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 作品

0822【最后的冲锋】

    那些没有马的女真士卒和民夫,看到大明将士全军出动,吓得一个接一个跪地投降。

    他们多是金兀术从鸭绿江、图们江南岸带来的,本来就不想打仗,被强征入伍而已。半路上已经逃了好多,剩下来的胆子极小,连乘夜做逃兵都不敢。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他们的后代会被朝鲜同化,最终一个个都变成朝鲜族。

    能变成朝鲜族,当然也能变成汉族!

    拥有战马的女真各部将士,则是往东或者往南奔逃。因为北边是浑河,而明军又在西边。

    杨再兴率领的各族骑兵,还有花荣率领的骑马步兵,死盯着完颜宗辅的帅旗追杀。

    一些女真兵发现,只要不挡道就没事儿。于是位置偏北的,纷纷避让到浑河边跪地请降,因为他们着实无路可逃。而那些位置偏南的女真兵,则是啥也不顾落荒逃跑,试图逃回各自的部落之地,然后再派使者向大明皇帝表示臣服。

    靠前的大明步卒,陆续离开车阵,去俘虏那些投降的敌人。

    朱铭不再理会眼前的战场,而是说道:“传令折彦质、张宪诸将,让他们立即挥师东进。在接管沈州(沈阳)之后,继续占领贵德(抚顺)、照散城。一路打过去,遣偏师拿下姑里甸(牡丹江市),就可以不用再进军了。那时可能已经下雪,注意随军运去被服保暖。”

    “再传令邓春、李进义诸将,让他们攻占锦州之后,一部北上占领同昌(阜新市西北方),扼守城池防止完颜宗翰回援。其余各部,占领广宁(北镇市)与望平,如果不见敌踪再北上拿下懿州。”

    下达完军令,朱铭骑马上前,亲卫连忙跟上。

    遍地都是降兵俘虏浑河岸边尤其多。

    朱铭问一個非常矮小的俘虏:“你今年多大了?”

    那俘虏听不懂汉话,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随军翻译连忙说:“陛下问你几岁了。”

    那俘虏回答:“十三岁。”

    朱铭撇撇嘴,骑马沿河巡视,随时可见娃娃兵。

    他原本打算给女真“减丁”,看来完颜宗辅已经提前做过了。

    朱铭又吩咐道:“甄别俘虏中的完颜部,一个不留全部杀光。其余各部,按比例抽走五千,只要十六岁以下的。其中一千押去平壤、保州等地,跟那里的汉族军民混居。其中五百押去石见城、对马岛、佐渡岛,给那里的将士做佃户,学会了说汉话就算汉人。剩下的送去湘西、川南、河湟,跟那里的流放者混居。”

    辽东的渤海族数量过多,朱铭会迁徙一些到幽燕。

    而且这些迁徙过去的渤海人,无法享受三免两减的赋税优待。谁让他们助纣为虐,前些年帮着金国打仗呢?

    不会说汉话的契丹人、奚人,也都扔去幽燕耕种。会说汉话的,则在辽东给他们分地安置。

    反正,辽东适宜耕种的地区,能说汉话的百姓必须占六成以上——不管哪族都行!

    ……

    完颜宗辅和金兀术两兄弟,已经率军逃跑十余里。

    跟在他们身后的女真兵越来越少,并非全都被大明追兵所杀,而是由各部首领带着逃走了。

    连续派了几拨骑兵断后,还没接战就逃散。

    这些女真兵的素质太低了,很大一部分都没打过仗。十三四岁带上战场能干啥?如今又属于大败而逃,那些娃娃兵已吓得魂飞魄散。

    完颜宗辅本打算让金兀术断后,但金兀术逃得比他还快。

    “大丈夫死则死矣,岂能这般受辱?”完颜宗辅勒马停止下令吹号聚兵。

    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后撤,早就想硬碰硬打一场。

    反正逃回去也没军粮,而且不一定能逃走,干脆临死之前来次冲锋。正好追来的都是骑兵,没有大明车阵保护,现在反冲还能找回点尊严。

    “呜呜呜呜~~~”

    吹号好一阵,拢共聚了大约两千兵。

    其中还有两百多合扎猛安,但有超过一半失去了盔甲。他们的重甲都由备用马匹驮运,刚才慌忙逃窜哪里顾得上?

    金国东路军仅剩的核心精锐,此刻多半都在这里了。

    眼见完颜宗辅要临死反冲锋,杨再兴和花荣都抬起手臂,开始减缓速度各自整队。

    花荣手下有三千燧发枪手,还有两千近战步兵。他们的骑术并不高明,纷纷下马列成军阵。

    杨再兴命令各族骑兵,分布在步兵大阵的两侧靠前。包括高景山、王政等人的渤海骑兵,此时也归杨再兴调遣。

    金国骑兵还是老一套,五十人一队。每队两侧的三十个骑兵,上前射箭扰敌诱敌。中间二十个骑兵随时准备冲锋,偶尔也冲上去射箭。

    双方骑兵互相游弋射箭,射着射着就加速冲刺。

    是女真骑兵主动前冲的,他们人数太少,射箭时比较吃亏,只能提前冲刺近战还有机会。

    最先溃败的是刘萼,这厮虽然想要拼命立功,但打不过那就是真打不过啊。

    刘萼麾下有数百汉骑,都是从幽州带去辽东的。他们既害怕大明将士,同样也畏惧女真士卒,竟被一队女真骑兵当场冲溃。

    跟着完颜宗辅反冲锋的,可没有什么娃娃兵,且大部分属于女真精锐。此时此刻,他们终于展现出应有的战斗力!

