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武士 作品

第579章 天津要收商税

刘昊嘉在天津接到消息的时候正是在家中吃饭的时候,他看完送来的密信之后冷笑了几声,随后就将信丢在桌子上。张佩珈接过信来和谭翠颖两人看过之后说道:“哥哥,这朝廷里的官员对哥哥这般有敌意,长久下去只怕不妙!”

刘昊嘉却满不在乎的说道:“那又如何?我看刺激的还轻!这几天妹子借我一批账房,我要筹划一下在天津和运河上收税的事情!”

刘昊嘉这句话可将张佩珈两人吓了一跳!谭翠颖说道:“侯爷,孙县令这件事情刚刚在朝廷中平息下去,您又搞出第二件事情来,这不是和那些官员对着干嘛!”

刘昊嘉说道:“我看就是对他们刺激的不够深!等他们习惯了,自然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张佩珈两人闻言根本就没有担忧,因为她们两个人都夫唱妇随的习惯了,根本就是刘昊嘉杀人,她们把风的想法,所以她们两个直接商量起调配人员来。

不久后,刘昊嘉的奏本送到了朝廷,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奏本上公然宣称他要在天津增收商税!原因是天津开海之后引来众多的商贾,天津的商户借着他的封地大发其财,却不肯交一文钱的税收,这是不对的,必须要改过来!

其二就是就是运河是差役维护用来打通漕运的。可是现在漕船却被各级官员和商贾夹带货物,这些商税被偷漏的不说,还影响运河漕运,所以必须收税!

而且太祖时定下的税率为太低,已经不适合当下,所以要按照三十税一来收取!

刘昊嘉这封奏本引发了全部文武官员的反对,反对最激烈的还是文官,至于勋贵只是随大流的喊两声!因为他们的最挣钱的买卖都在刘昊嘉那里,而且做生意的时候已经交过税了!

另外他们在其他各处虽然还有不少买卖,但是利润比起天津的店铺来就差了很多,和天津交的税比起来就更是天上地下,所以也就无所谓了!当然,要是能反对成功也是喜事!

而文官这里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反对声此起彼伏!要知道,这不是交税多少的问题,而是交不交税的问题!

自大明开国以来,士绅和读书人们就从就没交过税,如果是开了这个口子,岂不是全天下的士绅都要交税?所以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但是他们反对归反对,却一时间难以阻挡刘昊嘉,因为他在奏本里面写的清清楚楚,两个月后就开始正式实行,而且所得的税收全部上交给朝廷,自己不收分文。而且收商税的事情自古有之,就是朱元璋开国的时候也定有税率,虽然低了一点,但是律书里有明确记载的,所以现在士绅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利和舆论偷税漏税,刘昊嘉要是铁了心收商税,他们还真未必拦得住!

于是在收到奏本的当天,几乎所有能出席的文官全部都出现在早朝里面,所有人众口一词的要求皇帝和封驳武宁候的奏本,并下旨申饬!

百官们之所以如此群情激愤,并不是说刘昊嘉犯了什么错,而是他们怕自己犯的错被掀出来,被皇帝明白了日后没好果子吃!

在太祖年间,天下刚刚平定,可以说是百业凋敝,穷困无比!而朱元璋出身低下,自然是知道小民的辛苦,所以格外调低了税率,就是希望能够与民生息,让国家尽快的恢复。

客观的说,这种做法在当时确实促进了国力的恢复,不过这其中也是有弊端的。比如说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性子就被文官被利用了!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性格愈加暴戾,对官员的要求愈加的严苛!有一年有一个县令上报本年的商税超额完成,本来他以为自己会受到嘉奖,却不想却引来了倾家之祸!

朱元璋看到他的奏本后,以为这个县令在民间横征暴敛,这才收出了大批的商税,所以直接把这个官员发配边疆去了!

可是他却不想想,地方上超额完成水手也许是正常的情况。因为天下休养生息已久,商贸自然繁盛,只要各地官员实心用事,收齐商税,甚至是超额完成是十分容易的!

但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不求有功,但求不过,所以一税额收满就不再收取了,让一部分人白白逃税、而逃税的往往恰恰就是当地的士绅大户!

还有官员更是故意少收税或是不收税,反而上书说本地如何贫苦,请求减免税收等等。但是朝廷若是真的批了减免税收,只怕他就会放过士绅大户,再小民身上盘剥一番,然后这部分钱就进了私囊!

至于说那个县令如此倒霉,期间有没有朝廷中的官员在背地里下了黑手,把他当做出头鸟来处置,这都是十分有可能的事情!所以借助处置这个下来的事情,各地对于商税的收取就更加的随心所欲了!甚至还刻意的降低税收,以表现自己爱民的形象!

所以说各地官员要想糊弄皇帝可谓花样百出!即使是朱元璋设置了锦衣卫专司打听消息,也未必能够做到兼听则明!而有了这一件事情打底之后,大明的商税就算是彻底崩盘了!

等到了弘治年的时候,大明的工商繁盛已经到了相当的局面,可是官员们却依旧不肯收取商税!当时更有一名杭州县令在县衙门前放上一张桌子,上面摆了一个钱箱和一本账簿,要求做生意的人自行登记,自行纳税!结果历时三个多月只收上来几百文钱!

而这种脑残般的损公肥私做法居然得到了当时士林中人的交口称赞,该人也被称为有魏晋之风!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官员们之所以不愿意收商税是因为能中饱私囊,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就出身于士绅,而是士绅恰恰是大明商业中的主导力量,要是收税岂不就是让他们收自己的税,他们岂能又愿意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