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诗书万点花 作品

1289、去京城

  听说杨凡又要走,老婆们都要跟着去京城。

  这段时间杨凡天天在家陪着她们玩,都习惯了,老爷一说要走,就都舍不得了。

  杨凡考虑了一下,说道:“你们去可以,但是孩子不能带。让梅姨和四香在家照顾孩子吧。反正家里有奶粉,有这么多稀罕他们的姨姨,估计也没事。咱们去京城待不了几天,完事了就回来。”

  老婆们看杨凡答应了,欢天喜地的去收拾自己的旅行箱了。

  杨凡是去处理兵变的事情,不可能就这么去。必须要带兵去。

  于是,张疙瘩刚回来没几天,只好立刻集合家丁团,准备和老爷去京城了。

  新城的校场上,兴禾团练和家丁团7200骑兵,女兵团一个营500人,集合完毕后,在三千临时征发的民兵辎重队的保障下,从新城出发了。

  新城的事情,暂时由宋应升领导的行政委员会负责。大事随时向杨凡请示,常务工作,他们自己会上决定。

  现在是深秋了,但是长城以南河流结冰要到12月。所以,蓟运河和北运河还可以通航。杨凡决定还是走水路,坐船去京城方便。

  说实话,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杨凡西征都想坐船。

  毕竟船上的条件太好了,一点不遭罪。

  这些船都是在蒸汽机小火轮拖船牵引下,带着十艘漕船、客船、货船组成一列。人、马、车辆、武器弹药、粮秣物资都能装下。

  这次进京上万人呢,所以足足让黄浩准备了三十多列拖船。

  为了保障老爷及家眷的安全,黄浩派出三条新建的浅水重炮舰护航。

  新一代浅水重炮舰,前后各装备了一门主炮。船舷两侧的半圆形凸出的平台上,装备了四门三管轻型加特林机炮。口径30

  顶部平台上,还安装了六挺三管7.92mm加特林轻型机枪。火力不可谓不强大。

  杨凡的坐舰,是一条自带动力和装甲的内河炮船。大概四百五十吨左右,是这些船里最大的。装备三胀式蒸汽机两台。船上首尾都有炮位。两舷都有机枪。

  船舱中部的二层是装修非常好的客舱。和小型游艇也差不多。住着很舒服。只是这个年代的人,设计的理念偏向于古代。

  装修都是木地板,适合盘膝坐在地上。茶几和小案都是短腿的。

  窗子也设计的低矮。坐着胳膊刚好可以搭在窗台上。

  小娘皮和林月如、梅香她们喜欢这种设计。有一种居家的放松和惬意。她们喜欢靠着靠垫,半躺着对着窗外看风景。

  在小炕桌上泡一壶好茶,摆上四碟干果和茶点。嗑着瓜子,吃着糖炒栗子。美美的聊着天儿。

  要不是老爷讨厌打麻将的稀里哗啦的噪音。还可打上八圈。

  不过这时候,天气早晚已经有些凉了,中午还好。还可以开窗子。

  杨凡穿着宽松的居家内衣袍服,懒散的半躺着,懒得动。

  看老婆们在哪那里插花。她们用剪刀把花枝修建,配上各种草,然后插在瓶子里。用小手摆弄着。

  几个人叽叽喳喳的商议着,怎么配色好看。

  杨凡感觉非常舒服。老婆们在家里,在卧室里,穿着也很清凉。不得不说古代的衣服,尤其是闺房里穿的,有着别样的性感。

  杨凡看的赏心悦目。

  弄好了插花,小娘皮爬过来,趴在杨凡的胸口,用小手抓住一缕头发,拨弄杨凡的鼻头。

  “阿嚏!”杨凡被痒痒的打了個喷嚏,瞪了她一眼。懒得理她。

  “老爷,你把你的大红袍拿出来喝好不好。好不好嘛。”小娘皮用小手摇着杨凡的胳膊,撒着娇说道。

  福建的那六颗树,是前年杨凡派人去找到的。把哪里的山林都买了。迁移了五十户家奴过去,就是给他看着树。

  同时也负责采茶和制茶。相关的方法,杨凡都给他们了。

  还让他们嫁接一些出来,在周围新种出一些树苗,再过一些年,这些大红袍就会繁殖出好大的一片茶树林。那时候,大红袍这种茶叶就可以大量提供了。

  不过现在还不行,那六棵树,一年也采不出三斤茶叶。而且六棵树不是一个品种,味道也不一样。每个只能采半斤茶叶。

