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倒不得了 作品

第2472章 复员

赵舒城回到西北军区,第一时间来到侦察营,看着曾经热闹的营房,如今空空荡荡。

一排的战士,如今牺牲的牺牲,借调的借调。空无一人的营房,却让赵舒城仿佛看到还没有离开的时候,那些兄弟嬉笑打骂的场景。

还记得最年轻的新兵,当时追着自己,询问关于特种作战的知识,可是现在他却已经倒在了南边的战场上。

钟跃民跟吴满屯他们知道赵舒城今天回来了,特意前来探望,就看到赵舒城吊着胳膊。

“宁伟,你小子终于回来了!”说着钟跃民给了赵舒城当胸一拳。

赵舒城顿时疼得龇牙咧嘴,说道:“连长,你轻点,我这还受着伤呢!”

钟跃民听到赵舒城这样说,赶紧说道:“你小子也不提前说一声,伤势不严重吧?”

“没事,就是被咬了一口,不过接下来这段时间,可能没办法参与训练了。”

“那也没关系,不过我们可是听说了你们的经历,战果斐然,不得不说,你们都是好样的。而且五班长现在正在带领新的特战队训练,也许不久之后,我们一连都会转为特战队员。”

赵舒城笑了一下,说道:“也许吧,不过我可能赶不上新一轮的战斗,只能在后方给你们加油助威了。”

“胡说什么呢,我们都等着你回来,跟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呢!”

赵舒城留恋的看了一眼营房,被钟跃民他们送往军区医院休养。

赵舒城还想问一下牺牲战友的情况,知道其中有些战友的家庭情况很不好,把自己这些年所有的积蓄都委托钟跃民寄给他们家里。

钟跃民跟张海洋两个人因为赵舒城不能亲自去那些牺牲战友家里,所以代表赵舒城去看望牺牲战友的家里。

那些家在城市的战友家里还好一些,但是那些在穷乡僻壤战友的家乡,看到战友们家里的条件,钟跃民跟张海洋顿时有些不忍心,所以把身上的钱都留给了牺牲战友的兄妹,甚至连身上准备的归途的车票钱,饭钱都没有留下。

他们准备回驻地的时候,在公交汽车上,遇到几个劫车劫财的歹徒,看到他们嚣张的样子,两个人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当那些人拉着乘客下去殴打的时候,直接跟着下车,把那几个歹徒打成重伤。

他们回来后也没有声张,还是汽车公司的锦旗送到部队,王副主任才知道他们做了这样的好事。

几个月后,赵舒城成功康复出院,不过对于他的职位安排,军区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原本的计划是,赵舒城先进入大学进修一下么,然后提干,到时候进入军区直属特种大队工作。

可是就在这时候,赵舒城因为有几天的假期,准备请假外出去买点土特产回去。

赵舒城正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却忽然听到有人喊道:“来人啊,救命啊,救命啊!”

赵舒城就看到有个男子追着一个女人,手中拿着棍棒,追上来就打。

赵舒城自然不可能真的视而不见,所以上前抓住对方的手臂,说道:‘干什么?’

对方一言不发,就给了赵舒城一拳头,赵舒城自然不可能惯着对方,也因为之前战场上杀敌的习惯,直接一脚就踹了上去。等对方倒下去之后,赵舒城才想起来自己并不是在战场上,不应该那么用力。

这时候刚才救下来的女人看到男子倒下去,反而说道:“你打我男人,我跟你拼了!”

看到对方朝着自己扑过来,赵舒城却不能跟刚才一样反击,只能站在那里,任由对方撕扯,双手只是护着自己。

很快,当地的警方得到消息,赶到之后就看到躺在地上的男子,以及穿着军装的赵舒城。

男子受伤很重,伤到了三根肋骨。这下他们家里人可不干了,直接闹到了部队里面。

首长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顿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把赵舒城叫了过去。

“你说说你,宁伟,就算是你见义勇为,也应该问清楚再管,你可倒好,直接一脚踢断人家三根肋骨,人家不依不饶。政治部的何主任亲自去道歉,人家还是不干!”

钟跃民作为赵舒城的上级,也在这里,开口说道:“你小子也不知道收敛点,你一脚能把树踢断,怎么能踢人呢?你这祸闯大了!”

“那娘们就是挨揍挨习惯了,不揍不舒服,你也是管那闲事,这祸闯大了吧!”

吴满屯说道:“教导员,这事我也想不清楚,要是让我遇到了我也管。那家伙拿着棍子打的人满地乱滚,简直就是行凶杀人。稍微有点正义感的人,都会管的,谁知道人家是两口子啊。”

钟跃民说道:“营长,教导员,这事现在弄清楚了,那娘们就是欠揍,我都想揍她。”

“行了,钟连长,这件事本身就很棘手,你们别管了。明天你别跟我去医院了,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每次跟人笑着赔礼的时候,拳头老是紧攥着,我真担心有一天你会控制不住。”

“这件事只能这样了,上级要是听咱们的不就没事了。问题是这件事是闹大了,政治部决定的,而且恰好赶上军改。按说宁伟刚刚立功,正准备推荐提干,现在惹了这样的事情,一个处分免不了,而且必须复员转业。”

钟跃民听到后很不高兴,说道:“营长,你也说了,这个责任不能全怪宁伟,为什么要他复员啊?这样,我本来也想转业,不如把这个名额让给我,让宁伟留在部队吧。”

营长生气的看着钟跃民,说动:“你小子说什么胡话,你以为这里是哪里,是去是留,不是过家家,一切都是组织上的决定。”

