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瘾的牛 作品

第513章 宣布纶旨

风起刈羽第513章 宣布纶旨

“亚相卿?”上杉清定在听到这个称呼后倒是有些疑惑的看着近卫晴嗣。

近卫晴嗣看上去年岁与本庄繁长差不多大的样子,四肢修长,双目明澈,剑眉入鬓,但显得非常成熟。

“此次天子是无视了足利将军家、三好家之异议,让上杉散骑常侍卿升任从二位亚相兼谏议大夫(参议唐名)的官位,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近卫晴嗣面带微笑的解释道。

“承蒙天子赏识,稳定一方乃下官分内之事,岂敢邀功请赏?”清定谦虚的说道。

“上杉亚相卿此言差矣,放眼望去,当今本朝之中仅有上杉亚相卿一人能为天子、为朝廷分忧解难,就算是那位足利征东大将军(征夷大将军唐名)也只是尸位素餐,丝毫不能为天子、为朝廷分忧解难,甚至连京畿诸州都无法稳定局面。想必这位便是上杉亚相卿之嫡男了吧?今日一见,却有上杉亚相卿之英武。”近卫晴嗣先是奉承了一番清定,并肯定了他的功绩,很快还注意到站在清定身旁的越后太郎丸,他随即话锋一转说道。

“正是犬子,越后太郎丸还不向近卫內府殿、久我亚相殿行礼?”清定当即示意越后太郎丸上前向近卫晴嗣、久我晴通二人行礼。

“小子上杉越后太郎丸,以白身见过近卫內府殿、久我亚相殿。”越后太郎丸恭恭敬敬的向近卫晴嗣、久我晴通行了一礼。

“快快免礼,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上杉亚相卿担任越后太守之职时,不过比令郎年长一些罢了。”近卫晴嗣不以为然的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犬子未到元服之年,还需多多历练,更需近卫內府殿多多提携才是。”清定一面抚摸着越后太郎丸的头,一面对着近卫晴嗣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上杉家本就是出自藤原北家,不单单是余,家父也会在朝中为上杉亚相卿父子多多美言的。不过,此处人多眼杂,有些话······”近卫晴嗣说着说着脸色就渐渐阴沉了下来。

“下官明白,近卫內府殿、久我亚相殿随下官登城,于城中细说。”清定一面为近卫晴嗣、久我晴通二人引路,一面用眼神示意一旁侍候,且负责春日山城周边宿卫的八条广繁严加戒备。

“那就有劳上杉亚相卿了。”近卫晴嗣、久我晴通异口同声地说着。

此时的近卫晴嗣不过十七岁,还是第一次离开山城下向位于北陆道的越后。他走在春日山城之中的道路上时不时远眺府中平原,发觉此城的视野非常开阔。他估算着春日町的常住人口不下于六千户,府中町更是不会低于九千户。

此外,近卫晴嗣还能望见不远处越后国分寺巨大的屋檐,向东北方望去还能看到米山的山顶,向南方望去还能发现秒高山巍然耸立着。

可以说,此次近卫晴嗣、久我晴通二人下向越后之行,绝对是大开眼界。他们还未抵达春日山城本丸,就忍不住发出感叹道:“本朝五畿七道上下,艺人、农民、渔夫、船夫、匠人、町人、商人、武家、僧侣、山伏、神官、巫女等云集于此,虽昔日之镰仓可及欤?”