    刘萼的幽州汉骑一溃,立即影响旁边的辽东渤海骑。

    王政麾下的渤海骑兵,靠近幽州汉骑的跟着溃逃,远离幽州汉骑的还在勉强阻挡。

    击溃刘萼的那个女真骑将,转向朝着王政所部斜插。仅仅一个冲锋,王政的剩余部队也溃了,导致高景山的部队被两面夹击。

    大磐虽然在曷苏馆城被杀,但他的族弟大固此刻也率其遗部参战。

    渤海大氏骑兵连忙去救援,从侧翼冲击女真骁骑。三队女真骁骑露出败绩,一边射箭一边撤退,但又有两队女真骁骑,接替败退的友军往前冲锋。

    数百人的大氏骑兵,被两队女真骁骑冲溃,领军的大固当场被杀。

    高景山的部队已经摇摇欲坠,跟他同样遭遇的还有辽阳李氏、辽阳高氏骑兵。

    杨再兴见女真骑兵已出动过半,自己的一支骑兵也完成侧绕,立即瞅准时机两面冲向完颜宗辅。

    花荣那边的骑马步兵,在下马列阵之后,根本没有敌骑冲过来——女真兵不愿招惹火枪。

    倒是一些己方溃兵,慌不择路往步兵阵前逃窜。

    而且,越来越多溃兵奔来,绕阵而过躲在军阵后方,试图寻求大明步兵的保护。

    就在此时,高景山的澄州高氏骑兵,还有辽阳李氏、辽阳高氏骑兵,接连被女真骁骑给冲垮。

    冲击这一面的女真骑兵,人数仅仅只有六百。

    而被他们冲垮的各族骑兵,加起来总数超过三千!

    “绕向两侧!”花荣大喝。

    根本不用花荣提醒,溃败的友军自发绕阵而过。他们虽然打仗不如女真兵,但保命的本事却属于一等一。

    没等溃兵全部绕开,花荣就亲自举起令旗:“第一排,放!”

    “砰砰砰砰!”

    第一排燧发枪手一千支火枪齐射。对着溃逃而来的友军,以及在后面追击的女真兵,进行无差别的射击。

    射击完毕,原地蹲着填装弹药。

    第二排的指挥官,迅速挥舞令旗,并吹响铜哨提醒。

    “砰砰砰砰!”

    又是一千支火铳,站立式齐射。射击完毕,连忙蹲下。

    第三排燧发枪手,重复以上操作。

    三轮射击结束,蹲在前排的两千长枪手,陆陆续续竖起手中长枪。

    硝烟散去,前方战场已无活人。

    来不及绕阵避开的两百多友军溃兵,距离火枪射击点最近,无一幸免全被打死。这些渤海降兵,没死于女真之手,反而丧命于火枪之下。

    而追来的几百女真骑兵,当场倒下三分之二,剩余的幸运儿已吓得逃离战场。

    “随我杀敌!”

    最先带兵溃逃的刘萼,之前表现得有多怂,现在就变得有多猛——英勇无比的朝女真残兵杀去。

    各族溃兵,本来还在逃跑当中。

    他们发现大明火枪手的战绩,也纷纷调转方向回头冲锋。

    杨再兴那边,已经跟完颜宗辅交战。

    完颜宗辅手中,除了一千女真骁骑,还有两百多合扎猛安。其中一百多个合扎猛安,已在逃跑中失去了铠甲。

    一千多大明骑兵,还有数百渤海骑兵,在杨再兴的指挥下进行两面夹击。

    杨再兴率军一马当先,直奔正在冲锋的完颜宗辅。

    完颜宗辅挽弓射击,由于距离太近,杨再兴虽然及时闪避,却还是被一箭射中右胸铠甲。

    两军交错,前方骑兵已混在一起。

    杨再兴在接战的瞬间,矮身闪过左前方合扎猛安的长枪,同时一枪刺向右前方的完颜宗辅。

    完颜宗辅并不以武力见长,他前期跟在阿骨打身边处理军务,后期主要在金国上京负责军政大事。

    完颜宗辅的长枪被杨再兴打歪,胸膛还被杨再兴顺势刺中。

    另一杆骑枪又刺来,完颜宗辅直接被戳下马背。

    “呼呼呼!”

    不知哪个女真士兵,一把鞍斧扔过来,差点命中杨再兴的额头,把杨再兴的头盔给砸歪了。

    “轰隆隆!”

    数百大明骑兵和数百渤海骑兵,猛地撞进女真骑兵的侧翼。

    就在双方绞杀之时,溃败之后又冲回去各族骑兵,已经绕至女真骑兵的另一侧。

    女真骑兵无法透阵而过,后面几队试图脱离战场,拉开距离之后重新冲锋。刘萼与王政也率领残兵抵达,将这些女真骑兵给缠住。

    大明的近战步兵,已在花荣的指挥下,骑马冲到双方混战之地。

    长枪手纷纷下马,三人组成一个小队,围杀那些只能短距离移动的女真骑兵。

    落马的完颜宗辅,已被踩成肉酱!

    (喝酒喝多了,今天只有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