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宅 作品

第三十三章 雪上加霜

志贺突然一下又像是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形,内心的愤懑和不甘,再度涌了上来,“我们苦苦支撑了两、三个月。就这样一直无偿地给日钢供着货,终于撑到了钢材质量检测报告出来的那一天。”

“最终的检测报告显示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志贺说道。

“那这样的话,日钢岂不就是应该付钱了?”丹羽在旁边问道。

志贺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当时,我和你想法一样,觉得日钢这下子是该付钱了。可是……可是我真的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给了我另一样东西?!”

“是什么?”丹羽立刻追问道。

“一种叫做日钢债务A级凭证的东西。”志贺说道,“日钢说可以用这个凭证去抵扣我们从原材料商的付款。我们这些小承包商,把这张东西叫做A证。”

“简单来讲,日钢因为规模很大,它与许多家上游的供应商都有合作。我的供应商,也和日钢有合作。大家都是同处在日钢这个体系之内。于是,当我们如果从同为日钢体系里的供应商进货时,我们可以用A证来抵销我们的付款义务。”

在志贺的口中,一种没有听说过的操作,讲了出来。

丹羽听到后感到非常吃惊。从事许多财经报道的她,知道这样做的话,岂不是彻底斩断了这些承包商的现金流?这个叫做A证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当做现金来使用,只能用来抵销进货的付款义务。

通过这种手段来免除自己支付现金的义务,岂不是太过卑鄙了!

“您没有拒绝这种方式吗?”丹羽问道。

“我当然提出了异议。”志贺道,“这种A证,又不是实打实的现金,又不能用来发放工资,不能买其他东西,我们怎么可能会喜欢呢?接受这种A证,相当于把我们的企业完全捆进了日钢的体系之中。”

“要用掉A证,我们就必须从日钢的供应商那边进货原材料,然后生产钢材。产出的钢材,大概率也是卖给日钢。这样我们的企业就只能完完全全地从属于日钢了。”

“然而,日钢的态度非常强硬,一定要我们接受A证。”志贺说道,“原本我是想不管如何都拒绝的。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企业都会垮了。”

“就在这个时候,日钢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A证未使用超过三个月,我们可以拿去与日钢的合作银行,进行抵押换钱。当时,我真的没办法了。毕竟,我们真的很需要现金,如果和日钢关系闹僵的话,那我们的货款讨回来就太艰难了。”

“我想的就是,熬多三个月,再熬多三个月,也许一切就好了。”

“可是,这是一个什么操作?把这个A证拿去银行抵押换钱?”宫川有些不解的追问道。

“后面,真正去银行办的时候,我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流程。”志贺说道,“比如,这张A证上写明白了日钢欠我一万円。那么银行,最多给我八千円左右的现金。而且,请注意,这还是借款。也就是说,我是把A证相当于抵押品一样,抵押给银行,然后从银行那边借来了款项。”

“并且,这个款项还有利息!”志贺说道,“当时谈好的条件是,对于A证,日钢这边会替我们就利息部分担保。也就是说,我们用A证从银行那边借到钱后,日钢替我们承担利息。”

“再之后,日钢的这一操作,就成为了日常。先是两个月的钢材质量检测,然后一直拖,拖到不能再拖之后,就发出A证给你。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等够三个月,然后再用A证,去银行换出现金。”

在志贺的讲述下,这样一套操作模式,展现出来。

众人都被日钢的这套手法,感到惊讶。

这套模式简直是将现金流压榨到了极致。

这意味着日钢的账期实际上可以拖将近八个月。

想想看,你为企业干了八个月,才能拿到钱,这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后来我们没想到,问题就出在了A证的利息上。”志贺说道,“本来,当初说好的是日钢承担利息。但是,这些银行根本没向日钢追索,而是向我们追索。要知道,我们用了很多的A证,上面的利息是一直在不断计算的,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等到银行真正追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根本是一个填不上的巨大窟窿。”

“所以说,这就是日钢对你们的负债,要远远超过你们企业规模的原因吗。”北原问道。

志贺点了点头。

“是的。在A证从银行换钱的时候,银行会出一个所谓的‘保理合同’叫我们签署。上面有写明,如果日后我们承担了银行的追索,那么我们就可以向日钢讨回来。所以,日钢对我们欠了这么多债。”

“而类似的情况,上百家承包商都是如此。”志贺进一步说道。

“像是这种情况,我们的企业真的没办法顶住了,我们要么停产,要么利用车间的设备,生产属于我们自己的钢材,然后拿出去转卖。否则,我们根本撑不住。”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志贺的声音中带了些许哭腔,“我们又遇到了日钢的工会问题。那一天,日钢内部的工会成员直接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我们引进外部的工人在日钢的厂区内生产,是侵犯了他们的劳动权益。”

“我根本不知道,这种事还会招惹到工会。当时,我的企业就靠每天从日钢的车间里产出的自用钢材来勉强维持周转了。工会要求我们停产,我们真的做不到。于是,工会的成员就强行将我们的自用钢材给运走!我们根本是拦也拦不住!”

“那个时候,我真的是跪下来求工会的成员。我和他们说,我也曾经是这个工厂的工人,这些钢材都是我们自己请的工人,自己引进的设备生产出来的,请求他们不要运走。但是,他们纠集了很多人,硬生生地就是把我们的自用钢材给拖走了!”

“真的……真的……北原律师,我的企业被彻底压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