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仪同 作品

第501章 难有十全十美

第501章 难有十全十美

接通后,聊了几句,金尚就挂断了电话。

“第一船生物柴油已经到了北欧,卖出的价格还凑合……”

心情不错的金尚,向两人介绍了一下这次交易的现状。

以目前的市场来看,生物柴油的价格比国际标准柴油贵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且供不应求,由生物柴油调制的航空燃料(添加剂),价格还要上浮至少百分之六十。

不仅贵,而且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二十四万吨燃油还没发货,就被欧洲几个大经销商竞价抢购,最后阿姆斯特丹的一家航司击败了安特卫普的能源集团将其拿下。

不仅是东方,西方的石化能源削减和寻找替代能源的计划制定更早,且执行起来更加抽象。

因为在柴油车上押了重注,欧洲几个大的航运集团,汽车公司和内燃机发动机制造商都十分青睐生物柴油这条路线,导致价格被炒得很高。

国内从事厨余垃圾、废油回收以及再次利用的企业极少,产量跟得上,还有能力出口的,就只有今夕文化旗下的公司了。

大半年的时间,从几个大的食品厂、油料作坊和废油处理中心拉来原材料,辅以“地沟油”,废旧轮胎橡胶油和塑料催化制油等手段,在石油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制造了将近五十万吨生物柴油,一半出口,五分之一深加工成航空燃料,剩下的自用。

目前的产量已经够用了,且远没有达到峰值,几个大城市的潜力就如此夸张,着实让人欣喜。

不得不说,祖国不愧是油料消耗大国,生物柴油这一行的发展潜力,在全世界都遥遥领先。

“非标柴油,咱们集团公司的产能和保有量这么多”

听了金尚的说明,洪仁全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整个公司上上下下一年用多少汽柴油”

“二十一万吨了,主要是船用燃料,物流货运,发电站调峰,商贸接送,出租车和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车队什么的……”

说着的金尚将目光看向了郑良知道,

“从上面来的消息,应该是确定了,总的策略是循序渐进,以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为主,而不是强力推行什么电动化,将汽柴油一顿子全打死打残……”

“这是必然的。”

悠然地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杯放下,人脉深厚的郑良知早就有不少确定消息了,

“多元化,安全性,绿色低碳环保,适应国际市场新形势……”

不跟肯定是不行的,要不然的话,造的汽车和轮船不能进入境外港口和市场,航道受限,税费增加,运输成本加大,会让进出口贸易的压力直线上升。

这还是经济上的考量,再就是内部压力。

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代价有点高,如果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未来也能给子孙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谁不希望自己的老家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半个世纪以前,京畿地区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头,黄褐色的一片,连长草的地方都不多,一年吹几次沙尘暴,谁受得了

随手翻了下手中文件,然后点了点关键段落,金尚很肯定地补充道:

“这些优惠如果能落到实处,对咱们的好处太大了。另外,这个航空用油添加百分之二的生物柴油的适用范围,比我想象中大多了。六大航空公司,十几条主要干线,七个地方航区,再加上国际航班(含经停航班)都必须满足要求……”

只有部分地区,如雪域高原,极端干旱沙漠机场和部分被认可的外部因素影响的航线可以例外。

这个力度,比金尚设想中的大多了。

“这个我倒是理解以前文件那种含糊其辞的缘由……”

洪仁全为金尚解惑道,

“我想大家都没有想到,咱们国内也有年产量达几十万吨的生物柴油制造厂,按照现在的柴油价格,超过五个亿的产值了……”

“七亿出头。”

“这不就是想想咱们京城去年的gdp才多少,全国gdp才多少,如果全卖给西欧,超过十个亿的外汇,太值得了。”

付出的是什么

屡禁不止的地沟油,怎么回收利用都要亏的食品加工厂二手黄油棕榈油,污染严重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废旧轮胎和医疗固废、废旧衣物等,利用消纳不掉就要浪费的风电和光伏能源,配合催化剂,就能调制成生物柴油(循环再生油)。

虽说生物柴油的制造成本比标准石油要高,但这个代价肯定不是今夕文化来承担,最后肯定要落到实际用油方!

这涉及到宏观层面的资源调配和利益分配。

所谓的低碳环保和温室效应的话题,都是为这个服务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题一点就透,碳排放和发展权的争夺,是套上一层“绿色”外衣,杀人不见血的能源战争,外行可以看热闹,内行一定不能看不懂门道。

在这个领域,金尚和今夕文化旗下的一大批公司,只是其中一个新崛起的力量,还不足以影响大局,但已经足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好好倾听了。

聊了会国际能源问题,又谈起了即将挂牌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筹备,话题还是回到眼下正在做的多款新能源车的测试和试用问题。

“目前情况来看,柴油代用燃料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不影响使用,也不用太大的改装。甲醇和天然气……控制在百分之十五比较合适。这一点,可以根据用油成本动态调节,问题不大,在成品油调配和运输、加注环节做好管理就够了,过后的保养成本很低……”

“百分之十五啊,目前看来,不无小补。”

如果按照先前商定的小步快跑,稳健前行的策略,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为主,肯定是够用了,但是……

“其他的呢我听说双燃料发动机的代用率都超过百分之九十了。”

