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刘长生 作品

第140章 钟小艾欲到汉东,沙瑞金之子沙一笙

次日的陈小辉起了大早,沐浴焚香的一家人在陈家荣誉室里敬了陈家先祖,吃过饭后陈老指挥道:“今天你和思雨、小静去拜年吧。”

“去那家你往年都知道的!”

陈小辉微微愣神道:“就我们仨?”

陈海涛反问道:“不然呢?我去?”

一溜十三遭的拜年,陈小辉也体会到了这热情的难处,除了排在首位的院子里几家。其他的都问着陈小辉老太太有空吗?想上门拜访!

但是奈何老太太基本不见客,陈小辉只能是透露老太太在自己家,至于能不能见到那就各凭本事了……

能拜年的都和陈家差不多,也就是京v05999的车牌和证件好使,不然很多的地方通报之类就够麻烦的。

一圈结束,最后卡着饭点儿去的明月奶奶那里,因为过年明月也在奶奶家,吃完饭临走的时候明月一起挤上车回家。

陈小辉看着这局面,向着三位问道:“现在去哪儿?我有个聚会,你们呢?去哪儿?”

明月满是坏笑的问道:“辉哥你这问法是想让我们去还是不想让我们去?”

陈小静也是满脸古怪的开口说道:“是啊,啧啧啧,该不会不方便吧?”

陈小辉无语的说道:“去就一起呗,到时候你俩不尴尬就行。”

“尴尬什么?”

“免得被人认为你俩是女同。”陈小辉没好气的回怼道。

刘思雨解释道:“大家都带家属啊,你俩没家属。”

“多大点事儿,一起。”

陈小辉没说话,默默的开车往自己的聚会小院儿而去,到的时候已然很多人到了,已经热闹了起来,拜年之旅结束早的就早到了。

不过人也不是太多,这地方能来的也就那么几家的人,不对外营业不对外开放。

大家都是熟人,能被陈小辉当发小所有人之间肯定都熟,彼此之间肯定认识。

而对于明月和陈小静,大家更是十足的欢迎姿态,头顶理论上没人了的姑娘和陈家的唯一孙女去哪儿都得被欢迎。

说是带家属,到了依旧是男女分开,有未婚弟弟的女人们心思更足,毕竟娶妻大多数都是略微向下兼容……

……

此时的钟家冷冷清清,钟嘉兴家和钟小艾家里压根没来往,钟嘉兴人家懂得抓住重点的伺候着昏迷不醒的老爷子。

而钟小艾一家还没被巴掌拍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头发长见识短,认为她家之所以如此是被钟嘉伟害的,是老爷子偏爱钟嘉伟导致。

丝毫没有意识到,没有老爷子他们家连摔下来的资格都没有,毕竟落马的前提是上马,马是谁都能上的?

钟家老爷子当年要是没奋斗,一直在农村,按着钟明山和钟明川目前60岁左右的年纪,大致55年前后出生!

99%的结局是十五六岁开始就汗珠子摔八瓣的挣工分,或者扛不过59-61!

至于钟小艾上大学?那就更别想了!

不是谁都有祁同伟那样的好亲戚,初中毕业考不上中专就结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穷苦农村不上中专要上高中考大学,比犯罪更可憎,打断腿吊起来抽到去中专是常态!

大学,基本上都是能上中专而不去,一心想着考大学的富裕家庭……

不感恩去照顾老爷子反而在家里期期艾艾!

压根不知道有句至理名言:养个有退休工资的退休老头比你养猪强。

而这老头还不止是退休工资,级别在哪儿,去世的时候有领导慰问,不大的困难家属提了也就解决了……

侯亮平依旧在岩台作威作福,享受着超局长的表面恭敬,吆五喝六的寻这个骂那个,对钟小艾的电话回复就是:工作忙、没时间,我这得更加努力为家里撑起蓝天。

钟小艾挂断电话,看着被同学疏远没法出门玩的侯浩然和自己母亲。

感受着如今无人问津的惨状,和往年人来人往的盛况难以比拟。

往常的姐妹都和她毫无来往。

被侯亮平描绘的汉东所有人态度毫无变化而吸引的钟小艾,内心做着剧烈的挣扎。

下定决心的对母亲问道:“我们要不去汉东吧,换个环境更好的生活,浩然这学习环境也不好,我们给浩然换个学习环境吧。”

被现实打进尘埃的钟小艾母亲无力的叹了口气说道:“你想好了就行,换个环境也挺好,可是这怎么调去汉东?”