  杨凡也宝贝的很,平时都是收起来的。

  主要是老婆们附庸风雅,祸害东西。

  她们很多东西也品不出好坏,她们就是觉得这东西好,珍惜,罕见。所以就要用。杨凡觉得好东西都被糟践了。

  尤其是,杨凡有一块苏东坡用过的墨。杨凡十分喜爱,还有一个黄庭坚用过的砚台。

  文具里,最珍贵的是一盏笔洗。

  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

  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

  这东西,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这些东西杨凡都是锁着的,就怕老婆们祸害东西。

  拿出来附庸风雅的写诗,作画。

  她们的作品简直惨不忍睹。

  杨凡小时候,跟着爷爷受过系统的书画教育,杨凡二房虽然破落了。但爷爷那一辈人,还是老一代传统的私塾教出来的。

  林月如的书画也就中规中矩,连杨凡都看不上,别说真正的大家了。

  就这,还是为了装的像头牌、清倌人。特意从小下苦工练习过的。小娘皮就别提了,她的书画能让杨凡尴尬的用脚趾,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来。

  可是,家里的丫鬟婆子们,都围着赞美。把夫人吹嘘的好像是大才女一般。每次陈曦在时都强忍着憋笑。还要违心的说,夫人已有三分赵孟頫的神韵了。

  砚台用不坏,杨凡不心疼。那块宋墨她也用不了多少。

  可是,已经用上了这种档次的好东西了。岂能不把杨凡的心头肉,那块汝窑的笔洗拿出来用。

  要是被她们失手给打碎了,杨凡得哭死。

  除了柴窑没有流传下来,没有存世的真品。五大官窑里,最珍贵,最难得的就是汝瓷。

  南宋时,有大臣献给赵构一套64件的整套汝瓷,把皇帝高兴坏了。连称难得。可见汝瓷的珍惜程度。

  家财万贯不敌汝瓷一片,就是碎瓷片也是可以装裱起来挂墙上的。

  杨凡有什么好东西,肯定瞒不过这些枕边人。他天天和她们腻在一起。她们的卡姿兰大眼睛都看着呢。

  “老爷,好不好嘛。”小娘皮不达目的不罢休。

  “好吧,好吧,被你打败了。”杨凡知道,他不答应,这事儿没完。只好起来,从腰间掏出了钥匙环,找到钥匙。让湘怡把他的茶叶小箱子拿来。

  这个小箱子是唐代的漆器盒子,看着好像是东瀛风格,其实是唐代风格。里边是三个茶叶方桶。杨凡给盒子加了把现代的锁具。平时都锁着。

  小娘皮和林月如都是开锁的高手,她们这是业务内容之一。不过开现代锁还是打不开的。

  要不然。杨凡不在家,茶叶早被她们喝光了。

  听到老爷给大家泡大红袍喝。老婆们欢呼了一声,都跑到小炕桌前,很淑女的坐好,还用小手捧着着自己的杯子等着。

  “泡这种茶不能用不锈钢的杯子,换青花盖碗吧。”杨凡说道。

  杨凡心里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这罐茶叶保不住。这种茶用量大,要到放茶叶到泡茶容器的一半才行。四个人一次就要喝掉好多。

  好在耐泡,能冲泡七八次。

  杨凡用雪花碳和铁壶烧水,用沸水洗净茶具。然后用一个现代传送来的茶具泡茶。

  杨凡把沸水冲入茶具,然后迅速按了一下按钮,水一下子冲了出来。这是洗茶水,倒掉不要。

  再用100c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

  杨凡把四个杯子依次给小娘皮、林月如、梅香递过去,最后自己拿一杯。这个次序可不能错。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在大明,老婆们是等级森严的。

