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月曾经照古河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 本来就是我的订单!苹菓新品发布会!

山海微电总部大楼。

一间方向朝南的会议室里,呈现黑白灰的高级色调,整体设计极致简约,不失稳重。

地面铺着一层深灰色地毯,栅格窗帘半开,屋外的阳光直射进来,明亮且通透。

办公桌主位之上,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穿白衬衫、宝蓝色西装,体型修长挺拔,五官精致俊朗,细碎的短发,极具张力。

“诸位,再稍等片刻,还有两家企业代表没有赶到。”

年轻人主动开口道,语气温和。

“陈总,蚀刻设备的离子源生成和离子束控制技术,山海微电真的能拿出来吗?”

李志遥急切问道。

“自然!”

陈河宇笑了笑,眼前这群人里,他唯独最看中李志遥。

对方四十岁出头的年纪,三七分发型,戴着一副厚重的黑框眼镜,眉毛非常浓密,让人印象深刻,似乎更像一个研发工程师。

实际上,毕业于科大化学系的李志遥,在拿到硕士学位后,前往漂亮国的黄金州大学深造,仅用三年时间便拿下了物理系博士学位,属于妥妥的研发人员出身。

2002-2006年,李志遥以工程师身份供职于龟谷英特研发中心,开始接触ic制造流程中的蚀刻工艺;

2007年,李志遥加入ps.1!

反应室设计:专利号cn.5!

接触探针和探针控制:专利号cn.9!

清洁和液体处理:专利号cn.3!

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专利号cn.7!

……

一摞十几份专利文书,全是围绕蚀刻工艺的核心技术,提供了详尽的解决方案!

这?

李志遥愣了一下,以他的能力,可以轻松辨别这些专利的真实性。

大多数的技术方案,比霓虹高新、应用材料、psm公司的最新产品,还要先进一个档次。

“陈总,这些专利从哪里弄到的?”

李志遥下意识问道。

“一部分自研,一部分花钱从霓虹、高丽等国购入,具体的方式不方便明说。”

陈河宇随口敷衍道,意有所指。

“陈总,您直接说吧,我们想使用这些专利,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罗文山径直问道,他在半路上,就想清楚了一切。

与其窝囊活着,不如博一把,山海微电的口碑不错,虽然要价高,但也真给技术啊。

让他们自己搞研发,每年几个亿投进去,成果为零!

管理层和董事会都无法接受,渐渐地,他们只愿意吃点残羹冷炙,争抢别人不要的低端市场。

“单项专利授权费2000万华币一年,外加20%的净利润抽佣,不是哪一家都有资格,我会考察各方的制造能力,以及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

陈河宇轻飘飘说道。

制造能力涵盖多个维度:

第一、产能:一个高效的工厂应该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包括生产线配置、设备数量和生产规模等。

产能高才可以保证蚀刻机按时交付,同时还能提供灵活的生产计划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第二、制造质量:确保所生产的蚀刻机质量稳定并达到设计要求,涉及到工艺流程的控制、材料和零部件的选择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流程。优质的制造质量可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持久性。

第三、制造周期:高效工厂需要拥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生产的能力,包括从接收订单到设备交付的整个制造过程。

研发资金投入比例,则在考验每一家工厂的创新力,倘若赚到钱以后,舍不得优化制造流程,升级生产设备,依旧无法成为山海微电的合作伙伴。

陈河宇的意思很明确,他不是什么垃圾都收!

“陈总,我没问题,完全同意您的条件,欢迎贵公司随时派遣工作组入驻,考察我们的生产环境。”

罗文山态度谦卑,第一个响应。

剩下十一家的企业代表,面面相觑,心里纳闷想着:“这老罗不会是陈河宇找来的托吧?

连还价的意思都没有,就敢一口答应下来?”

闹呢!

众人看向李志遥,因为他才是华国蚀刻设备商的领军人物,当之无愧的大佬。

李志遥仍然低着脑袋,如痴如醉翻阅着技术文档,对旁人的目光,熟视无睹。

“李总!您怎么看?”

一个坐在他身边的企业总经理,悄悄低声问道。

“什么?”

李志遥回过神来,脸上流露出意犹未尽的神态,再次看向陈河宇的目光,带着强烈的崇拜之情。

他听人说过,陈河宇也是一名天才科研人员,涉猎专业横跨计算机算法模型、edA架构、金属材料学和芯片设计,他感受到一种同类人的气息。

从办公室的摆放布局就能看出一二,跟传统的华国商人完全不一样。

没有奢华厚重的红木桌椅;

没有附庸风雅的山水国画;

没有夸张至极的古董摆件;

宽阔的房间,被划分成两大块区域,一半是长方形的会议区,另外一半放着半月形沙发和简陋办公桌。

紧挨墙壁的地方,密密麻麻放置了四个高大的书架,每一层都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籍。

全是专业性极强的导论、期刊、文献,这是一个技术型导向的创业者!

