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危机!

会议室内,寺田的话语彻底将所有的银行代表给震惊到了。这些银行精英们都是极通人情世故的人,无论内心有什么样的情绪或者想法,往往能够熟练运用面部肌肉加以控制。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听到总务大臣的话之后,他们顿时都无法控制,脸上流露出了极为吃惊的表情。

什么?!

竟然要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优先偿付美元债券?!

这不是等于要求牺牲东洋的银行利益,来照顾境外美元债权人的利益吗?!

在场的银行代表顿时都无法接受。这笔钱不是用来改善经营、不是用来临时过桥,而是直接用于支付其他债权人的利息,这岂不是置东洋银行的利益于不顾?!

三菱东京ufj银行代表板桥有些忍不住了。纵然面前之人是内阁的总务大臣,但是这种要求也太过无理了!板桥开口道:

“寺田大臣。债权平等是一项基本的原则。每个债权人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进行这样的区别对待呢!为什么要让我们放弃这些利益,让渡给境外的债权人?!”

“是的,没有错。”瑞穗银行代表水岛也附和道,“在座的几家主要往来银行,在日钢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眼下出现了这种状况,为什么不念过去我们作为主要往来银行的苦劳,反而要去先救助境外的美元债权人?!”

由于寺田之前也因为江里子的事情,导致丑闻缠身。

现场的银行代表,也就更加不会给寺田留出多少情面。

“总务大臣,您应该首先考虑的是东洋的利益,而不是美元债权人的利益。”三井住友银行代表森田开口道,“为什么我们要牺牲东洋的利益,来维护西洋的利益?!这明显不符合您作为我国总务大臣的立场。”

银行代表们,纷纷你一嘴,我一嘴的开始围攻寺田。

不要觉得这些银行代表们是在进行无礼的动作,敢在内阁大臣面前直率地表达反对意见。

银行代表们奉行的是“按闹分配”这一原则。

这就像是小孩子一样。

有时候,故意哭闹,反而能够得到大人的怜爱,得到崭新的玩具。

现实也是如此。

这些银行代表也同官僚们打交道得多了。知道他们的作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不尽情的进行“哭闹”表演,估计就会被干净利落地无视。

为了得到重视,他们必须要这样做。

按闹分配!

不闹是不行的!

会议室内的场面似乎有些失控。

然而,寺田仍然端坐,像是在暴风雨中面不改色。

“各位,请你们听我一言。”寺田开口道。

总务大臣的权威还是在的。

随着寺田的声音响起,会议室内马上又安静下来。

在场的银行代表们都在等着这位大臣给出解释。

“我们必须保证境外美元债券的利息能够按时支付。”寺田说道,“我希望你们能有大局观!”

这位总务大臣重重地强调了大局观几个字——

敲打着银行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要考虑全体的利益。

“日钢的美元融资规模非常大。”寺田说道,“除了本土的第一至第七钢铁厂以外,在南美、墨西哥、南非等地的海外工厂,都是依靠美元融资筹建。整体的美元债务极其庞大。”

“你们说我是在偏袒境外的美元债权人。那么请你们好好想,真的是这样吗。”寺田的声音继续响起道:

“如果说,日钢没有办法按时偿付美元利息,请问会发生什么?”

总务大臣直接向在座的银行代表反问道。

这些银行代表当然知道后果是什么。

这个后果就是——日钢的美元债券马上就会被降为垃圾级。

到时,势必将引起海外债权人的动荡。

“你们都应该了解日钢在东洋的特殊地位。”寺田开口道,“日钢倒下了,不仅仅影响的只是日钢。如果说,日钢无法按时偿付美元利息,那么海外的信用评级机构恐怕不止会调低日钢的评级,而是将会对一连串我国的企业信用评分,都予以大幅调低。”

“请问,这个时候,在座的各位代表,你们能够承受住这个后果吗?!”寺田提高了声音道。

“我就直说了。”寺田开口道,“你们现在也知道海外局势的不稳定。由于美立坚的关税措施,还有未来可能掀起的不仅仅只是北美的关税壁垒,包括欧罗巴和其他大洋诸国。我们的企业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准备在海外诸国的当地开设工厂,以规避关税。”

“这些企业在海外设立工厂,都发行了大量的美元债券进行融资。倘若这个时候,日钢出事的话,连带大量东洋企业的海外债券都被大幅下调评级。你们知道后果是什么吗。”

“那就是我国海外工厂建厂的大量投资计划,都将产生资金链断裂!”寺田明确发出了警告。

在场的银行代表无不倒抽一口凉气。

要知道,眼下东洋的经济正十分火热。

大批东洋企业纷纷前往海外投资。

在最热潮的时候,甚至有出现过“买下纽约”的口号。

这足以反应了东洋对进军海外市场的狂热。

而按照寺田大臣的说法,倘若日钢出事——拖累其他东洋企业的债券被调低评级,那么海外投资的美元募集就会中断,许多在建的海外工厂又会停工。由此,又反过来拖累国内的经营表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寺田的水平是高超的。

不愧是担任内阁总务大臣一职。

只是用了短短的几句话,就将现在危险的局面给点破。

在场的银行代表也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现在东洋经济可是热火朝天,到处都是新的投资项目在开工。股市在节节突破新高。整个经济产业都是一片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样子。

但是,谁能够想到在这种表象之下——

东洋竟然离一场经济危机是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