“我试着找找沙书记吧,沙书记对亮平在汉东挺照顾的。”

“嗯!”

沙瑞金刚刚按惯例拜完年回到家,整个身体都是疲态,两三个消息灵通的后辈让他把晚辈调去光明区任副职,听着这话沙瑞金就头疼!

理论上来说这事儿很简单,就两个正处的岗位没什么难的,但是这个地方不一样,人和人的区别更大。

只能含糊其辞混过去,还不能给媳妇说这事儿,只能深埋心里自己消化。

看着钟小艾的来电还有些奇怪,听着话筒里传出来恭敬十足的“沙叔叔”三个字。

养气功夫十足的沙瑞金也没有多疏远,表面波澜不惊的开口道:“小艾。”

“沙叔叔,我家里的情况您也大概知道,有个事儿我想求您帮忙,就是这个您看我能不能调去汉东工作,什么岗位都可以。”

沙瑞金闻言会心一笑道:“这没问题啊,对于你到汉东我肯定是欢迎的,家里的事情也不要有压力,岗位就安排在省纪委吧,需要汉东配合的手续你直接联系小白,他来协调。”

“谢谢沙书记。”

沙瑞金的媳妇秦秀娟看向沙瑞金道:“大家都避之不及且想除之而后快的钟家你要她干嘛?”

“省纪委是国富负责,也只有钟小艾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要看的是猴翻天,我们把猴和天放一起是大家更想乐见其成的。”

“你是说田怎么对钟?”

“对,并且沙和高用钟是最好的连接,那位大教授对学生可是关爱的很……”

夫妻俩人对视一笑,秦秀娟开口道:“嗯,汉东的事情还是要抓紧,你前两天提了一嘴那个让一笙和小辉多来往,这一笙也不好接触啊?”

“明天下午和我一起去汉东,院子里两邻居见面打个招呼不就有来有往起来了?天天在单位混着能有什么出息?”

说着内心对比之下沙瑞金就没来由的火大,烦躁的说道:“都是你惯的一身臭毛病,这儿不去哪儿不去的挑肥拣瘦,高不成低不就的以后能干什么?”

“三十五了刚正处,看看人家,三十岁不到一个区经营的有声有色。”

秦秀娟直勾勾的盯着沙瑞金冷声道:“跟人家比,跟人家比和一笙有什么关系?你给一笙同样的平台一笙不见得比谁差。”

沙瑞金整个人都差点气糊涂!

内心不禁呼喊道:我差哪儿了?我比他爹差在哪儿?大家都是正步!

差的是从爷爷开始数三代,我连我亲爹什么样都不知道,这赖我???

人家15岁以京城京城理科第二的成绩自己考入考入华清,而沙一笙大学考不上走的保送,这事儿是赖我给的平台不一样??

工作十来年了,到现在连各政府单位具体职责还分不清,这赖我吗??

是我不教吗?

是他学的慢,是他学不会我严厉一点你就护着不让说!

而沙瑞金的媳妇各方面还可以,就是涉及年轻一代同龄人比较时,必须无条件承认沙一笙是最好最棒的最完美无缺的。

不然就是宇宙爆发。

看着秦秀娟处于爆发边缘,沙瑞金整理着语言,控制着自己情绪用尽量温和的说道:“之前的事情不提了,明天跟我回汉东让他跟我一起去,给他以后铺路的同时也让小白多教教他。”

“我俩会老会退休的,没了我俩的时候一笙得靠他自己的。”

秦秀娟这才挂上笑脸,叮嘱的说道:“有事儿你好好和一笙说。”

沙瑞金不耐烦的摆手道:“嗯,我知道。”

“嗯,那我去做饭了。”

沙瑞金心里本就气不顺,被几个老头子的要求烦了不能说,回家因为儿子不争气被秦秀娟憋了一肚子火。

内心不由自主的对比着陈小辉、沙一笙和赵瑞龙以及其他人的后辈,得出一个结论:沙一笙和陈小辉各方面都没法比,也就比赵瑞龙强一点儿。

强的那点是沙一笙虽然蠢笨但是不乱搞,老实的像木头人。

想到此处,沙瑞金整个人往沙发上一靠,眼神空洞的看着天花板陷入无尽的沉思。

脑海里的都是:我沙瑞金一生不弱于人,怎么有这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