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历史背后的故事

    看到两个人打招呼,李世民似乎有些惊讶。

    尉迟恭见状,贴到李世民的耳边把当日的事情说了一遍。

    如果不是秦天的那两件道袍,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把房乔和杜如晦两人从家里带出来。

    只是后来各种事情忙得他晕头转向的,而且后来又碰上了突厥人入侵,导致尉迟恭竟是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当日多谢这位小兄弟帮忙了。”李世民走上前来感谢道:“后来……”

    秦天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在意:“不过是举手之劳,两件衣物罢了,何必放在心上。”

    那衣服是秦天随手用法力变出来的,要多少有多少,自然是一点都不在乎。

    而他身上穿的衣服是沐春亲手给他缝制的,这种衣服他可不会随便给别人穿。

    “两件衣服也不值几个钱,这件事情就莫要再提了。”

    秦天轻轻一笑,随即竟是直接告辞。

    这般态度搞得尉迟恭十分不满。

    虽然他的确是帮助过自己,但秦天这般态度还是有些太过傲慢了些。

    李世民却是拦住了要发作的尉迟恭。

    “不知者不怪,他又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李世民淡淡的一笑。

    他对秦天感兴趣只是因为他觉得秦天身边的两个女娃长得十分机灵,颇有几分灵气,有些欢喜罢了。

    至于别的想法,那自然是没有的。

    毕竟他也不是什么昏君,看到一个好看的女子就要将其纳入后宫。

    只是李世民没有想到,没过多久,自己竟是再次和那青年相遇了。

    这次相遇是在路边的一处茶肆。

    李世民在外面走的有些累了,准备找个地方歇歇脚,没想到却是看到秦天正在和一名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对饮闲聊。

    而他身边的两个女娃则是在一旁跟路边的小孩一起玩跳房子。

    李世民坐了下来,秦天和那中年人的谈话却是传了过来。

    “果然,秦兄说的那是一点不错啊。”孙思邈颇为赞叹道。

    现在回想起此前秦天的预言,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魔幻。

    那突厥人真的退兵了!

    事情结束之后,站在后人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事情,自然是无数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果。

    但当你身处事情发生之时,能够通过无数线索推断出事情发生的结果,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

    “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初秦兄的那两句话,依旧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啊!”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村,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孙思邈嘴里念叨着这句话。

    “朝中的那些官员,当真是应该把这句牢牢的记在心中!”

    “说得好!”李世民简直不能更赞同这个说法了!

    说到这个李世民就十分来气。

    虽然突厥人走了,但长安城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这简直就是耻辱!

    可问题是,李建成的那些余党还有朝中的某些官员不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只需要花点钱财就能摆平这些人,实在是不能更划算了。

    反正花的也不是他们的钱。

    若是真要让他们掏钱,估计他们就该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想要让自己不受欺负,就得狠狠地出击,只有把敌人打疼了,他们才知道我们是不好欺负的!”

    说到这个,李世民一副愤愤的样子:“朝中那些软蛋,居然有人敢说放弃长安城,迁都算了!”

    “我呸!”

    即便是一直处变不惊的秦天,听到这种论调也是不由得有些无语。

    到底是什么样的脑回路能够想出这么奇葩的提议出来?

    “阁下是……”孙思邈有些奇怪的看着忽然插话进来的李世民。

    说实话,李世民的行为并不是十分礼貌,这在后世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在大唐,这些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因为大唐其实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尤其是长安城这边,胡化的程度相当之高。

    因此大唐的居民也大多都沾染了几分豪爽的气概,像是李世民这种忽然插话的行为,倒也不是十分唐突。

    “唉,不过是一寻常百姓,看不过有些人的做法罢了。”李世民摆摆手道。

    说罢,李世民一拱手:“在下李石,石头的石,不知二位如何称呼啊?”

    几人互通过姓名之后,很快便聊到了一起。

    “刚才听闻先生说的那句话,以斗争……什么来着?”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孙思邈当下了然:“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啊。”

    看了一眼秦天,发现他并不在意,孙思邈便把当日之事说了出来。

    “我现在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秦兄的那句话,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之中也别想拿到。”

    秦天摇摇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也不一定,历史上总会出现那么几个蠢货的……”

    “就比如那刘辰。”

    提到刘辰,秦天就是一肚子火气,忍不住想要穿越回去再给他两个大耳光。

    如果不是那个蠢货,中原的百姓也绝对不会平白无故遭受那么多的灾祸!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倒是有些奇怪。、

    “看来秦兄对那后汉的历史颇有研究?”

    李世民有些奇怪道:“当初那段历史记载模糊不清,语焉不详,不知道秦兄是从何处知道有关那刘辰的事情的?”

    “那刘辰,又是怎么回事?”

    “记载不清楚?”

    李世民点点头。

    史书上有关刘辰的记载极少,后世之人大多都只知道当初那刘辰在位之时发生了五胡乱华的灾祸。

    但后来刘辰忽然暴毙,新的皇帝即位,励精图治,没几年便把匈奴赶出了中原。

    所以秦天忽然提到刘辰,李世民等人都是有些奇怪。

    史书上刘辰的存在感很低,又很高。

    低是因为有关他的记载极少,大多都是语焉不详的几句话。

    高就更简单了,别的皇帝的记载都清清楚楚的,到你这就啥都没。

    出生了,即位了,逃跑了,暴毙了。

    史书上有关刘辰的记载这十二个字便可轻松总结。

    如此特立独行的皇帝,当然会引发学者的好奇。

    所以但凡是知晓后汉历史的,无不对刘辰十分感兴趣,因为作为一个皇帝,有关他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秦天当下了然。

    当初自己做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太过惊世骇俗,所以那些人不得不春秋笔法,把自己的存在给抹去了。

    以至于历史上不仅是关于自己,连那关于刘辰的记载都少之又少,简直是语焉不详。

    秦天顿了顿。

    他怎么知道的,因为当初就是他终结了那后汉的乱世!

