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绿耳 作品

第537章 祈祷皇上活得老一点

“高尚书也知户部里的账目混乱,每年都要彻查一边核算清楚,从冬月开始,便要从早忙到晚。”

高致听着点头,并没有开口打乱沈舟,示意沈舟继续往下说。

沈舟也就没有停顿,把自己理顺的内容都说了出来。

“国库的情况,高尚书比我清楚,我来户部并不算久,从我着手看账本后,便瞧出了不少数额过高的批款,比如,一两银子便能处理的事,报上来的,却是十两。”

听到这,高致皱起了眉头,“你是说,有人在里面弄虚作假,报高价,从中谋利?”

沈舟笑了笑,“高尚书这般惊讶呢?”

高致一顿,眉头松了开来。

这些事本来也见怪不怪了,他不需要惊讶才对。

沈舟看着,缓缓又道:“之前的账本,我也看了些,但太久远的,我没有翻。”

沈舟也就是仔细看了看近十年来的账本。

他说的这个问题,屡见不鲜了。

只不过他们做得隐秘,同一件事上,记下的数额相差不大。

若非熟知项目的人,根本无法从账本上看出来什么。

就像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公子哥去买鸡蛋,一两银子十个鸡蛋,他都会嫌便宜。

不食人间烟火,哪能知道柴米油盐的这些价钱多少。

虽然朝廷也会派人过去监察用款情况。

但上有上策,下有下策。

在谋利这方面,没有人是愚蠢的。

这世间,针对人性弱点的方法有很多。

利诱不行,就色诱,色诱不行就威胁,等等。

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样一来,你乐,我乐,大家乐,只有国库不乐,百姓不乐。

高致脸色一沉,沈舟这些话的意思,他是听出来了。

这些事怕不是近些年有的,而是此前就有。

怕是先皇那时候,甚至于更早的时候,就有这种事发生了。

这些人,像是传人一般,一代传一代。

因着长久未被人发现,倒也顺其自然,将错就错了。

沈舟趁着喝茶润喉的间隙,看了眼高尚书的脸色。

高尚书的为人,沈舟是观察过的。

为人实在,正直,年轻时也是疾恶如仇之人,后面年纪大了,在朝廷里混久了,才懂了收敛脸上的情绪。

变得圆滑起来。

可不管如何,根还是好的。

更重要的是,这人是皇上的人。

对于皇上的眼光,沈舟是相信的。

不然,皇上也不会挑中他。

沈舟又挑了些关于户部里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以及不足说了些。

眼看说得高尚书脸色黑沉,眸里翻滚着波涛巨浪。

他才没再刺激高尚书那濒临火山爆发的神经。

他开始进入正题。

“高尚书,我说的国库预算一事,便是想让底下各府各县,把下一年里的收支数目都算清楚。”

“然后上交到户部审核,经由户部同意后,按照账目上写的月份提前往下拨款。”

“如此一来,下一年是盈余,还是亏损,我们户部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而且每笔款项,都在户部的严格掌控中。”

收支总额预算出来了,下一年是盈余,还是赤字,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他们户部能清楚地知道下一年整个大乾的发展情况。

若有一点不对,他们也能及早干预,及早预防,做出改变。

再来,账目清楚,一件件需要用钱的项目都写在了账本里,一旦有所溢出,他们也将清楚地看出来。

然后就着溢出用款的这个项目去查,一查一个准。

看谁敢在里面弄些歪门邪道。

至于看出来。

总的来说,收支平衡是账本里重要的一点。

如果出现赤字太多,那就说明他们有些决策肯定出现了错误。

再来,便是

至于是不是在收入上报少了,还是支出报高了。

他们户部都能清清楚楚地查出来。

大乾有这么多府县。

你支出报高还是收入报少,一对比,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沈舟一张嘴,说起这些就没个停的。

高致听得脑子也跟着转动,一边跟着转,一边咽口水。

乖乖,这些东西,沈舟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

高致一边怀疑自己,一边听得认真。

等沈舟说完,问户部要不要搞这个国库预算,高致一拍桌子,激动地脸都红了。

“搞!这个肯定要搞!”

高致说着,突然站了起来。

“我去跟皇上说!”

沈舟一看,连忙起身过去把高致拦住。

“高尚书,您莫急,我这个还未写下来呢,可能还有一些纰漏,我得回去好好再想一想。”

高致一听,连连点头,“你好好想,莫要着急,写好了,你若是不便去说,把奏折给我,我来出这个头。”

这事,其实也是得罪人的事。

高致算是知道皇上为何这般保护沈舟了。

若是他,他也保。

这种贤才,少一个,都是大乾的损失。

沈舟心里涌起一丝感激。

他与高尚书,其实私下往来也并不密切。

高尚书能说这话,实在是让他惊讶。

他心里可清楚,这事也是得罪那些权贵的事。

他要是一朝不慎,怕是连骨头都要被这些人给吞了。

说句不好听的。

某些人,怕是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没办法,他实在是太招恨了些。

沈舟也是无奈。

好端端当个官,尽是干些得罪人的事。

老年能不能退休养老,寿终正寝,还是个问题......

沈舟开始祈祷,祈祷皇上活的老一些。

最好,长命百岁。

高致实在稀罕沈舟,拉着沈舟又细细聊了好一会。

他也是谨慎,后面都是压低声音问的问题。

也不让沈舟说太大声了。

两人不过是商量事情而已,倒显得像是在商量什么偷摸之事。

等沈舟从书房出来,都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他是说得口干舌燥的。

不过高尚书也给了他不少建议,让他的点子能补充得更加完善。

沈舟马不停蹄回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