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汤豆苗 作品

360【君心何寄】

    陆沉今日履任南衙,京城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有很多人暗中关注。

    当陆沉波澜不惊地被众人迎进去之后,御街上似乎有一些身影随之消失。

    明竹堂内,三位都指挥使坐在下首,满面笑容地望着主位上的年轻人,偶尔目光会转向旁边那名亲兵手中的木匣。

    匣子已经半开,露出里面一枚倒转的金印。

    这枚金灿灿的印鉴仅有成年男子半个拳头那么大,用羊脂玉搭配青金石篆刻而成,底部刻有“大将军印”四个字。

    乐明鸿等人尽力克制着自己的目光,但是心里的艳羡和嫉妒怎么都压不住。

    像大将军这种顶尖军职历来是可遇不可求,李景达和刘守光盘踞多年,其他人只能望而兴叹。

    李景达改任定州都督,空出来的大将军之位立刻被成州都督侯玉接任,根本没有给京军这些都指挥使跑门路的机会,他们亦知这是那几位大人物和天子达成的交易,不容其他人插手。

    到如今南衙上层再度发生变动,陆沉凭借这两年斩获的功劳平步青云,创造大齐一百六十多年历史上除开国武勋之外最快的升迁记录。

    更关键的是他才二十一岁。

    左玉山心中百折千回,身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带兵武将,他当然明白陆沉的功劳是多么惊人,可这位山阳侯实在太年轻了,只比他的长子稍微大一些,这又怎能不让他嫉妒?

    纵然三人各有怨望,面上仍旧得装出毕恭毕敬的姿态。

    一阵寒暄和吹捧之后,陆沉微笑道:“承蒙诸位美誉,本侯愧不敢当。本侯对京军两眼一抹黑,虽说有陛下让枢密院送来的名册,目前仍然不知就里,连各位麾下的将官都分不清。以后日子还长,望三位将军能够鼎力支持,协助本侯练出三支精锐雄师。”

    他这番关于正事的开场白只能说中规中矩,丝毫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迹象。

    乐明鸿和左玉山状若无意地交换了一下眼神,旋即谦恭地说道:“素闻大将军带兵之法超凡脱俗,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将锐士营练成比景军更胜一筹的精锐,就连宝台山里的义军在大将军的磨砺下,都能和景国的战兵奋力一战。末将无比敬佩大将军,还望大将军可以不吝赐教练兵之道。”

    此言满是试探之意。

    陆沉前面说得很客套也很谦逊,虽然没有当场挑明一些事情,但是这种引而不发的姿态更让人心中忐忑。

    乐明鸿自然不相信这些敷衍之语。

    陆沉脸上笑容不变,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乐明鸿,说道:“这件事说来话长,诸位可有耐心一听?”

    这下不光乐明鸿,左玉山和严秉也立刻打起精神,拱手道:“请大将军示下。”

    陆沉微微颔首,不急不缓地说道:“各位将军,锐士营的进步并非本侯一个人的功劳。锐士营最初筹建时候的六千人,有将近一千人是跟随本侯经历过广陵之战的锐卒,后续五千人亦是荣国公从淮州各军之中选出来的精锐。简单来说,锐士营不是一张白纸,它在成立之初便具备很强的实力。”

    严秉忽地低下头,只为掩饰眼中的惊讶。

    虽然相见时间还不长,但是陆沉给他的印象可以用坦诚来形容。

    尤其是方才这番话,可谓光风霁月一片真心。

    陆沉淡然地观察着三位都指挥使的反应,继续说道:“本侯接手锐士营,起初不过是强调队形阵列的操练。三位将军理应知道,战场上不光考验将领的指挥能力,更取决于士卒能否完美执行军令。若想做到这一步,将士们是否能维持完整的阵型至关重要。”

    其实他讲述的道理不算高深,基本每本兵书里都会提到,堂内三人皆出身世族,不缺兵书操典参详,对这些道理烂熟于心。

    关键在于他平实和坦然的态度。

    乐明鸿面上的笑容略显勉强,现在的场面大大超出他的预料。

    原本以为陆沉挟天子圣意和赫赫战功而来,即便今天不会公然掀桌子,也会想方设法敲打他们一番,谁能料到陆沉会对他们推心置腹?

    当然,这三人能够坐稳京军主将之位,皆非心思单纯的普通人,不至于被陆沉几句话就说得昏头转向。

    左玉山顺势恭维道:“大将军字字珠玑,末将获益匪浅。”

    “左将军言重了,这些都不算什么高深的道理。”

    陆沉微微一笑,从容道:“当锐士营的将士熟悉阵法后,本侯便逐渐加入更多的操练内容,诸如体能、力量、格斗、兵击、旌旗、号令和阵图等等。锐士营的训练很艰苦,本侯说句实话,应该比京军将士艰苦数倍以上。”

    三位都指挥使相继面露愧色。

    陆沉摆摆手道:“三位无需多心,本侯不会翻旧账。不过,本侯希望你们可以明白,锐士营之所以能承受如此艰苦的训练,并且取得长足的进步,是因为本侯在最开始便制定三条铁一样的规矩。”

    三人闻听此言,不禁正襟危坐,凛然道:“请大将军示下!”