虽说近卫晴嗣没见到过京都未经应仁之乱破坏前的样子,但能从规模上推断出曾经的繁华景象。

而清定对近卫晴嗣、久我晴通二人的感叹只是笑而不语。

不一会儿,一行人便缓缓走入了本丸大广间之中。

在近卫晴嗣、久我晴通才坐下不久,十余名仆役便端着糕点、砂糖走了进来,并放在了他们二人的面前。

“这······这是砂糖?!”久我晴通倒是在端详了一会儿就发现面前碟子上盛放的是砂糖,并非自己平时食用的水饴。

要知道,此时的砂糖对于扶桑国上下来说可是高价的进口食品,扶桑大众的甜味料主要就是扶桑式麦芽糖“水饴”。

就算是官居从三位权大纳言兼淳和院别当的久我晴通,也无法享受得起经常食用砂糖,仅仅只能在过年过节等重要时期才能购入一点点食用。

反观近卫晴嗣倒是没有其叔久我晴通(近卫尚通次男,久我通言养子)那样大的反应,但也是能看出来有些吃惊的。

可以说,在近卫晴嗣、久我晴通等公卿们的眼中,像砂糖这种甜味料只有财力极为雄厚的大名才能够享用的。至于皇室,也托了上杉家屡屡献金的福,才得以经常有砂糖可以食用。

“恩,越后乃田舍之地,下官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招待二位上使,还望见谅。”清定依旧面带微笑,谦虚的说道。

“上杉亚相卿此言差矣,余叔侄二人已然满足,不必

风起刈羽第513章 宣布纶旨

为此而忧虑。”近卫晴嗣连忙回应道。

“那就好,那就好,下官就怕礼数不周,怠慢了二位上使。毕竟越后乃偏远之地,很少有上使下向越后。”清定点了点头。

“对了,差点忘了要事,还望上杉亚相卿屏退无关之人,此次余叔侄二人奉天子之命下向越后,有要事在身。”近卫晴嗣随即正色说道。

“哦?难道不是单单授予下官官职状?”清定原以为近卫晴嗣、久我晴通二人不远万里、长途跋涉下向越后,是为了授予自己升任从二位大纳言兼参议的官职状,并无他想。

见近卫晴嗣都这么说了,清定还是挥了挥手,让大广间里侍候的仆役、小姓等尽数退下,仅仅剩下自己、越后太郎丸、近卫晴嗣、久我晴通四人。

“上杉亚相卿,接下来的话决不能让他人知晓。”近卫晴嗣说完就离开了原先的座位,缓缓走到清定的面前坐下。

“恩,下官明白。”清定点了点头,他倒是想听听看有什么事情要如此保密,总不可能朝廷现在下旨令自己发兵上洛讨伐足利将军家吧?

“此乃天子下达的密旨,希望上杉亚相卿在拜领从二位亚相兼谏议大夫的官位后,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做好随时发兵上洛,讨伐天子身边的奸佞之臣,以及让近畿诸州陷入兵燹连年的三好家。”近卫晴嗣说完就缓缓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一份用黑木盒子装着的纶旨。

“臣上杉亚相兼谏议大夫清定接旨。”清定缓缓起身,并从近卫晴嗣手中接过了这份纶旨。

随后,清定在返回主位上坐下就将这份纶旨打开,并开始阅览起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之辈,朕素闻上杉亚相为忠义之臣,应训兵待命,伺机统辖麾下之兵讨平之,清君侧之恶,以安社稷。”

对于这份纶旨的内容,清定只想说与天朝历朝历代‘清君侧’的口号并无太大的区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份纶旨里并没有直接说明要自己‘清’的是谁,仅仅只是让近卫晴嗣口头传达。

若是上杉家发兵上洛战事陷入不利的局面,如此模棱两可的纶旨并不能为上杉家带来足够的大义名分。

正所谓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

清定深知此时的上杉家已然壮大成整个扶桑五畿七道之中的最强大名,没有之一。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一旦上杉家率先发起大规模的上洛,那么于近畿诸国之地原先互相攻伐的大名、国人领主们极有可能会放下曾经的宿怨,转而齐聚在足利将军家的麾下来抵抗上杉家的攻势。若是上杉家不急着发兵上洛,反而能坐视这些近畿诸国大名、国人领主之间互相攻伐,待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损失惨重后,上杉家反而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上洛迅速控制近畿诸国,进而挥师攻向西国、四国、九州等地,从而达成五畿七道静谧。

归根结底,足利义辉会选择与三好长庆进行和睦,就是因为上杉家在东国之地的势力、影响力扩大太快,已经威胁到了足利义辉的征夷大将军、武家栋梁之位。加上三好长庆也有需要借助足利将军家那残存的威名来与上杉家进行抗衡,否则就但凭三好家一家是不可能战胜上杉家的。