    秦天微微摇头:“偶然间从一本古籍上看到的。”

    “当初那刘辰听闻匈奴入侵,直接解散军队带着一种官员跑到南方定都了。”

    “北方大片土地直接沦陷,他连抵抗都没做,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秦天颇为不屑道:“当初北方军民合力抗击胡人,结果呢?这家伙又是称臣纳贡又是割地的,直接把整个蜀汉折腾废了。”

    “对于这种人,一般是不能用常理看待的。”

    李世民和孙思邈二人相互看了一眼,眼中都是震惊。

    有关两年百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有无数人做出推测和猜测,但都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好好的一个蜀汉,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丢失了北方的大片的土地。

    根据历史当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大多数学者推测是胡人突袭了国度,导致刘辰不得不迁都。

    虽然离谱,但这也是最为合理,也是史书当中记载的最为明显的史实了。

    后来所有人有关当初那段历史的推测,都是依据这一点来进行的。

    但秦天今日所言,却是给李世民来了一点小小的历史震撼。

    “当初……竟然是这般模样吗?”

    李世民有些匪夷所思:“应该……不至于这么离谱吧?”

    他都有些震惊了。

    这世上真有如此离谱的皇帝。

    秦天撇撇嘴,没有回答。

    那是李世民不知道后世的鼻涕宋,不知道靖康耻,不知道徽钦二帝呢。

    要是知道,只怕李世民会直接被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

    “一本古籍而已,也可当成故事来看罢了。”秦天淡淡的说道。

    既然历史选择了隐瞒,那倒也没必要把那个人再拉出来鞭尸了。

    历史给了他们最为公正的评价,就比如说那刘辰,死后的谥号便是汉荒帝,评价不可谓不难听。

    所谓凶年无榖曰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昏乱纪度曰荒;从乐不反曰荒;狎侮五常曰荒。

    汉荒帝的荒,则是把这六条全部都占了,这一点还刻意的在史书上明明白白的给记录了下来。

    这也是很多人对刘辰十分感兴趣的原因,这位到底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导致历史对他的评价这么低?

    而且,最关键的是,有关他的记载还少之又少。

    看到几百年之后的历史对那刘辰的记载,秦天也大概能够明白一些。

    这东西实在是没法对外说,怎么说?难道说这家伙太过昏聩,引来了仙人惩罚?

    那这国家还要不要统治了?

    天下悠悠众口堵不住,但倒是能让不少人将其忘掉,所谓春秋笔法,不外如是。

    只是关于他的评价倒是让不少人犯了难。

    尤其是他的谥号,上谥或美谥是想都不要想了,平谥肯定也不行,谁知道仙人是不是看着呢。

    那剩下的就只有下谥或恶谥这一个选择了。

    为了隐瞒当初的事情,历史对这块记载语焉不详,可偏偏又给了刘辰一个恶谥,这就不得不让许多人好奇,他到底都干了什么了。

    或许是心虚,历史上关于刘辰的记载和评价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恶评,但对于他到底干了什么,却是统一的三缄其口。

    “如此一来,倒是能解释为何史书上对他的记载这么奇怪了。”李世民砸吧砸吧嘴巴。

    自从读书开始,了解到前朝的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十分奇怪。

    只是没想到这其中居然还隐藏着这种事情。

    “不知道那本古籍……”

    秦天沉默了片刻:“早年游览之时在一庙宇偶然所见,现在想来是已经找不到了。”

    这你让他上哪去找那本书去?

    李世民颇为遗憾。

    闲聊之间,李世民对秦天愈发感兴趣了。

    因为他发现秦天很多对当前情况的判断都和自己不谋而合。

    “所以秦兄也认为我唐国定然能击败那突厥人?”

    秦天微微点头:“不仅能击败,而且很快就能将对方打到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威胁大唐。”

    大唐两个人让李世民心花怒放,心情愉悦。

    “为何会这么说?”

    秦天沉吟片刻,想了想,还是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就当是闲聊了罢了。

    “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之后,一直都不对付,双方多有征战。”

    “还有那dtz汗国,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

    “每次跑来中原王朝打秋风,看似威风,赢了大肆掠夺,输了就直接跪地认错,如此反复,让人不耻。”

    “这么做看似是积蓄了力量,实际上百害而无一利。”

    “为什么这么说?”李世民问道:“分明都是他们赚了,为何是百害而无一利?”

    秦天竖起一根手指:“首先,这么做不利于凝聚人心,他们看似是一个国家,但其实只不过是一群部落聚集在一起的松散联盟罢了。”

    “若是一直胜倒也罢了,可一旦失败,为了保证自己在草原之上的利益,他们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实力,不然回去以后就一定会被其他部落吞并!”

    “这样造成的结果会是什么?”

    李世民思索片刻便给出了答案。

    “各自为战,力求自保!”

    秦天微微点头:“没错,正是如此!”

    所以突厥汗国看似强大,其实只不过是一盘散沙,只能趁着中原王朝软弱的时候欺负欺负人罢了。

    而这第二个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突厥人为何会南下掠夺?”

    “这还用想?”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想给出自己的答案。

    但他看到秦天的似笑非笑的目光,却是有些迟疑了。

    “所以……是为了什么?”

    “原因是多方面的。”秦天淡淡的说道:“我更喜欢从利益的角度,从百姓的角度来出发。”

    “哦?该当何解?”李世民眼前顿时一亮。

    现在的他一听到有关百姓的事情,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