赵舒城看到钟跃民就要跟营长吵起来,拉了一下钟跃民,说道:“连长,你别跟营长吵了。其实这样也不错,我这条命是战友们给的,他们那些人的父母条件都很艰苦,我原本还想我能做些什么。正好现在复员,国家也允许个人经营生意,我想试一下,可以帮助战友们的亲人改善生活。”

钟跃民还想说什么,可看到赵舒城认真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咽下了嘴边的话。

钟跃民自然不甘心这样,所以自己去找何主任,希望让赵舒城留下来,却因此跟何主任闹翻了,差点让何主任把他赶走。

何小萍这边也回到部队,却得知文工团因为前线战斗告一段落,所以也准备解散了。团里举行了最后一次表演,就是给野战医院的战友们。

她忽然一下子不知道何去何从了,所以思来想去,给赵舒城写了一封信,询问赵舒城的意见。

赵舒城倒是没想到这么巧,他们居然差不多的时间复员。犹豫再三之后,赵舒城给何小萍回信,如果对方无处可去的话,可以去京城找自己。

钟跃民跟张海洋他们在赵舒城退伍这一天,一起来到车站送行。

“宁伟,你小子可惜了,如果不是这档子事,也许你就调到军区直属特战大队了。你也算是特种兵的元老,就这样离开,不觉得不甘心吗?”

赵舒城笑着说道:“没有什么不甘心的,我当兵入伍,甚至能够保家卫国,参加战斗,已经比大部分的战友幸运的多,很多战友可能当兵几十年都遇不到一场战斗。何况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也幸运的多,起码我还活着,他们却没办法看到明天的太阳。”

“跃民哥,海洋哥,你们可是咱们大院子弟,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做出一番成就来,别让我瞧不起你们。”

“你这话说的,我们可不像你这么能惹祸。”张海洋说道。

钟跃民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们比你成熟多了,就算下手也有分寸。你小子这次回去后,可千万要控制自己,别再动不动就用拳头解决问题。这次就当是一个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千万千万克制。”

赵舒城笑了一下,说道:“我明白,其实之前是没回过神来,下意识地进行反击,所以下手才没轻没重的。不过以后我会控制自己,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只用三分力,也不会朝着致命的地方攻击。”

“其实这次也算是给战友们做一个反面教材,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部队学到的都是杀人技,在战场上用无所谓,但是平时的时候千万要收着力。”

其实赵舒城更觉得,如果特战队员如果复员的话,应该把他们安排到地方的相关单位去,要么武警,要么公安局。毕竟这些人一身的本领,就这样不管不顾的直接复员去地方,万一遇到跟宁伟后面朝不保夕的相同情况,反而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赵舒城回到京城,先回家看看,却看到父母跟哥哥都在家里,似乎就在等待赵舒城的归来。

父亲看到赵舒城进来的那一刻,激动的有些颤抖,但是很快就压抑了这种情绪,反而冷淡的说道:“回来了!”

“爸妈,我回来了!”

“你说说你,让你去当兵,你是怎么做的,我们也不指望你能当什么大官,但是起码要在部队多锻炼几年吧?可你呢?差点被部队开除,我都不敢跟别人说你是我儿子。”

母亲听到后却拉了一下父亲,说道:“你跟儿子说这些干什么,事情的真相如何,我们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儿子这次是见义勇为,只不过是为了军民关系,所以才不得不离开部队,是受了委屈的。”

宁勇看着宁伟,说道:“你小子,你参加的那几次战斗我也听说了,干的不错。说起来,我们军也准备成立特战队,你回家也好,到时候给我出出主意,让我们特战队成为最强的特种兵。”

赵舒城笑了一下,说道:‘这些都好说,到时候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母亲看到赵舒城没有失落,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伟啊,你这回来了,准备干什么?要不然我去找找人,安排你进入机关单位吧。”

“不行。我的儿子不能走后门,想都别想。”父亲顿时激动的说。

赵舒城也摇了摇头,说道:“爸妈,我不想进入机关单位,反而是想自己在外面闯一闯。现在政策很好,我想看看能不能自己闯出一片天来。”

“你确定?就算是不去机关,你也是复员军人,可以去工厂上班的。”

赵舒城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想循规蹈矩的去上班,挣那点死工资。何况据我所知,现在大部分的工厂效益都不怎么好,有的都发不出工资来了。我想自己打拼,也许某一天,我会成为万元户或者十万元户呢。”

宁父宁母可不觉得赵舒城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只认为赵舒城是在置气,不过却也表示支持,甚至说他们可以借给赵舒城一笔钱。

赵舒城没有客气,自己身上的钱全都给了战友的家属,他现在身无分文。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什么,都需要手头有点钱。

不过赵舒城也不是白拿的,告诉父母这笔钱算是他借的,等他赚到钱之后就按照最高的利息还给他们。

赵舒城在家里休息了几天之后,就在四九城乱转,希望找到什么发财的项目。可是转了几圈之后,一时间不知道做什么项目好。

其实这个时代对于赵舒城来说可谓是遍地黄金,不说其他的,就算是赵舒城摆个小摊买小吃,也能赚的盆满钵满。可是这对于赵舒城来说,没什么挑战性,也不符合赵舒城之前的预期。

赵舒城倒是想过直接开饭店,但是食材问题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毕竟在这个什么都要靠票据的时代,经营一家餐厅的挑战性太大了。不说其他的馒头米饭的粮票,就不是他们一家人节省一下就能攒出来的。

何况现在还有个投机倒把,就算是做生意,也需要面临不小的挑战。

可惜时间不等人,就在赵舒城还在纠结的时候,何小萍却写信告诉赵舒城,她已经准备来京城找他,也说了自己到达的时间。

何小萍也来了,那么他就不可能这样闲着,总要给她安排一份工作才行。思来想去,赵舒城决定还是先摆个小摊,解决最基础的温饱问题,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