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刈羽第486章 返回府中
就在织田信长大举对织田伊势守家发起侵攻之际,上杉军本队也迅速经东海道的骏河、相模、武藏后,进入上野境内。
得益于上杉军在大举南下的过程中,上杉清定为了能够确保己方各部军势的粮草辎重充足,就安排道奉行大工三郎兵卫对越后、上野、武藏三国的各交通要道用水泥进行拓宽整修。
这就使得上杉军本队在班师返回的途中,并没有做太多的停留。
毕竟,不论古今中外,只要是君主率军亲征,或是出巡,都是一件大事。不仅在护卫、官吏、随行人员、物资等诸多层面需要达到高配,在出行的过程中途径地区的资源也都要向出征、巡游队伍进行汇聚,简直和一个流动政府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其耗费巨大,所以君主的亲征和出巡一般都是概率事件。
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于今而言,对为官者、为君者来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传统,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当然,天朝方面也有两个极为有名的典型例子——秦始皇、隋炀帝。
其中,秦始皇是天朝历史上第一个进行大规模巡游的皇帝。而隋炀帝却是一个将大巡游设置为常态化,极大透支了大隋帝国的资源,所以就导致亡国的原因之一。
在秦国一扫六合,建立了天朝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由于关东还存在大量反秦势力,所以秦始皇就选择了以大巡游的方式来震慑六国故地。对于秦始皇此举,秦二世胡亥就说得很明白:“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
既然是为了震慑六国反秦势力,那么始皇在巡游的过程中必然要配置大量的精兵强将,将大秦帝国的武力优势展显给世人。同时,为了方便处理政务,秦始皇还必须得配置一套行政班底。当时,左丞相李斯跟随始皇巡游,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
也就是说,秦始皇的巡游队伍本质上就是一个流动政府,和国都咸阳一样,消耗巨大。
而且,秦始皇在巡游的过程中,沿途的各郡县还要对其进行大量的物资供应,又间接造成了地方的财政负担。如果再遇上像张良派刺客刺杀皇帝这样的事,那地方上更是一片骚然。
由此可见,秦始皇巡游虽然起到了震慑六国故地的目的,但却给新生的大秦帝国各地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本来营建长城和用兵岭南就已经透支了大秦帝国的家底,如今秦始皇持续的大巡游更是掏空了大秦帝国的府库,使关陇地区在资源层面逐渐失去优势。
从本质上来说,秦始皇任何一次出行都相当于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消耗。秦二世而亡,和秦始皇连续五次大巡游绝对有着不可分割关系。而且,由于秦始皇驾崩于第五次大巡游的途中,还造成了权力更迭的混乱。
所以,在大秦帝国灭亡以后,两汉的皇帝们在巡游这件事上就表现得相当克制,他们就是吸取了秦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至于隋炀帝,他即位之后,为了震慑关东和江南的各方势力又复制了秦始皇大巡游的模式,由于其铺张实在太大,加上极为密集的大巡游,就使得大隋帝国的财政严重透支了。
可以说,隋炀帝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巡游的路上,密度是相当之高。隋炀帝一共在位十四年,但在都城长安呆的时间却不足一年,在东都洛阳呆的时间累积也不超过四年。可他却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大巡游这件事上。
从目的地来看,隋炀帝大巡游的重点是关东、塞外、江南这几个地方,很明显是为了震慑突厥、关东和江南势力。
和秦始皇一样,隋炀帝的巡游队伍不仅要在武力层面配置大量的精锐,而且要在文化层面征服关东和塞外势力。
以巡游江都为例。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十八日,隋炀帝发布了巡游江南的诏书。为了配合这次大巡游,大隋帝国动用数百万民力在五个月之内开凿了通济渠、疏通了邗沟,并动用数十万民力打造了数万艘规模的船队。
同时,为了方便在途中歇脚,隋炀帝还在长安和江都之间建造了四十多所离宫。另外,在运河的岸边还修筑了御道并在两旁栽种了大量柳树。
