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少堤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三章 名扬天下的天才高中生!

  最终在邓弘国的批准下,秦克的奥数课堂在7月1日也继续开展。

  日历一页页地翻动,秦克每天早上在集训队里讲上四个小时的奥数课程,下午则和队友们一起参加选拔考试,晚上到宁青筠的房间里,单独给她进行特训,毕竟宁青筠的水平远胜于别人,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秦克的目标依然是将宁青筠捧上世界第二名,然后两人一起站到高中数学的巅峰上,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和合照。

  秦克的奥数课程很快得到了另外58个队员的认可,尤其是从7月2号的选拔考试开始,众人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实力的提升,满分300分的模拟卷,集训队的平均分从110分,慢慢提升到了130,到7月10日时,平均分已达到了150分。

  当然,秦克依然是雷打不动的300分满分,而宁青筠则是从270分慢慢提升到了280、290分,到最后几天,已能和秦克一样每次都拿满分了。

  集训队里的学霸们是彻底服气了,和他们考170、180分不一样,人家秦神之所以考300分,是因为试卷的满分就是300分,更别说每天的奥数课程,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秦克的奥数水平有多高。

  不管在他们眼里多么难的奥数题目,秦克只要看一遍题目,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破题思路和解题策略。

  而且秦克还能清晰而显浅地将原本复杂无比的问题讲解出来,这才是最厉害之处,证明了在秦克眼里,一切的奥数难题都能像疱丁解牛一样,轻松化难为易。

  随着对秦克实力的尊敬甚至是敬畏,他们对秦克的称呼,也清一色地变成了“秦老师”。

  同时他们对秦克也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激。

  因为大伙儿其实是有些竞争关系的——虽然以他们的实力远远没法子威胁到秦克和宁青筠——但秦克在课堂上无私地将自己的心得,以及独创的很多解题思路、技巧都倾囊相授,对任何人的疑问和请教都耐心地给予回复,这怎能不让他们感激?

  最让他们感觉舒服的是,秦克的性格非常好,一点也没有高高在上端架子的学神样子,哪怕是在课堂上也是风趣得很,下了讲台更是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让人半点都生不出妒忌或者厌恶的负面情绪来。

  慢慢地,哪怕再孤僻的学生,也视秦克为朋友,并愿意与他说话。

  在秦克的鼓励下,各个学生也积极地分享着自己认为最独创、最骄傲的学习心得、解题方法,然后一起讨论分享,良性竞争。

  这些都是未来夏国的数学界栋梁之材,相互间的思维火花碰撞,有时连秦克、宁青筠也觉得受到了启发。

  整个集训队的气氛再没了先前的沉闷与冷漠,反倒有种热火朝天、共同进步的良性氛围,连几个关系户也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进去,与众人打成一团。

  ——后来这些队员不管有没有成功入选国家队征战i

  但就是这样一张显得有些绫乱,不算清晰的照片,在后世被称为记录了“夏国数学届复兴之光”的最珍贵照片,被永久保存到国家历史博物馆中。

  因为在这合照的60个学生当中,一共走出了十七名院士,十二个世界级的数学家,还有二十几个知名的大学教授、副教授,而夏国的数学界,就是因他们而复兴,最终重回世界前列。

  当中站在照片正中间,手拉着手的秦克与宁青筠,更是当中最出色的佼佼者……

  7月13日,根据前面十二次选拔考试的结果,从上而下国家代表队的名单正式出炉。

  队长:秦克

  副队长:宁青筠

  队员:王昌艾、孙炳飞、魏煜源、梁绍平

  这份名单有据可依,有证可查,所有集训队的学生都服气得很,尤其是秦克和宁青筠的正副队长之职,学生们更是毫无异议。

  当天下午,落选的学生们带着遗憾与祝福,与六个代表队员依依惜别,离开竞赛中心,踏上归途。

  而秦克等六人,在短暂的休整后,也即将出发去本届的imo举办地在挪威的首都奥斯陆。

  7月15日,国家奥数代表队在清晨的朝阳中,来到了机场的安检口。

  国家奥数组委会会长郝建昌等大佬悉数到场相送。

  “秦克,宁青筠,王昌艾、孙炳飞、魏煜源、梁绍平,你们六个都是经历重重的选拔,才脱颖而出的,我相信你们,也请你们相信自己!”

  郝建昌说罢,将代表着国家奥数队的旗帜交到队长秦克手里:“诸位同学,加油!我们在祖国的大地上,期待着你们凯旋而归!”

  对于本届的国家代表队成员,奥数组委会上上下下都极为满意,秦克和宁青筠就不提了,现在自郝健昌而下,都毫不怀疑这两人会捧回夏国失去已久的金牌。

  秦克笑嘻嘻地敬了个礼:“请郝会长和各位老师放心,我们必将旗开得胜,载誉而归!”

  说着他手一挥,鲜红的旗帜迎风飞扬,猎猎作响,其余几个队员也精神一振,齐齐敬礼。

  半小时后,他们登上了飞往奥斯陆的国际航班,肩负着祖国与无数人的殷切期望,以及攀登高中数学巅峰的梦想,在汪存仁、邓弘国带队下,开启了本届imo的征途!

  而迎接他们的,将是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数学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