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有理有据的一句话让陈岩石沉默了,其实陈岩石给沙瑞金打电话也是思虑再三。
他只是想挽回自己可笑的颜面,想让沙瑞金给他站台维护,阻止事态发展,给他下个好心办坏事儿的定义。
但是沙瑞金装作听不懂,和他陈岩石讲起了是非对错。
陈岩石长叹一口气,继续引导道:“唉,我这也是一心为了群众,现在这事情发展的倒成了我的不是了。”
沙瑞金持续打哈哈的说道:“这是肯定的,论讲原则和为群众服务这一块儿,我还要多向老同志、老g命学习的。”
但是这其中的故事明显有问题漏洞!!沙瑞金的话已然变成了群体,而不是个人。
但是他明显高估了自己在沙瑞金心目中的地位。
或者说陈岩石,从始至终的高估了他在所有人心中的份量。
不然也做不出一堆离经叛道的故事,也不敢提出傻子都知道有问题的条件。
听着沙瑞金的话,陈岩石理所应当的认为沙瑞金这么说了,肯定得为他正名。
毕竟我们一起去收养了你沙瑞金,才有了现在的省委书记沙瑞金。
你给我老头子做什么都不为过。
这是陈岩石的真正内心。
沙瑞金已经懒得搭理他,来汉东屁大点忙帮不上还净出幺蛾子,能顺手帮就帮。
帮不了那就是陈岩石自作孽不可活,哪怕是要说法有陈家在那些干爹能说什么?
沙瑞金可以推的一干二净。
陈岩石对顶尖报纸的文章还不知道,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上班,看着报纸上的信息不由得联想起昨天闹哄哄的陈岩石。
汉东就那么大点的地方,圈子里也就那么多点的人,这种公开的事儿压根没秘密。
陈岩石也算是名人,陈岩石当初因为副省级待遇那轰轰烈烈的闹腾,汉东上上下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为大风厂闹腾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
而同样的给他送礼,老子收礼儿子查人的事情,也是圈内人尽皆知。
有前两次的事情做铺垫,这次为鼎盛集团的闹腾的事儿大家更是知道。
吃瓜群众更是上心,在大家普遍存在存在的仇富心理和仇官心理的驱使下,话题也是炒了起来。
退休高官为贵族学校争扶贫补贴,这事儿哪怕拆开都是绝对的话题。
所有人都通过照片认识了陈岩石。
陈岩石去做全身体检的同时,医生看他的眼神里都透露着古怪,要不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饭碗的羁绊,高低也问候他几句。
好在他离休待遇在,若是去排队检查的话那悦耳动听的问候绝对不绝于耳。
陈岩石看着不咸不淡的医护人员,明显的能感觉到和之前微笑服务的差距,忍不住开口说教道:“小同志,我们都是服务老百姓的,对我这个样子我无所谓。”
“但是对患者这样可是要出大问题的,这个服务意识还是要加强啊。”
医生程序化的点头应道:“感谢领导体谅,我们一定加强服务意识培养。”
医生内心:你一毛钱不花还要我咋?领导把我手术推迟给你做体检还要我咋?
难道我打板把你供起来?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不是提供情绪价值的。
病看好了不比一车好话强?
飞机上即将落地的陈阳眉头紧皱,对汉东天然抗拒的她,随着即将抵达汉东。
内心莫名的慌张了起来,总感觉这次的汉东之行不普通。
陈小辉坐在办公桌后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亲自修改着光明区教育改革始末。
具体分析着改革面对的困难的与阻力。
陈岩石也被用某某代替,作为文章中教育改革中不认可的反面教材进行解读。
这玩意儿是领导昨天亲自给陈小辉点名要的资料,也是托陈小辉的福,陈岩石的故事能有幸被领导看到……
要是再有幸上个内刊,那就更光彩。
陈山、陈阳、陈海、陈东等人能“光荣”的和人说:我爹(爷)上过最高等级的内刊。
逐级下发,省再转发,有资格看内参的人对内参可都是仔细研读,逐字逐句!
那场景,简直哈拉少!
陈岩石检查完也没啥大毛病,陈海也就开车送老两口回去。
养老院那些人看陈岩石的眼神明显的不对。
陈海走后,陈岩石看着新送来的报纸,最核心的报纸群众日报点名的教育不是生意文章被陈岩石看到。
陈岩石整个人剧烈的咳嗽起来……
王馥香快不走过来拍着陈岩石的后辈,关切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陈岩石拍着桌子,想骂但是又无处反驳。
而陈海回到反贪局,同样的感觉到很多人都用审视的目光看他,其他人的表情仿佛能说话一般。
有些事儿还是糊涂的好,自从知道陈岩石的所作所为,陈海已经无法坦然面对,就算是正常的和同事下属打个照面,陈海都感觉是意味深长,平常的笑容也是话里有话。
自己的形象是坦坦荡荡刚正不阿。
现在出这事儿?
父子俩正面临着逐步的社会性死亡。
陈海快步回了办公室,陆亦可顺手敲门而入的开口关心道:“陈老的病问题不大吧?”
“没什么问题,多休息别生气就行。”
陆亦可继续道:“小皮球一个人在家呢,另外我建议啊,有矛盾误会尽快消除。”
“矛盾堆积起来可就难解了。”
陈海不解道:“这???”
“光明区一点儿错没有,陈老不愿意认错你得拿得出态度来,在人家那一通闹腾之后什么表示都没有不合适。”
陈海听着陆亦可郑重其事的说法感觉这事儿不对劲,满是求知欲的看向陆亦可。
陆亦可也不忍心上人如此,适当的透露道:“陈小辉不简单,比你了解的更深,占理的情况下汉东没人能让他吃哑巴亏。”
“你说说?”
陆亦可摆手打断道:“我可什么都没说。”说的同时伸手往上指了指。
……
此刻光明区委的一个会议室内,陈小辉出面接待部委的调研组。
区教育局耿局长介绍着区里的基本情况。
待汇报结束陈阳开口道:“耿局长刚才所讲的改制私立幼儿园的阻力,还有这个人员转劳动关系的虚假合同能再展开讲一下吗?”
耿局长继续开口道:“好的陈司长。”
“关于这个改制私立幼儿园的整体工作是可以平稳推进的,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和群众也是认可政府的这项惠民举措。”
“阻力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改制补偿款的确定方面,幼儿园的漫天要价,时间超过之后不改制又通过上级施压要求改制,或者按公立补贴。”
“另外就是人员劳动关系变更,虽然我们前期做了人员统计确定,但是这个依然存在伪造合同的问题,这个公安系统已经立案侦查。”
“群众的整体政策解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少数的老干部不理解,不认可!”
……
陈阳听完汇报,确认道:“这不应该吧,按理来说这个干部对于惠民政策应该是支持的。”
耿局长解释道:“这个问题我们也疑惑,不过事情刚刚发生,我们也在确认这个原因。”
“有具体结果我们向调研组汇报。”
“既然是调研我们一起走访一下吧,广泛的听取意见才能得到更明确的结果。”
“好的,陈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