可见,为了配合隋炀帝的这次出巡,大隋帝国是调动了大量的资源。
当年八月十五日,隋炀帝正式从洛阳出发,进行南巡。由于龙舟的体型巨大,不方便在运河中行走,朝廷又调集了八万多人的船夫来拉船。加上护驾的部队,整个出巡队伍达到了二三十万人的庞大规模。
隋炀帝就是要用这种感官上的压迫感达到震慑江南势力
风起刈羽第486章 返回府中
的目的。
但如此庞大的巡游队伍,必然会给沿途州县造成了极大的供应压力,同时也导致沿途百姓荒废了生产。而史书对此的形容是:沿途骚然,农事抛荒,民不得安居。
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话来说又是:“海内财力此时竭。”
更过分的是,对于吃不完的食物,这些人直接是就地掩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同时,为了在文化层面征服江南,隋炀帝还命令宰相班子领衔修订舆服仪卫制度,此举又动用了十余万人的劳工,花费金银钱帛更是巨亿计。
隋炀帝首次巡游江都,其花费已经超过了修筑东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其中的任何一项,也不怪后人说隋朝是亡于水殿龙舟事。
但实事求是地说,隋炀帝首巡江都的行为也能理解,是为了在武力、文化、经济层面同时征服江南。但他连续三次南巡就有点过分了,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如此折腾呀。
隋炀帝巡游江都如此,在北巡一事上更是极尽奢华。大业三年(607)四月十八日,隋炀帝进行了首次北巡,此次巡游,炀帝配备了五十万军队,十万匹马,旌旗辎重更是数不胜数,同时还有大量的和尚、道士、杂技人员随行。
为了向突厥展示大隋帝国的高科技,炀帝还命匠作大将宇文恺制造了可同时容纳数百名侍卫能够拆卸、行走的观风行殿。突厥人看到之后是大惊。
在受到大隋帝国在武力、经济、文化等层面的降维打击之后,启民可汗甚至强烈要求,要改穿汉人的服装。
利用大巡游和修筑长城这两张牌,隋炀帝成功达到了震慑突厥势力的目的。
但隋炀帝此次北巡不仅给大隋州县造成了巨大的供应压力,作为大隋附属的突厥,压力也同样不小,启民可汗为了迎驾可是动用了草原上所有的力量修筑了一条从榆林直达王庭长达三千里,宽一百步的御道。当然,文化礼仪的展示以及对突厥的赏赐肯定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和南巡一样,隋炀帝也是用大隋的武力、文化、经济优势来征服草原势力,使其安分地做大隋的附属,替大隋守好北境。
为了方便来年再次北巡,隋炀帝还下令营造晋阳宫,并在返回的途中一路游玩,花费极大。
次年北巡的时候,炀帝的设备再一次升级,制造了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由木板搭成的活动城堡六合城。此次北巡,隋炀帝又下诏营造了汾阳宫。
简直是一路走一路消费。
从政治层面来看,隋炀帝北巡是绝对的战略正确,但连续北巡就是对帝国资源的极大浪费,北巡和南巡严重透支了帝国的积累,逐渐掏空了大隋的府库。
三征高句丽就更不用提了,第一次用兵辽东时简直就是敲锣打鼓以胜利者的姿态去的,但结果却是损失惨重。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在十四年的职业生涯中是三下江都、四次北巡、一次西巡,一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巡游。每一次都是兴师动众,规模极大。
隋炀帝虽然以大巡游的方式震慑了四方势力,但也对大隋帝国的府库造成了极大的消耗,而且使地方州县始终处于巨大的不安之中。
世上的事情都有利弊,隋炀帝过犹不及的巡游行为绝对是造成帝国二世崩塌的原因之一,用宋朝诗人叶适的话来说就是:炀帝以巡游亡天下。
当然,这对后世也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后来天朝的历代皇帝在巡游一事上都保持了极大克制。
而清定对此是更为清楚,为了不让上杉家二世而亡,他可不打算走秦始皇、隋炀帝的老路。
不过,从政治层面来说,此次清定亲自率军越山南下经略关东八国和东海道诸国是绝对的战略正确。
上杉家的盟友北条家在受到上杉家武力、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降维打击之后,只能听从上杉家之命,国替转封至三河、西远江两地。
而先前与今川家缔结盟约,并牵制了飞驒、信浓两国部分上杉家兵力的斋藤家,更是彻底放弃了与上杉家继续为敌的想法。不仅坐视织田信胜被织田信长击败,更是对织田伊势守家发生内讧、遭到织田弹正忠家侵攻而无动于衷。
