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人家 作品

第200章 旅程结束

伴随白烟,同时发出巨响,惊动了西湖上打渔和游玩的人们,大家纷纷向雷峰塔望去。

塔尖随即裂为两半,先外翻,仅过数秒,又从两边向中间合拢,数十秒后,塔顶才缓慢下沉,被树梢淹没,直至看不见,但很快,丛林深处便黄尘漫天,继而声若雷阵,轰隆,哗啦……雷峰塔居然倒塌了,我们从没见过这种怪事,听见岸上的奔逐呼喊:快跑啊,雷峰塔倒了,白娘子出来吃人了。

我和父亲离得远,一时尚未反应过来,况且当时我们人在船中、船在湖上,就是想跑也没地跑。”

李前进和春妮竖起耳朵听著雷峰塔的奇事。

等老爷子讲完两人对望一眼,同时想到雷峰塔的异象会不会和那个金函有关?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许多事科学根本解释不了,就连爱因斯坦晚年都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老爷子没在说雷峰塔的事,李前进也心虚的没敢问。这个金函可是杭州的宝贝,被他拿跑了。

第二天一大早,春妮早早的起来收拾,特别是李前进买的那些古董,都小心仔细的再检查一遍。

确保没有遗落、磕碰。

等李前进起来她已经都收拾妥当。

两人在饭店吃完早餐结账,一共花了八十多块,四斤全国粮票。

两人住了两天就用去了普通工人两月的工资。

春妮心疼的直咧嘴。

火车站里还是人山人海,李前进照顾春妮的同时还要兼顾他的包。里边可是大大小小的装著价值一千多元的古董,还有一个价值连城的神秘金函。

春妮虽然不再紧张,但还是小心的躲在李前进怀里,害怕被哪个毛毛燥燥的撞到。

悠长的汽笛声响起,火车缓缓启动,李前进和春妮的江南之旅进入尾声。

盘点收获,江南两套大宅、古董若干。所获之丰可是远远超出了李前进的预料。

他只是单纯的过来旅游,没想到能收到黄娟的补偿,也没想到江南古董之丰厚,远超东北这个苦寒之地。

在这个懵懂的年代他领先一步在盛世到来之前拿到了要身价倍增的房产和古董。

在人们为了生计低头忙碌的时侯,他已经悄然把必赢的筹码握在手中,只需安心等待这个奔腾火热的时代大局,亮出底牌就好。

当大多数人手里握著一把烂牌苦苦挣扎的时候,他却可以轻松赢得丰厚的回报,过著逍遥自在的生活。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在火车单调的轰隆隆声中,车窗外的景色也从绿色变成枯黄,渐渐的又变成一片了无生机的灰白色。

春妮已经不再对外面的景色感兴趣,她更喜欢窝在李前进怀里畅想孩子们的未来。

从出生到上学再到结婚,大事小事都要牵挂一番。

李前进就笑她瞎想,男孩女孩还不知道,准备的东西也是天差地别。

春妮点头:“嗯,那我再把女儿的未来规划一下。”

李前进笑著摇头,“媳妇,你想的挺好,到时孩子不听你的怎么办?”

“不听我的我就哭,看她怎么办?”

“傻丫头,你以为孩子是我,舍不得让你掉眼泪,碰上有主意的孩子气死你不偿命!”

春妮想了想,又缩回李前进的怀里,她觉得自己舍不得打孩子,又舍不得不骂孩子,管好孩子太难。

“前进哥,还是你来管吧!”

“管她们干啥,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命运就把一切都写好了,我们就在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候伸手帮他们一把就行。”

李前进说:“我们多挣钱就好了,这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事都能用钱解决,其他的都是扯淡。”

春妮掰著手指算,“前进哥,那我们还得攒多少钱?”

李前进笑,“钱可不是攒出来的,是挣来的。”

春妮也笑,还真是这么回事,前进哥能挣,家里花的多可是钱却越来越多。

二哥家拼命算计著花,可还是攒不住钱,钱还不是攒出来的。

沈市到了。

“哦……好冷!”

一出车厢春妮就忍不住打个冷战。

李前进把自己的大衣解开,把春妮搂进怀里,“沈市比咱家要高五度,回家你感觉会更冷。”

春妮说:“等回家我就猫在家里一动不动,冬眠。”

“前进、春妮!”

吴学在出站口挥手,成了副厂长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往人群里一站自带派头。

“小姑夫。”李前进、春妮和吴学招呼一声,赶紧钻进吉普车。

“这一趟玩的怎么样?”

“不错,就是南方的冬雨挺烦,阴冷的要命。”

“你爷爷这几天老念叨你。估计是想家了。”

“哈哈,我们也是。原计划还要去南京的,结果到了杭州过元旦,立马就想家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已经替咱们总结出来了很多道理。”

吴学感叹说:“你们这代比我们年轻时可幸福多了。”

李前进笑说:“时代在进步,当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好。”

吴学说:“我们厂的彩电专案马上要开始上了,这回还能装上吗?”

“没有多大区别,多了几样东西而已,首先映象管是不同,因为彩电映象管是三基色三枪,而黑白映象管是单基色单枪映象管,这是不同的一方面。

彩电有色确码电路处理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比黑白电视机复杂的多,就是这块麻烦一点。

吴学一伸大拇指夸道:“你小子还真成!比我们厂里那些大学生技术员都强。”

李前进得意的说:“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后将会是井喷状态,价格越来越低,电视也会更大更薄。”

吴学拧过身,惊讶的看著李前进,“你小子在哪知道的这些最前沿的讯息?”

“很简单,透过九寸到十四寸,再到十七寸的更新速度推算出来的,顺著趋势往前望就行了。”

“你小子这脑袋瓜怎么长的呢?”

吴学惊叹于李前进的眼光,简单的几句话就把电视的发展方向点出来。

“臭小子,你这一趟走的可不近乎!”李开山见孙子回来高兴。

李前进笑说:“爷,江南可好啦!以后领你去转转。”

春妮从包里拿出给吴学和李志的礼物,“小姑、小姑夫,这个是在沪上买的羊毛衫,苏市的绸缎。杭州的龙井。”

“爷爷,这件是你的。”

李志拿起羊毛衫套上,在镜子前转来转去,高兴的说:“哎呀,还是大上海,这式样可真好看!”

吴学拿起来在身上比划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灰色的鸡心领毛衫,里边再套个衬衫穿上,体面。

李开山笑著把毛衫拿在手里看,“还给我买干啥,我不缺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