    陆沉竖起一根食指,正色道:“其一,锐士营的军饷必须全额发放,在本侯手下没人敢克扣将士们的饷银。其实想要做到这一点难又不难,本侯明白京军内部盘根错节,哪怕一个小小的校尉都有可能是某家的公子少爷,你们身为主将必然会很头疼。”

    “大将军明察秋毫,末将敬佩之至!”

    立威军都指挥使严秉有感而发,神色略显激动。

    乐明鸿轻咳一声,插话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末将何尝不知军饷才是一支军队战力的根本,只是……哎。”

    他重重地叹着气。

    陆沉对他打断严秉的小动作恍若未见,温和地说道:“其二,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贪墨军功者绝不轻饶。如此方能保证将士们奋勇杀敌,没有后顾之忧。话说回来……这也是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左玉山悄然苦笑一声。

    练兵之法说到底不难领悟,问题是主将能否做到。

    陆沉之所以能在锐士营如臂使指,一方面是因为边军内部的状况相对京军来说比较简单,另一方面则是萧望之对他毫无保留的支持。

    锐士营只有陆沉一個人能发出声音,其他人必须听从,否则就会被直接乱棍打出去。

    左玉山心中喟叹,倘若给他这样一个完全没有掣肘的条件,他难道就不能练出一支精锐雄师?

    陆沉唇边微微勾起,继续说道:“其三,将兵同甘共苦。三位将军乃是军中宿将,想必不需要本侯解释这一点。”

    乐明鸿抢在剩下两人前面说道:“大将军这三点训诫真令末将茅塞顿开。还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回去之后,一定会按照大将军的要求操练镇威军将士。”

    左玉山和严秉瞬间清醒过来,连忙跟着表态。

    陆沉亦不在意,悠悠道:“京军存在的问题是长年累月导致,并非朝夕之间可以解决。本侯奉陛下旨意统管镇威、崇威和立威三军,自然希望能与三位将军携手并进,早日磨砺出三支铁军,但也不会操之过急,还望诸位放心。”

    三位都指挥使同时起身领命。

    乐明鸿心中有一种古怪的感觉,陆沉这般和煦的话锋和坦诚的姿态,似乎比起强夺军权更加可怕。

    陆沉抬眼望着三人,随即朝另一边的亲兵微微颔首,那人便从袖中取出三本小册子,分别交到乐明鸿等人手里。

    “大将军,这是……”

    左玉山不解地问道。

    陆沉微笑道:“这本册子前半部分是本侯训练将士的心得,后半部分则是这两年边疆战事中,本侯的一些感悟和总结。”

    此言一出,明竹堂内陷入一片死寂。

    对于任何一位军中大将而言,这都是足以传家的宝贝!

    将门子弟因何出现?

    不就是老子带儿子,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让家中子弟可以学到战场上无数人用鲜血印证的经验和教训。

    如今陆沉居然毫不迟疑地送给他们?

    乐明鸿望着这位年轻国侯脸上浅淡的笑意,呼吸不受控制地急促起来。

    左玉山眼神复杂,握着小册子的双手微微发颤。

    严秉更加不堪,眼眶竟然略显泛红。

    陆沉摆摆手,起身笑道:“三位将军,既然你们如今在本侯麾下,本侯理应对你们坦诚相待。京军牵扯极多极深,本侯对此心知肚明,不会仓促之间逼迫你们做出改变。不过,本侯素来有个优点,那便是耐心很好,相信本侯可以等到破云见日的那一天。”

    这番话几近于明示,乐明鸿等人装傻都装不了,可又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们手里的小册子宛如千钧之重,压得三人心神恍惚。

    陆沉最后说道:“今日只是来见见三位将军,七天后本侯会在城外校场点阅三军,还望诸位及各军将士做好准备。”

    “末将领命!”

    这一次包括乐明鸿在内,三位都指挥使的回答无比响亮。

    临走之前,陆沉忽地驻足回头说道:“对了,希望那一天不要太遥远。”

    三位主将一直将他礼送出南衙,望着二十余名骑兵策马离去的潇洒身姿,乐明鸿站在台阶上,良久才幽幽道:“这位侯爷可真是……”

    他欲言又止,然而这次没有人接过他的话头。

    左玉山和严秉对视一眼,很快便岔开目光,没有多言。

    ……

    御街之上,亲兵头领秦子龙好奇地问道:“侯爷,小人不明白您为何要将那本册子给他们。这些人摆明都是顽固派,侯爷说得如此明白,他们竟然还没有任何表示。”

    陆沉笑了笑,淡然道:“先礼后兵,不为过也。”

    秦子龙心疼地说道:“可是那些册子……”

    陆沉抬头望着明媚的阳光,悠然道:“有些道理是纸上学不会的,再者,我怎么可能真将那些最宝贵的心得和经验轻易地送给他们?我只是给这些人一个台阶,一个分化然后内斗的机会。”

    秦子龙听不懂后面那句话,但是只要确认陆沉有所保留,没有变成冤大头,他便放心下来,脸上浮现灿烂的笑容。

    周遭亲兵们也都轻声笑了起来。

    便在这时,后方忽地传来一声高呼。

    “山阳侯请留步!”

    陆沉勒住缰绳扭头望去,只见一骑驰来。

    正是大齐枢密使郭从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