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大郎昂着脑袋,骄傲无比地说道,“对呀,我家妹妹可聪明可聪明了。”
是他们梧桐村公认的聪明娃娃。
可聪明可聪明的紫宝儿,挺起了小胸膛,豪情万丈。
脸上的傲娇之色,也毫不掩饰。
“你是叫紫宝儿吗?”李元湖问道。
“对呀。”
难不成还是你叫紫宝儿?
“你今年几岁了?”
“三二一岁吧。”紫宝儿先是伸出了三个胖胖的小手指,数到最后就只余下一个。
“咳咳……”
刚喝了一口茶水的杜清枫,差点没被噎住。
李禾站在后面,笑得肩膀一抽一抽的。
“你能把背包上的那匹马画给我看看吗?”杜清枫为掩饰自己的尴尬,转换话题道。
紫家人都明白了,这是怀疑他家闺女(妹妹)呢!
管他山长、夫子的,紫家人皆目光不善地盯着俩人。
“好呀。”
紫宝儿说完,也不用桌上的笔墨,就从荷包里取出炭笔,和一张皱巴得不能再皱巴的稿纸出来,摊开放到了桌面上。
小小的人儿也坐在了桌面上。
一气呵成,一个简单q版的奔马就出来了。
和背包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甚至还要更为传神。
这下可由不得二人怀疑了。
杜清枫和李元湖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了震惊之色。
“那个荧光……”
杜清枫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
“山长,山长,不好了!”
一个年约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没等杜清枫和李元湖回应,就鲁莽地推门进来了。
一脸得急切,额头上竟然还有着细密的汗珠。
“董五,发生什么事了?”李元湖刚想呵斥,转头看到董五的模样,站起身来问道。
李元湖一直都是嘻嘻哈哈的个性,难得有如此严肃的时候。
董五,是北晖学堂董夫子的随侍,二十二岁的年纪,身材瘦高。
此时,那略显稚嫩的娃娃脸上满是焦急。
“山长、李夫子,快去看看吧,我家夫子晕倒了!”董五快速地说道。
他家夫子前脚还在中气十足地抱怨,山长给他找了个大麻烦。
后脚不情不愿地进入课室。
没过多久,就“吧唧”一声晕倒在讲台上了。
“通知古大夫了吗?”杜清枫急忙问道。
没听说董夫子有什么隐疾啊?
难道是……
杜清枫不能再想了,如果真是那样,那还真就是他的过错了。
“古大夫已经在了。”
“走,”杜清枫边往外走边说道,“一起去看看。”
紫大山和赵光耀、紫大郎、紫二郎几人对视一眼,也抱着紫宝儿跟在了后边。
他们越走,越是觉得这条路很是熟悉。
看看四周,不正是通往课室的路吗?
紫家小课堂学员们测试的课室。
不光紫大山父子三人紧张了,就连紫宝儿都有些紧张。
是惹祸了吗?
紫宝儿抱着崽崽的小手,也不由紧了又紧。
小脑袋在飞速地运转着。
“快,快点,去倒杯温水过来。”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吩咐道。
这道声音,听的人难受,说话之人更是费力。
“来了,水来了。”
“让开,都让开。”
“古大夫,给。”
一个身穿北晖学堂学子服饰的学子,一边小心翼翼地跑着,一边还低头查看手里的水筒。
紫宝儿依旧是坐在紫大山的怀里。
远远就看到课室大门敞开,门内门外都挤满了人。
门内的,就是他们参加测试的小课堂学员。
门外的,自然就是北晖学堂的学子。
两相对峙。
紫宝儿看着泾渭分明的两拨人,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她眼睛一亮,侧头对紫大山说道:“阿爹,我看到四郎哥和小一二三了。”
紫大山点头。
他也看到了。
他们家的四个小子,一脸得严肃,站在了两拨人的中间。
严格来说,是挡在了小课堂学员的前面。
陈向阳则是站在了紫四郎和小一二三前面。
“就是你们,把董夫子给气晕过去的?”有一年长的学子冷着脸指着室内众人说道。
小五梗着脖子就要往前冲,却被紫三郎一把拽住。
“这位学兄,”陈向阳不紧不慢地说道,“说话是要讲究证据的。”
上下嘴皮子一动,就要埋汰人?
哼!
他们也不是泥捏的!
任人磋磨!
“哼,董夫子就是最好的证据,”年长学子指着还半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董夫子说道,“好好的夫子,给你们搞什么测试,就成这样了,不是你们惹得事,谁信?”
“你们信吗?”年长学子气不过,又回头追问了一句,为自己争取援手。
“不信。”
“不信。”
北晖学堂的一众学子大声附和。
陈向阳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虚。
虽然,不是他们把董夫子气得晕倒,但董夫子的晕倒确实和他们有关。
“难不成,不是让你们气晕的,而是乐晕的?”有学子嘲讽道。
北晖学堂谁人不知,董夫子擅长术数,一生痴迷于钻研术数。
他渊博的知识,在整个东陵国都是屈指可数的。
不说北晖学堂,就是整个东陵国,想要拜董夫子为师的,队伍都能从京都排到北地。
没见京都户部年轻的术数高手裘志强,因得了董夫子的指点,现在稳居左侍郎之位。
“怎么,不说话了,”年长学子斜瞥了陈向阳一眼道,“刚刚不是还叫嚣得厉害吗?”
“你说得没错,”陈向阳不卑不亢地说道,“董夫子就是乐晕的。”
说完,他还冲这位学子竖了个大拇指。
这么厉害的吗?
一猜就中。
“呵呵……”
年长的学子都让陈向阳的厚脸皮给气乐了。
他伸出右手,指着被陈向阳和紫四郎、小一二三护在身后的一众人,说道:“就凭他们,还是凭你自己?”
“我不行,”陈向阳谦虚地连连摆手,转过身子指着他身后的众人,一本正经地道,“他们行。”
随便拉出一个,都比你行!
“呵呵呵……”
“哈哈哈……”
这次不光是年长的学子笑了,就连外面围观的学子,都笑了。
笑得可大声了。
“井底之蛙,岂知皓月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