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少堤 作品
第五百五十七章 他的报告,征服了波恩哈德故乡的数学家们!
科佩特教授五六十岁左右,属于典型的日耳曼人,身材高大,神色严肃,一看就是不苟言笑做事有些刻板、但绝对严谨的人。
他见到秦克和宁青筠没半句的寒暄,直接用英语问:“你是秦克?”
“是。科佩特教授你好。这是法尔廷斯老先生的推荐信,因为我想寻求一个有关量子计算的课题合作伙伴,他向我推荐了你。”秦克这回用的却是德语。
听到熟悉的母语,科佩特教授眼里的抗拒与冰冷消减了些许。虽说他也会英语,但无疑德语会更让他感觉更舒服些,沟通起来也更便利些。
科佩特教授没接秦克递来的推荐信,只是盯着他问:“你是学物理的,今年才上大二?”
秦克不卑不亢道:“是的。”
科佩特教授挑了挑眉:“那你知不知道,在我团队里,基本上要求博士生和博士后?”
秦克毫不退让地与他目光相接:“如果科佩特教授是以学历判断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我想我可以离开了,这样肤浅的人没资格当我的合作伙伴。”
科佩特教授看着他自信满满的神色,心想这小子倒有点意思,明明是找上门来要求合作,却始终保持着平等的姿态。
“我问你,大二物理新生,你懂量子学吗?”
“我已自修完量子物理、量子信息科学的所有专业课程,在量子学方面,应该不会比你任何一个博士生差。”
科佩特教授哑然失笑,秦克在数学上的名气他确实久有耳闻,但一个只有二十岁,又在数学上取得了如此出色成果的数学家,却表示在物理方面,尤其是公认比较难的量子学理论方面,可以媲美自己带出来的博士生?
这个自吹自擂有些过分了。
要知道他带出来的博士生,去别的学校当个讲师绰绰有余,部分的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被聘为副教授。
他拉过一块黑板,随手写了条方程:“hΨ=i??/?tΨ”
“补完h代表的方程给我看看。”
秦克澹澹一笑,接过笔只花了几秒便写完了。
“h=??^2/2
这些数学家当中有不以为然的,有满怀好奇的,有印证想法的,有激动期盼的,也有存心想挑刺的。毕竟得国里钻研黎曼猜想的数学家数量之多,起码能占到全世界同行的五分之一。
当秦克开始作报告时,甚至还有些傲慢的“得国民科数学家”,发出了不易察觉的嘲讽笑容,在他们眼里,黎曼猜想这样的伟大命题,只有卓越的日耳曼人才可能破解。
对于在黎曼的故乡作这样的报告可能引起的后果,秦克早已心里有数,他不慌不忙,沉着冷静,以德语详细地讲解了有关黎曼猜想第四组表达式的推导过程。
原本以他中级的德语水平,是无法流畅地进行如此专业的数学报告,但他事先有了准备,通过微光将整个演讲内容都翻译为了德语,又找清木大学的德语教授帮忙修改过,这时只需要将里面不熟悉的单词、句子背熟就行了,自然并不会困难。
最终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谁也没想到秦克居然会以德语来作报告,让在场的观众们都容易接受了几分,及至看到严谨而毫无破绽的推导过程、看到台上那年轻男生挥斥方遒的气势与自信,慢慢地,观众们眼中的挑剔与不以为然消失了,换上了震撼、激动、惊叹、佩服。
报告结束,全场先是一静,然后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便从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响起,最终充溢于整个会场空间中。
秦克面对有如水潮般汹涌而起的掌声,微笑着,以极具绅士礼仪的动作,摘帽微微鞠躬。
这一幕被记者们拍下。
第二天,得国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报刊《世界学术报》发表了一篇报道,标题就叫《他的报告,征服了波恩哈德故乡的数学家们!》,配图正是秦克这极具美感的鞠躬致谢,而背景则是满场观众激动欢呼鼓掌。
在报道的最后,评论道:“在场数百个来自得国各地的数学家们曾试图寻找出这个夏国数学家报告里的漏洞,但遗憾的是,直到整场报告会结束,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来自夏国的奇迹小子,已成功地揭开了黎曼猜想三分之二的奥妙,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完全看清黎曼猜想的全貌。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篇报道在得国学术界乃至民间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秦克结束得国之旅,准备返回前夕,得国数学学会送来了名誉会员的证书与勋章,而得国国家博物馆,更是送来了一份珍贵的《黎曼手稿》影印版复印件,以表彰他对黎曼猜想作出的伟大贡献。
要知道黎曼的手稿大多数已烧毁或者遗失,包括那本记录了他有关黎曼ζ函数的思考研究的小册子,现存于世的手稿都存放在哥廷根大学,被当成镇校之宝,得国国家博物馆里也只有影印版。
现在送给秦克的这份影印版复印件,清晰无比,几乎与得国国家博物馆里的影印版没任何区别。
秦克再三道谢后收下,这份珍贵的手稿资料,对于他理解第五组表达式,会有极重要的作用。
三月中旬,秦克和宁青筠,带着满载的荣誉与鲜花掌声,低调地乘坐航班返回了夏国,继续他们本科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
而在祖国迎接他们的,自然是更多的鲜花与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