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仪同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异同
整个电视台规模很大,分为诸多频道,按理说应该归总台统一调遣,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大家都在一个单位旗下混饭吃,抬头不见低头见,合作应该很频繁顺畅吧。
可实际上和普罗大众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比如筹划中的电影频道,今年七月试播,计划明年一月一日向全国播出。
其独立性就极强,归电影总局直管,内部运作自成一体。
甚至,现在的电影频道主体和其他都不在一栋大楼里,互相之间交流并不是很多。
相比之下,音乐频道开通时间要更早一点,但存在感并不强,除了准备自身节目,日常与其他部门同僚交流也比较多,偶尔借调协助,也很正常,但直接在这种大型晚会的现场调度指挥,比较少见。
更何况,黄嘉然并不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
似乎意识到金尚的疑惑,黄嘉然得意地说道:
“我现在已经转正了,同年中头一个。”
“喔?恭喜恭喜,饭碗总算是抓牢了。”
虽说是学校推荐,分配的好单位,要是自己把握不住,被调走也不是不可能,京城首善之地,离开了,再想回来可不容易。
已经是正式职工的黄嘉然,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候,肩头的担子更重,也是可以理解的。
“晚会晚会,唱歌跳舞,就占了超过一半,这可是咱们音乐频道的拿手好戏……”
“那可不好说啊,又不是广播电台,唱片公司,而是电视直播……”
闲着也是闲着,有个人聊天也不错,金尚张嘴就是找茬,让黄嘉然有些不服气地回瞪了一眼。
“你这站着说话不腰疼,胡咧咧的作风,还没改啊。这几天,咱可是受累了,办一场大型活动,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都好几天没睡好觉了,你看看,是不是有黑眼圈?”
“行了行了,你个人私生活,我可管不着,去向你的男朋友撒娇……”
“忙成这个鬼样子,哪有闲工夫找对象啊。”
因为日常工作是偏向幕后,不像经常出镜的主播,有辨识度,偶尔带着任务出去街访,也没什么特别的。
毕竟是音乐频道,而不是更加接地气的生活、文艺和综合频道,大家都这么忙,关心国内流行音乐发展的并不是很多,在广播里听一听最新流行歌曲,认得最当红的一两个歌星就是极限了。
眼见兄弟频道一个个开始走上正轨,音乐频道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了,有鉴于此,吸收一些年轻人,顺便去其它部门“取经”,寄希望于学得一两手成功经验,也是应有之义。x2三wxw.co
当然,与二十年后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后的情况比不了,但有一点,是金尚很认同的,晚会将“联欢”这个主题凸显得很明显。
即便是“工具人”客串的观众,依然被精彩的歌舞节目折服,为精彩的杂技和魔术表演而惊叹,为语言类曲艺节目欢乐开怀。
看见喜欢的,鼓掌加油,捧腹大笑,表演不喜欢,或者出了小差错,脸上的纠结嫌弃表情,也不是假的。
此世此时,电视台上下,还真是为了全国观众而制作了这一档节目,台上的演员,歌星和伴舞,甚至是主持人,都讲究国民认同,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向大家灌输什么理念。
『还不错,没白来。』
戴义琴结束表演退场的时候,坐在隔壁的黄嘉然长舒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
“吓死我了,别说后排的嘉宾,连前排的‘自己人’都忍不住鼓掌喝彩,还没开始就闹得不行。差点就影响舞台效果了,这就是大明星的号召力么?”
连准备好的鼓掌与喝彩录音都没用上,黄嘉然和几个现场工作人员拼命挥手压热度,都快要影响台上麦克风收音了。
今晚的舞台,就像一个大型半圆形的秀场,三面都坐了观众,只有后方的彩灯门扉通向后台。
因为观众和表演者距离过近,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甚至要防备“骁勇”的热情观众冲上台和大明星拥抱合影。
金尚拍了拍黄嘉然稚嫩的肩膀。
“至少今年,甚至是未来两三年,估计难有和老戴同台竞技的大明星了。他就是热度保证,请他上台,可得多注意……”
本月过后,南大彪都打算给戴义琴请两个专职保镖,挂着助理的名头,防止这颗“摇钱树”出什么岔子。
这年头的疯狂粉丝,可比二十年头的“颜粉”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段时间,就有“热心”歌迷找到了戴义琴的家所在的小区,只是没查到具体的门牌号。
不得已之下,南家兄弟在附近租了个安保措施严密的高档公寓,暂时让一家人住着,过些时准备去看新房,买一栋不容易被打扰的别墅。
戴义琴的小麻烦,让金尚也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请一个专职司机,或者聘请几位“助理”。
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估值超过三十亿的科技公司老总,实在是太招摇了,虽说现在京畿地区治安良好,也难保有人会铤而走险。
将诸多小心思压下,金尚将注意力放在节目表演上。
前世今生的文化背景虽然略有差异,但表现形式,依然惊人地趋同,由此可见,文明的发展惯性到底有多强。
春秋的俳优,两汉的东方朔,五代的参军戏,宋代百戏中的“像生”,以及演变而来的单口笑话“像声”,逐渐成为成熟的语言艺术——相声。
其发展,并没有因为“澶渊之战”的巨大变化,历史沿革而有太多不同,最多就是在道具布置,传统礼仪上略有差异。
至于后来的“曲艺创新”,就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让传播渠道发生了质变,为了适应新时代,满足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需求,各种奇奇怪怪的“舞蹈相声”,“mtv相声”,“杂技相声”等,陆陆续续出现,然后又被淘汰,最后只有“小品相声”这个和微型舞台剧的种类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了。
以金尚的眼光来看,台上这些所谓的“喜剧小品”演员,身上的话剧表演痕迹极重,实力当真不可小觑,“人均艺术家”可不是假的。
就连一些客串的“民间艺术家”,也不是泛泛之辈,带着徒子徒孙来混个脸熟的他们,往上数几代,基本都是名家传承。
不得不说,稍微有点历史底蕴的民族,在取悦自己方面,都是能做好的。
金尚最关心的节目,自然是梅逢春演唱的《明月几时有》。
小表姐登场的时间极晚,十点半结束的晚会,直到十点过五分左右才轮到。
晚会策划,对梅逢春还是挺重视的,作为为数不多的非职业演员(歌手)之一,给她的独唱安排的伴舞都有六个。小表姐的颜值是很能打的,长得好看,唱歌还好听,无异于老天爷喂饭吃,只要不太差,观众的印象都会很不错。
如何表现古风少女的婉约美,又不失当代女性的风格,晚会造型师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作为“画龙点睛”的重点节目之一,小表姐的表现还算得体,和上个月演唱会上的患得患失不可同日而语。
也是,数万人之前的表演都过关了,“小小的”演播室,对着摄像头,还是不虚的。
最关键的广告效果,金尚也暗自数了下,主持人广告词念了一次,比较明显的特写镜头两次,背景广告出现了五次,算是对得起金尚付出的赞助费了。
至于效果如何,还得看后期用户是否捧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