朝仓家方面在获知上杉家一举鲸吞了甲斐、相模、南武藏、伊豆、骏河、东远江、东下野、南磐城等大片地区后,更是派遣使者至越后春日山城,献上三百两黄金、五百两白银、一千贯永乐钱、两匹骏马、两把太刀等诸多贺礼。
位于奥羽两州的伊达家、葛西家、大崎家、高水寺斯波家、和贺家、稗贯家等大名、国人领主们也先后派遣使者前往越
风起刈羽第486章 返回府中
后春日山城,对上杉家击败今川家、武田家、伊势家、那须家、壬生家、白河结城家等敌对势力进行恭贺。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识时务、看清大势。
此时上杉家静谧扶桑全境的趋势已然是愈发明显,整个扶桑的五畿七道之中,已经找不出任何一家能够与上杉家相抗衡的大名了。
就算是如今正雄踞近畿诸国的三好家,也在不断失去与上杉家叫板的实力。
在三好长庆、三好义兴父子二人分别叙任从四位下修理大夫、从四位下筑前守的官位,以及获得御供众、相伴众的家格后不久,三好家的大后方阿波开始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时任阿波守护细川持隆因不满三好长庆架空足利义藤、细川氏纲二人独掌幕政,以及阿波细川家大权皆被三好家把持,与家宰三好义贤之间的关系也是愈发紧张,二人甚至多次产生对立。
而且,细川持隆还在暗中不断与阿波一国的久米义广(细川持隆妹夫)、麻植持光、仁木高将、野田内藏助、佐野平明、小仓重信等有力国人领主们进行联系,意图颠覆三好家在阿波一国的统治,将大权收回阿波细川家的手中。同时,他还打算在必要之时从阿波公方(堺公方、平岛公方)一脉中拥立一人为武家栋梁、征夷大将军,以此来与三好家进行抗衡。
与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织田信长等大名不同的是,三好长庆并没有一心排挤兄弟和家中有力一门众的势力,来防止他们做大。反而是全权委任三好义贤来担任阿波细川家的家宰,负责三好家根本之地阿波国的大小事务,并维系三好家与阿波细川家之间的联系。
见阿波细川家与三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不断恶化,加上潜在敌手上杉家已经将治下领国范围延伸至尾张,三好义贤在经过再三权衡后决定先下手为强,意图将细川持隆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除去,以此来避免三好家的根本之地阿波产生动荡。
于是,三好义贤为了避免被细川持隆察觉,便与正坐镇讃岐十河城的弟弟十河一存进行联手,打算以讃岐众为主力。
照常理来说,三好家若是遇到大规模战事,或是家中一些大事发生之际,三好长庆、三好义贤、安宅冬康、十河一存兄弟皆齐聚于淡路洲本城进行会谈。但事发突然,三好义贤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获得兄长三好长庆和弟弟安宅冬康、十河一存等人的一致同意。
而后,细川持隆就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参谒阿波坂东郡见性寺之时遭到三好义贤、十河一存兄弟二人的突袭身亡。
尽管久米义广、麻植持光、仁木高将、野田内藏助、佐野平明、小仓重信等细川持隆一方的阿波国人领主们在获知名义上的主君细川持隆遭到三好义贤、十河一存兄弟弑杀后而举兵,但因实力不济,以及各自为战,先后遭到了三好义贤、十河一存二人的弹压而兵败身亡。
原本,细川持隆自从继承了阿波细川家的家名之后,就一直是三好长庆的有力支持者。细川持隆更是多次与三好义贤一同渡海随三好长庆转战于近畿诸国。就算三好长庆与细川晴元交恶之后,细川持隆依旧选择坚定的站在三好长庆一方,与细川晴元一方划清界限。
其实,细川持隆真正与三好家交恶的原因也很简单——京兆细川家家督、细川氏一门总领、管领之位。
再怎么说细川晴元还是阿波细川家出身,与细川持隆之间的关系要比细川氏纲之间的关系要近很多。
细川持隆的想法也很简单,自己为三好家称霸近畿、四国等地尽心尽力,好不容易看到细川晴元从京兆细川家家督、细川氏一门总领、管领之位赶下,自己理应取而代之。可事实却是,三好长庆拥立了与阿波细川家血脉较远的细川氏纲为名义上的主君。
随着细川持隆遇袭身亡之后,三好义贤、十河一存兄弟倒是没有对细川持隆之子细川真之痛下杀手,反而是让其继承阿波细川家的家名。这就与三好长庆流放了原先的主君细川晴元,继续抚养其子细川聪明丸的情况有些类似。
在消除了后顾之忧后,三好义贤便开始着手频频对外用兵。他先是将对阿波一国的支配权委任给长男三好千鹤丸(三好长治),并让筱原实长、加地盛时、三好康长等重臣进行辅佐,自己则是率筱川长房、三好盛长等将出兵西讃岐,讨伐的反三好家势力香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