里的人手有多少?”

“不足百人。”

“那么,御林军和武德司司卒有多少?”

“单单是武德司的司卒,便足有一千余人。”

“那么,你明白了吗?”老者含笑望住了百里照夜。

“......”百里照夜思忖道:“双方人数悬殊过大,我们只能趁乱行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那日的兽群并没有造成大的混乱,御林军和司卒仍然是有条不紊的行事,如此情形之下,我们贸然出手,几乎没有胜算,反而容易暴露自身,被人抓住把柄。与其如此,不如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等待对方先露出破绽。”

听到这番话,老者欣慰的连连点头:“三郎,你要记住,若是做不到一击即中,那便要做到忍辱负重,静待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