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重要问题:
1、关于作者。 作者兼职,每天码字基本是下班5点到12点。 作者目前坚持每日更新万字以上一个月。 看完了热芭和娜扎所有的微博,各种方法去了解笔下的角色。 这本书配图不吹牛,我愿称之最用心最适配。 当然,本书还有很多不足,不可能让所有书友喜欢。 说这些只是希望大家看得出来,作者努力的态度,对书友们的敬畏。 太监是不可能太监的,你要我太监我都不会同意。 2、关于书的节奏。 很多书友吐槽怎么一开始没出现刘亦菲景甜这样的大明星,西域双美到了七八章才出现。 因为本书设定的就是一个和我们一样,完全的圈外人。 重生后因为上辈子有个导演梦,所以进入北影学习。 但是大家也放心,本书的节奏就是前面慢了点。 后面的速度保证让大家看爽。 3、为什么我对北京电影学院这么熟悉? 首先,我查询过大量资料。 知道北影有哪些是系,哪些是院,院里几个专业,每个专业几个班,招多少人,学费分别是多少,几年制,我都全部记录在案。 甚至表演系11级-15级基本上每个人的名单我都有,都查过资料。 其次,我实地到过北影。 拿着地图转的那种,所以我心中有大概的地形。 男生寝室1号楼长什么样,女生寝室2号楼长什么样,食堂伙食怎么样,我都亲眼看过。 最后,我还自己花钱采访了10级北影管理系的学生。 因为书中主角就是考上10级北影管理系,我想写出更真实的感觉。 我问了很多细节方面,不亲自探究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小事。 所以,也许写文娱小说我可能比别人差,但文娱查资料做准备排在前几应该没问题。 4、主角没艺考,怎么上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包括高职班(大专)、本科班,研究生班。 大概每一届本科总共招500人左右,是很小的一个学院,占地才100亩(不包含怀柔校区)。 其中一半的人需要艺考,像表演系、导演系这种比较热门的院系。 其中一半的人直接正常高考普招,不需要参加艺考。如影视技术、管理、制片、电影学理论专业等。 但进了学院之后,因为电影是个系统工程,所以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联合组若干个剧组,进行学生的拍片作业。 很多名导也并非出自导演系。 5、关于北京电影学院到底简称什么?北电还是北影? 北京电影学院旁边有个北京电影制片厂大家都知道。 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直被称为北影厂。 那为什么电影学院会有两个称呼呢? 一开始其实是跟着北影厂,简称北影的。 称呼一段时间后,又有校领导改成北电,所以也称呼过一段时间北电。 但是北电有多个歧义,北方电力学院、bj电信学院等。 而且简称“电”单看很难表达出电影的意思,而“影”更能体现电影的本质。 所以后来又改回了“北影”。 所以为什么你去网上搜简称,会出现两个答案。 但是北影的学生老师怎么称呼的呢? 他们一般习惯称自己为学院,或者我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官网,领导公开场合讲话,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都是称呼为北影的。 所以本书简称北影,到校后大部分时间称电影学院或学院。 ...... 最后,希望书友读得愉快。 欢迎批评指正,感谢!
李醉白 作品
读前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