“确实如此。但是……”洪仁全又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

“如果柴油只作为引燃剂,以烧天然气为主,那么……尾气温度就会相当高,大量能量就浪费了,只有加装了尾气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才能提高能效。”

“也就是说,以天然气为主的双燃料柴油机,最好用在船舶、重型卡车和超大型农用机上”

柴油机的特点就是皮实,能够维持长时间大功率的运转,柴油(重油、燃料油或者渣油)点燃引火,实际起到了火塞的作用,其性能高低,还是要看代用燃料是什么。

比如洪仁全提到的天然气,燃烧后温度极高,如果尾气就这么白白排放掉,就太可惜了,但是中小型车又不可能加装复杂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

从提高能效的角度出发,天然气并不是合适的机动车燃料,如果不是它足够便宜,并不会成为主流内燃机代用燃料。

“甲醇呢”

“那就是另一个极端的问题了,甲醇气化(雾化)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会使得气缸内的温度降低,这样一来,固然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可又带来了燃烧不充分,尾气碳化氢和甲醛超标,容易积碳的弊端……”

这肯定会增加尾气处理系统的压力,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其实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内燃机燃料,经过几百年突出重围的汽油和柴油,已经是最优秀的了,当下的工业体系的发展,基本就是建立在其上的。

为难地摇摇头,金尚觉得自己还是将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所以说,目前的现状,就是勉强能用,够用,且能节省不少燃油开支,但是,发动机效率,其实挺一般”

“不仅是相当一般,还很凑合,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增程器和混动发动机的功率起不来,动力较差。”

米勒和阿特金森发动机的动力上限,比奥拓循环发动机差太多了,这是设计之初就有的毛病,一时半会肯定难以改善。

这个世界的发动机名称可能不同,可上辈子有一点机械基础的金尚,看到原理图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则上来讲,增程车和混动车,就不可能开得太快,八九十公里每小时就很好了,极限一百三十公里每小时是极限,再提高,就会面对更多其他的麻烦,那就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对于在大城市里拥堵路段跑一跑的增程车和混动车来说,五六十公里每小时,大部分时候就够折腾了。

而脱胎于北船机电的能源动力技术能力,也就在柴油机、锅炉、发电机等领域有所建树,造汽油机的实力很一般,就好比现在,研发均质压燃、热辅助点火和专用天然气发动机的项目上,就碰到了很多问题。

哪怕有“金手指”辅助,可科研这玩意,还是要讲究一点循序渐进的,没有先期积累,后面的成果就无从谈起,只能一步步来。

而电喷系统、缸内直喷、高压共轨等技术研发成功,也是二十多年来,北船机电在船用柴油机领域多年投入经营才诞生的,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太复杂的东西,也只能指望专业人士来把控,金尚这种只知道一点皮毛的,也就能提供资金和后备支援了,希望麾下的技术人才多多努力。

“增程车这个赛道,被国内外车企骂惨了,咱们从这个方向入局,外面反应怎么样”

郑良知答道:

“波澜不惊,对同行来说,什么增程车,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造增程车的天然就低人一等,市场的受众也很狭窄。”

在成品油价格并不是很高的一九九八年,车主们对燃油消耗并没有后世那么敏感,反而是对养路费、车船税和过境费等杂七杂八的税费怨声载道,不公平,不科学,不透明,各地自行其是,收了钱不提供服务是主要痛点。

今夕文化旗下公司联合推出的增程动力车,既加油,也充电,就是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或者变速箱,说白了就是背了个柴油(汽油、双燃料)发电机的电动车。

这玩意最适合的使用场景,无疑是走走停停,时不时堵车的大城市道路。

出租车,通勤车和中短途私家车是最主要的消费者,高速行驶的油耗,经过测试,发现比相同排量的燃油车,也在同一水平线上,或高或低,受制于路况和驾驶司机的经验。

当然了,想要飙车的“暴走族”,风驰电掣加速拉风的“少爷们”肯定是不喜欢增程车的,觉得格调太低了。

稍后,三人又聊了好久,主要是确定政策方向,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与把控,大型项目的利弊。

以金尚制定的发展纲要,十年之内,几乎看不到回本的希望,十年后市场要是能做大,倒是有一定的可能抢下主流市场的一点份额。

汽车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和生产工具,也是很多技术成功集成的平台,是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果,也就是上辈子常说的“工业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至于轻混双燃料车和超级混动小汽车,只能自家和兄弟单位以及友商采购,或者提供给部门活动现场充门面,比如某个城市办运动会、博览会或者庆典等大型盛会,拉一批低碳环保的新能源车来作为礼宾接送车辆,就再核实不过了。

至于大规模推向市场,待国际原油价格突破三十美元再说,五十美元以上就有十分可观的市场容量,要是到了一百美元,就可以给一个“真香”的评价了。

待两人结束后,金尚又仔细将手边几份文件的细节翻看了一下,发现没什么疏漏后,才松了一口气。

创业三年多,公司现在的现金流已经很充裕了,金尚的个人资产也节节攀升,手里有了钱,就开始投资一些看上去不太靠谱,还十分烧钱的败家项目,妥妥人傻钱多的典范。

很少有人理解,能够容纳金尚和今夕文化折腾的行业,已经不多了,互联网、汽车、造船、金融、房地产、能源和物流等,才能经得起几十亿上百亿资金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