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人家 作品

第343章 第三百四十四 风土人情

老汉说:“行,那就定了,八十可不讲价,我那亲家是有名的犟种。”

“没问题,只要东西好,我也不还价。”

李前进回到方家,院子里的方大娘已经在忙乎了。

她把准备好的各种原料和半成品——白菜、油菜和胡萝卜洗净切好,小黄花鱼裹上鸡蛋面粉先炸过一道,木耳、黄花和笋干发好……

“前进,你捧个什么东西?”

厢房里的人都起了,蹲在水池边洗漱。林巧看他捧个东西进来好奇的问。

“集市上买著玩的。”

李前进应一声,进到屋里把东西装过包里。

大大的包还有一段空余。

大家对付一口早餐也跟著方和屁股后忙乎起来。

都是些七零八碎的小活。

李前进高举著边框里是喜鹊闹梅图案的喜字沾到门上。端端正正的两个笔道匀实,黄红辉映的喜字。

他小心的把喜字拍平整,再往后站了站看看贴得歪不歪。

一点温煦的晨光洒下,为喜字镀上一层火红的色调。

此刻站在院门口,李前进可以清楚的看见钟楼和鼓楼的剪影。

从青蓝色的丝绸般的天光中,清晰地显现出来那钟楼瓦脊西端的兽头和在天光中翘著上弯的铁须。

那鼓楼木构楼殿的支柱,有一根明显地显露出来,给本来过分凝重的剪影,增添了一点轻盈灵动的韵味。

李前进抬头仰望著这座历经几百年沧桑的的钟鼓楼。

直观的感受著历经六百年风雨洗礼的京城厚重与大气。

而钟鼓楼仿佛也在默默地俯视著他。

俯视著这条古老的胡同、陈旧的院落。

他们在差不多半分钟里,历史、命运和前世今生就那么无言地、似乎是无动于衷地对望著。

“喂,看什么呢?”

张红拍了下李前进肩膀问。

李前进回过神说:“这鼓楼可真好看。”

张红仰头看了眼说:“净扯,灰扑扑的有啥好看的?”

李前进无奈的笑了笑说:“它在男人眼里是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你们女人眼里它就是一堆陈旧丑陋的灰砖。”

张红嗔怒的打了李前进一拳,“哼,敢笑话我们广大妇女肤浅?”

“不敢,不敢!”李前进笑说:“我的意思是男人和女人的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

“你李前进的胆子可是大的很,还有什么你不敢干的呢?”

张红捂著嘴吃吃的笑,成熟小少妇的火热眼神在李前进脸上肆无忌惮的飘著。

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了可以禁锢她的东西,让她的胆子大了许多,许多。

李前进无奈的又仰起头看起了鼓楼,还是活了几百年,仍然安安稳稳的它老实。

“咦,你们这味儿可不对!”随著声音,一个女人走到方家门口,上下打量了李前进和张红一番,拧著身段进院里的苫棚。

李前进看眼这个头发上还插著一把梳子的女人,感谢他缓解了面对张红的尴尬。

方大娘正在火上炒米,一听这话音,老大的不自在。

她头也不回,一边使劲用锅铲翻米,一边敷衍地招呼著:“他林姨起来啦?”

李前进也趁势甩开张红,跟著女人后面进院,他闻著炒米的味道还挺香的,没觉得味不对啊?

张红在李前进身后幽怨的看了眼挺拨的背影,轻叹一声没跟进去。

旅行的目的地不重要,沿途的风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在做这件事。

林姨进了苫棚走到锅跟前,看了眼锅里的米建议说:“可以往里头洒点醋。”

方妈没吱声,显然对这个林姨不太感冒。

李前进站在一边看热闹,他不懂办喜事为啥要炒米?也不明白为啥要放醋?

“别倒,别倒,”请来做饭的大厨不慌不忙的说:“倒醋可解不了这味儿。等一会进锅蒸的时候,拌一

点辣椒末、洒一点酒,味儿自然就正了。”

林姨没再说什么,溜达著出去,很快又捧著个面袋子回来。

“别炒了,用我这个现成的。”

李前进发现这个女人表面很冷淡,内里还是个热心肠。

方大娘用手捧起一些炒米粉,凑拢鼻际嗅了嗅以后,又感念起她的善意。

那真是地道的四川米粉啊!

敢情四川人行事精细,连这蒸米粉肉的米粉也有现成的卖。

早知如此,又何必现炒生米呢?

方大娘脸上有了笑容,对林姨说:“你家那口子大老远带来的不容易,你自己留著用吧。”

林姨淡淡的说:“哪的话,我家那口子也就是这点便利,捎多少都是容易的事?今天是和子的好日子,我贡献点这个算得了什么。”

方大娘爱听这样的话,脸上的笑纹更多了,把那炒米粉指给主勺的大师傅看,问:“就使她这个吧?”

主勺师傅看了看,点头说:“使上吧。您炒的那些个也使上,不用杆碎了,合弄到一块使,多蒸会儿就是。”

李前进没啥事,坐在一边看著京城的风土人情有趣。

林姨这个女人倒有趣,看著随和,骨子里却透著一股子说不出的傲气。

正在这时苫棚又进个女人,后边跟著一个小姑娘,冲方大娘招呼一声:“妈!”

方大娘低著头哼了一声:“你怎么这时候才到?你要心里头搁不下我们,你有能耐别来!”

女人愣了下,还是挤出一丝笑容解释说:“一早起来小莲就嚷嚷不舒服,给她试了试表,三十七度二,低烧。能让孩子烧著不管吗?

我心里火急火燎的,早点没吃,就牵著她去厂桥门诊部。

挂了个头一号,人家一开诊就给她瞧了,还算好,心肺正常,说是感冒初起……”

女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方大娘伸手摸了摸小姑娘额头,又开始忙乎。

看来是没啥事。

小姑娘进来看著苫棚里许多吃的开心,她指著铝盆里的黄花鱼叫著:“奶奶!我要吃鱼!”

方妈拿起一条黄花鱼给孙女,往儿媳妇身后看了看,并没有跟进来大儿子方徽。

不禁大声地问:“徽子呢?他怎么没跟你们一块儿来?”

李前进这时看明白了,女人是方和的大嫂,而且婆媳关系不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