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最高礼仪

大晋上京城的北门有个极其威风的名字,叫凯旋门。

取的就是凯旋归来的好彩头。

为啥这么叫呢?因为大晋之前最大的死对头北蛮就在北边儿。

出征的将士们要是凯旋,都得从这北门回来。

曾经,在剑门关战役大败北境妖蛮的将士就是从这道门回京的。

只可惜这些年,能敲锣打鼓从这北城门回来的晋军,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不过今儿个可不一样!

得胜门外搭起了彩楼,人山人海旌旗招展,连好久不见的迎军仪都摆出来了。

虽说大晋重文轻武,老百姓也多是斯文人。

可迎接凯旋将士的排场,倒是给得格外大方。

这大概就是缺啥补啥吧。

朝廷平时防武将跟防贼似的,可真有打胜仗回来的。

那赏赐排场倒是一点不含糊。

自打和北境妖蛮干仗以来,大晋吃败仗比吃饭还勤快。

三天两头就有急报,说哪儿哪儿又被蛮子骑兵洗劫啦,人都被杀光啦。

北边逃难来的老百姓一茬接一茬,拖家带口往南方跑。

这些难民带来的消息,也让上京百姓心里直打鼓。

大伙儿都怕哪天蛮子骑兵真就杀到了上京城下。

到时候,上京的百姓们,又能往哪跑?

只怕都得成妖蛮的刀下鬼。

晋人太需要场硬仗了,能让大家挺直腰杆的胜仗。

这不,永安侯带领的黑曜军这回真给争了口气。

前些日子十几个黑曜军骑兵冲进城带来捷报,说在赤水河杀得妖蛮三万人马屁滚尿流。

消息一出,整个上京城都炸锅了。

满大街都是打听消息的老百姓,茶馆酒肆里传着黑曜军的段子。

尤其是那个许校尉的故事,越传越邪乎。

有人听得直拍大腿,也有人撇嘴说书先生又在编故事。

不过今儿个见真章的时候到了。

黑曜军回京领赏的队伍,眼瞅着就要到城门口了。

城外官道上,许平安正跟永安侯并排骑着马。

虞卿正给他细说待会儿凯旋仪式的门道。

这可是大晋欢迎将士回家的最高规格典礼。

这可是大晋军人这辈子最荣耀的时刻啊。

永安侯为啥要专门给许平安讲这些呢?

因为今天在上京的庆功大典上,许平安作为头号功臣得全程参与!

许平安竖着耳朵听女侯爷讲解。

按咱们大晋的规矩,这凯旋典礼分三步走:

第一场在北门搞劳军仪式,第二场献俘虏和敌人脑袋,最后进宫领赏。

北门那场最热闹,在凯旋门外搭彩台摆鼓乐。

朝廷派个大官跟带兵将军一问一答,把打仗经过、立了啥功、谁表现好,全讲给周围看热闹的老百姓听。

其实就是走个过场,战功早就在兵部登记过了。

将军们多少会吹点牛皮,当官的也装没看见——朝廷面子要紧,别太离谱就行。

等演完这出戏,大官就会当众宣布:“战功属实,咱们大晋赢啦!”

百姓们立马便会欢呼起来,大军就浩浩荡荡从凯旋门进城。

八辆马车并排走的凯旋大街上,老百姓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乐师们叮叮当当奏着凯旋曲,那场面别提多威风了!

最后在皇城门口搭祭天台,得由头号功臣亲自烧香祭拜阵亡将士,再把俘虏和敌人脑袋献上。

完事才能进宫领赏吃庆功宴。

虞卿说得仔细,许平安听得入神。

说着说着,上京城的轮廓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而此时的凯旋门更是热闹非凡。

只能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好几万老百姓伸长脖子等着看黑曜军。

最近茶楼酒馆里,谁不在传黑曜军和许校尉的传奇故事。

老百姓都想亲眼瞧瞧这位传说中的英雄,到底是不是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凯旋门最大的观礼台上。

坐着十几位身穿紫袍、腰系玉带,袍服上绣着或云雁或白鹇的大晋高官。

打头的是首付王文正,文官里数他最大。

这次北门慰军的差事,按老规矩还是由首辅大人亲自操办。

第二位是兵部尚书孙传庭,四十出头的年纪,方脸长须,浑身透着股刚正不阿的劲儿。

这可是大晋官场上难得的老实人。

第三位于冠信侯蔡坤就有点尴尬了,这位侯爷在勋贵圈子里属于边缘人物。

五短身材,成天笑呵呵的,看着没啥威胁,平日里除了吃喝玩乐也没别的追求。

在辅国将军那帮人里头,也就是个凑数的。

按朝廷规矩,慰军仪式总得有个勋贵在场。

可这活计是文官说了算,摆明是首辅王文正的主场,勋贵来了也讨不着好。

加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忙活,大伙儿都不乐意来,最后就抓了这个闲散侯爷顶缸。

这会儿蔡坤正耷拉着眼皮直打哈欠,活像只没睡醒的胖猫。

后面几位都是跟着来撑场面的小官。

不过眼下。

本该春风得意的首辅王文正,脸上却半点笑意都没有。

细看的话,眉宇间还藏着几分焦虑。

这事儿得从前几天说起——三皇子他派了妙喜禅院的明性法师去会永安侯。

作为当年三皇子的老师,首辅王文正暗地里一直是三皇子一派的人。

谁知三皇子最为信任的明性大师,会突发奇想用摄魂术,想把那位女侯爷变成自己人。

最糟糕的是,这和尚去了就跟石沉大海似的。

连着好几天半点消息都没传回来。

如今三皇子着急忙慌地将这件事告诉了王文正,心里直打鼓,就跟揣着个烫手山芋似的。

万一这事儿败露,让永安侯知道了。

那三皇子一派,可就成了黑曜军的死敌。

王文正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就没看住三皇子,让他做出这等自毁前程的事。

此时的他,越想越后怕,屁股底下的椅子就跟长了刺似的。

正坐立不安呢,底下看热闹的老百姓突然炸开了锅,有人扯着嗓子喊:

“快看,来了!来了!黑曜军准备进城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