  一股浓烈的香气升起,在空气中氤氲。

  老婆们都用小手捧着茶碗,先用小琼鼻陶醉的嗅着茶叶的香气。然后伸出粉红色的小雀舌,尝了一下。

  好茶!活、甘、清、香依次在舌尖荡漾开来。

  小娘皮满意的咪咪眼睛,真是好东西。

  杨凡发现,小娘皮比较重口味。她喜欢吃川菜、喝乌龙茶,对普洱茶也情有独钟。平时吃饭也喜欢放辣椒油。

  林月如则清淡为主,喜欢喝绿茶。喜欢吃清蒸鱼。

  四人品着香茶,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窗外的美景。

  这时候,又到秋收的季节了。船在河里走着,两岸都是金黄色的稻田。农户们正忙着收割。

  这里的五十万亩水田都是杨家的。但是这里是淹没区。

  今年年底,水库就要开始蓄水了。目前大坝都基本建成了。之所以没有蓄水,就是因为还有一季稻子没有收割。

  “老爷这些人都是我们安置的灾民。在这里种了两年的水稻了。我们没有收他们的田租。可是,这也是最后一季稻子了。明年这里就变成一个湖泊了。”小娘皮说道。

  杨凡看着窗外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一边品着茶,一边有些感慨。

  “老爷,这些农户怎么安置,总不能让他们离开吧。他们没有土地,虽然这两年丰收,卖粮给我们赚了些钱,但是总不是长久之计。”小娘皮有些同情这些人,小声的说道。

  “这里肯定是不行了,我们和蓟州之间的这块地,本来就是规划中的淹没区。只是看着荒废了可惜,才临时决定让这些灾民种的。我们也不收田租,收多少都归他们自己所有。”杨凡看着那些农夫农妇喜笑颜开的笑脸,他们因为丰收而喜悦。

  好多光屁股的娃娃也到处跑,四处嬉戏。家里的大黄狗也在四处抓田鼠吃。

  对农民来讲,秋季就是最快乐的季节。

  但杨凡知道,这些人虽然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但是心里还是沉甸甸的。他们也知道大坝秋收后,给十天的时间拾秋,然后就要蓄水了。

  他们临时搭建的破棚子,生活了两年的土地,就统统都要被淹没了。

  而他们也要离开这个安定了两年的家园,继续去流浪。

  他们心里已经对这里产生依赖和感情。这里多好啊,有杨家的庇护,没有衙役来收税,也没有摊派的徭役。

  可是明年,他们又要重新走到风雨之中。

  东家对得起他们,两年时间,白给他们种了两季水稻、一季冬小麦。一颗粮食的田租都没有收,只是让他们把当初无息借贷购买农具、种子、肥料的钱还了。

  这些种子产量高的吓人。他们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高产的种子。他们都偷偷的留了种子。

  他们也不知道未来怎么办,他们也不好意思再去求东家。

  只是心里不理解,五十万亩好地啊。东家怎么舍得就淹了呢。

  杨凡说道:“水库蓄水需要时间,这段时间继续向下游去买地。下游到入海口,荒地,旱地太多了。不管是什么地我们都要,盐碱地也要。我有吸收盐碱的植物,种植三年就能把盐碱吃干净。这些人可以去我们新买的土地上去。”

  杨凡之所以修建这个水坝,目的就是开发整个流域。把这里的荒地、盐碱地都变成稻田。一季水稻,一季冬小麦。

  早在从水坝开始修建开始,就大规模的向下游可以利用到水库水利的地方买地了。

  杨凡给的价格好,足足是市价的两倍。已经买了很多土地了。剩下的都是士绅的土地,不愿意卖。杨凡也不勉强。

  但是,不是自己的地,杨凡是不会给供水的。

  他的水都是用管道输送,别人休想占便宜。那些想着通水了,土地价格大涨的地主老财们做梦去吧。

  “这样也好,反正这些土地也要人来开发,需要捡石头,排除盐碱。只要他们肯用三年的时间整理土地,我们还租给他们。”小娘皮开心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