有利,则计有所出。无利可较,则无人问津。因此,设计利之所出,不仅是权力成立的前提,更是权力得以延续的根本。

可现如今的足利将军家早就无法将现有的蛋糕做大,眼下连分蛋糕的能力也完全丧失了,已然沦为了三好长庆手中的人偶一般。

常言道:聪明不算计,糊涂不计较。

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会事事计较,锱铢必较,而是懂得审时度势,该争取的时候全力以赴,该放弃的时候果断放手。

而足利义辉已经被足利将军家家督、征夷大将军、武家栋梁等职所拖累,他完全看不清这天下的大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古今中外的历史规律。

回过头看,扶桑的中世自源平争霸的时代起,先后历经承久之乱、南北朝内战、应永之乱、上杉禅秀之乱、嘉吉之乱、禁阙之变、应仁之乱等等,一直都处在战乱不绝的晦暗岁月。可谓是兵燹连年,城乡凋敝,农田荒芜,人口流失,群盗蜂起。

战乱时期,不仅是作为职业战士的武士,就连普通的民众也被卷入其中。为了守护自身的生活和家庭、经营和生产,百姓也都被迫自发武装起来。在这个时代,“自力救济”被视为理所当然。中世被称为武士的时代,而如今陆续从战国大名割据的纷乱,朝着上杉家逐步实现的天下统一迈进。

但世人

风起刈羽第513章 宣布纶旨

真正希望并时常讴歌的,却并不是“武勇”也不是合战,而是与战争意义相反的“天下泰平,国土安稳”。

这个时代所呼吁的安稳却并不是“贪图安逸、耽于怠惰的心情”,中世的人不仅饱受战乱之苦,还受饥饿、疾病、盗窃、抢夺及各种自然灾害侵扰,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影响中世生产力水平和统治的灾难,还时刻威胁人们的生命及生活的安稳,不断造成凄惨的悲剧。渴求“泰平与安稳”的愿望,比单纯免于战乱的希望更加普遍且深刻。

“泰平与安稳”这几个字所包含的,是现实的愿望,不仅是期望没有战争,还包含了更好地生活下去等丰富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深刻意义。

其中,文安五年(1448年)所铸的三河国黑濑乡牛头天王社钟铭上就刻有“天下泰平,国土安稳”、“国家安宁,人民快乐”、“现世安稳,后生善处”、“天下太平,国土安稳,乡内尤为快乐”等语句。

到了大永元年(1521年),近江国柿御园三河部大明神乡中总社钟铭也刻有“社头繁昌,乡内富贵,诸人快乐”的语句在。

虽然这些语句在当时看来就像是套话一般,根本无法实现。但是,也能从中也可看出,世人祈求天下、国土与乡里和平富饶、消除兵燹的强烈愿望。

“近卫內府殿、久我亚相殿,下官已收到了天子的密旨。先前,下官频频对中山道、东海道诸州用兵,暂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战事,待家中之人进行一番休整后,才能发兵上洛,在此之前还望天子以及诸位朝中重臣继续忍耐。”清定鉴于这份纶旨的内容模棱两可,对近卫晴嗣、久我晴通二人做出的答复也只能模棱两可,他还不打算那么早就遭到其余大名、国人领主的群起而攻之。

加上眼下上杉家正忙于迁移本据至相模小田原城之事,哪里还有余力发兵上洛?

“天子知晓上杉亚相卿之不易,并无立即命上杉亚相卿发兵上洛,还望上杉亚相卿不要忘却此事,让天子失望。”近卫晴嗣倒是并没有因此而怪罪清定。

“是啊,上杉亚相卿能将原本为穷乡僻壤的越后经营得不下于曾经较为繁华的镰仓府,已是不易。天子也知晓上杉亚相卿是五畿七道之中少有能治国安民的贤侯。”久我晴通趁机对清定奉承了一番。

“下官明白,自然是不会让天子失望的。下官决定献上禁里修缮费一千贯,以及将野州寒川郡中泉庄三千石之地作为禁里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