“李总,新微源愿意加入吗?让我们一起开启,华国半导体行业的新时代?”

陈河宇目光灼灼看向他,带着一丝期许。

“陈总,我有一个疑问,凭借您手里的技术专利,完全可以单干,为什么偏偏还要拉上我们?”

李志遥轻声问道。

“老李,糊涂啊!”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一行人立刻在心里吐槽,他们既然来到沪城,就已经做好了合作的准备,无非不过是想压一压价格,获得更多利益。

私下里有八家公司联合在一起,想要向山海微电施压,只肯付10%或者5%的抽成。

“山海微电的核心目标,在芯片设计和研发领域,设备供应方面,我认为应该交给诸位,专业人做专业事。”

陈河宇笑着解释道。

实则是他看不上这点利润,当好一个技术方案供应商就好,旗下的生态链条越全面,山海微电的生存力就越强。

譬如谷勾、威软这种平台搭建方,将系统源码共享出去,方才造就经久不衰的企业生命力。

他做dream游戏平台、搞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底层原因,就在于此。

试想一下,全世界99%的游戏制作商,开发出来的新游戏,都只能使用dream游戏舱运行。

那么,他就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供应商,还是独一无二的地位。

李志遥默然,仔细琢磨陈河宇的话,旋即轻轻一笑,他不太相信对方的诡话,但上不上车,心里已然有了决断。

“陈总,但愿我们合作越快。”

他站起身,郑重其事道。

“李总,无须客气,坐下说话。”

陈河宇摆摆手,心里暗喜,有了李志遥的认可,其他企业的代表,在一番思考后,统统点头答应。

对比芯片工艺的技术授权费,山海微电在前端设备制造业的抽佣比例,还算良心。

签完合同,众人驱车前往附近的酒店,借机交流洽谈。

陈河宇邀请李志遥共乘一辆车,笑着问道:“李总,当年肯放弃高薪回国,恐怕吃了不少苦头吧?”

“嗐!总算熬过来了,我知道陈总的想法,想凭借下游产业链的优势,技术反哺上游,带动华国的半导体产业升级,但得注意国外巨头的恶意竞争啊。”

李志遥心有感触道。

“只要山海微电能一直保持技术领先,就不惧怕这些麻烦。”

陈河宇轻轻一笑。

新微源在三年前,造出先进的蚀刻机,但就是没人采买,又有什么办法?

应用材料、霓虹高新、psm三大巨头获悉后,立马调整大华区的经营策略,价格压着新微源打。

性能或许相差不大,但三大巨头依靠成熟的工业体系,具备更高的利润空间,再加上一些不为人知的返点操作,国内的芯片企业,纷纷选择进口设备。

陈河宇很清楚,第一代分步投影光刻机就被这样玩死的。

几十年前,跨国企业们,为了遏制华国自研光刻机的发展,一起取消了设备封锁。

别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继续看下面的骚操作,霓虹、漂亮国的光刻机供应商承诺,只要购买他们光刻机的华国企业,欢迎其负责人去总部参观访问旅游,来回机票、酒店住宿和所有旅行费用,全部由他们承担。

彼时,能出国绝对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那些原本想要采购分步投影光刻机的企业,纷纷改变主意,把订单取消了。

再好的产品,无人问津,没有商业价值,距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那一年,华国的自研光刻机制造工艺,距离世界领先水平,仅差3-5年。

大好的发展机遇,就此错过,浪费了一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造不如买”的想法自此深入人心,国产光刻机的前进道路彻底堵死。

陈河宇想到这里,怔怔出神,不自觉地笑了笑。

“陈总,你在琴岛,还打造了一所火箭基地?”

李志遥感概完,岔开话题问道。

“是啊,沪城和琴岛各有一座大型研发中心,还有一个智能化的制造基地也在琴岛,准备配套一套国内最完善的火箭总装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和组件试验车间。

花钱如流水,搞航天航空,真是费钱的项目,所以李总不要责怪,我抽佣太狠。”

陈河宇打趣道。

“不会不会,热处理行业也是20%,我们没什么不满,您愿意给大家机会,感激还来不及。”

李志遥笑着道。

陈河宇闻言,没有搭话,感激什么的,他信不过,一切按照合同办事就行。

听话,他就拉一把;不听话,那就放任其自生自灭。

海外的半导体设备巨头,完全没想到,山海微电这家芯片代工厂,在悄然布局,积蓄力量,想着彻底取代他们。

……

“陈总,明天有时间吗?我有一笔生意,找你聊聊。”

苹菓大华区总裁陆磊来电询问道。

“为了秋季新品发布会?”

陈河宇反问道。

“没错,陈老板有兴趣吗?”

陆磊含笑道。

“本来就是我的订单,陆总可别忘了,咱们签过合同,三年之内,苹菓的全球芯片代工业务,都属于山海。”

陈河宇笑着道。

“那就明天见?”

陆磊提议道。

“后天吧,我刚好要去燕城,省得陆总多跑一趟。”

陈河宇想了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