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汤豆苗 作品
618【居高声自远】
韩灵符的葬礼庄严肃穆,出殡之日天子亲至,满城权贵无人缺席。
刺驾大案水落石出,李宗简再度成为世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只是当今天子宽仁,念在同为先帝血脉的份上饶他一命,将他关在天牢之内。
京军两大营将士从江北载誉归来,陆沉和韩忠杰代表天子,至北郊春风亭相迎。
去时六万人,归来不足四万,但是活着的京营将士在经过战火的淬炼之后,一举一动皆能展露出剽悍勇猛的气势,令道旁围观的百姓满心震撼。
在这些大事的映照下,朝堂上的人事变动似乎不堪一提。
礼部尚书谢珍乞骸骨,天子赐下御笔《礼经》一部并黄金百两,加封谢珍为观文殿大学士,后者以正一品衔致仕,算是有始有终荣归故里。
经由吏部推举、天子允准,礼部左侍郎李适之擢为礼部尚书。
“李尚书不在府上?晚辈本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恭贺他高升之喜。”
相府花厅内,陆沉笑吟吟地看着对面的老人,这句话里隐隐透着言不由衷的意味。
李道彦抬手点了点他,微笑道:“明知故问。他刚刚履任礼部尚书,手头上的事情还没有理顺,迎来送往更不可少,哪有闲暇待在家里陪我这个老头子。”
陆沉的目光扫过面前桌上的珍馐美味,赞叹道:“父为宰执,子为尚书,锦麟李氏不愧江南第一望族。”
老人打趣道:“话虽如此,却还是比不上广陵陆氏。”
站在旁边侍奉的少年李公绪不禁莞尔。
陆沉故作苦恼地说道:“老相爷,晚辈不曾得罪过你,何苦要用这种捧杀的手段。”
“捧杀?”
李道彦琢磨着这两个字,悠然道:“老夫却不觉得。你青云直上之前,得益于令尊的辛劳勤恳,广陵陆家便已是淮州本地豪门。如今你权倾朝野拥趸甚众,在江北更是登高一呼应者如云。除此之外,翟林王氏举族迁至广陵,这可是比李家更胜一筹的千年门阀,也愿唯你马首是瞻。更有七星帮林家,这等草莽之中力压群雄的势力,甘为你麾下行走。如此算来,广陵陆氏如何称不得坊间第一望族?”
这番话若是换个人来说,自然不怀好意似有所指。
权倾朝野、马首是瞻、力压群雄,这些形容听来令人毛骨悚然,就差把功高震主这四個字直接写在陆沉脸上。
陆沉一声长叹,转头盯着旁边的少年。
李道彦饶有兴致地问道:“你看他做什么?”
陆沉的表情略显哀怨:“我在想要不要将他逐出师门。”
李公绪一怔,继而忍着笑意说道:“先生,这与弟子何干?”
陆沉幽幽道:“老相爷要拿我作筏子,我只好拿你出气。”
李公绪当然知道他只是在说笑,于是乖巧地站在一旁。
“不许欺负稚鱼儿。”
李道彦微微一笑,继而对李公绪说道:“为你先生介绍一下这些菜式。”
“是,祖父。”
李公绪垂首一礼,然后走到圆桌一侧说道:“先生,这是我家用来招待贵客的传统家宴,共有十五盏正菜并插食八品。”
“十五盏正菜,分别是花炊鹌子、三脆羹、萌芽肚胘、肫掌签、鸳鸯炸肚、沙鱼脍、鹅肫掌汤齑、螃蟹酿枨、鲜虾蹄子脍、洗手蟹、五珍脍、猪肚假江鳐、虾枨脍、二色茧儿羹、血粉羹。”
他不厌其烦地介绍着,每说起一道菜便端至陆沉面前请他品尝。
陆沉亦不推辞,一轮尝下来只觉格外满足。
不愧是传承数百年的门阀望族,李家的厨子比起外面那些名厨,明显要强出一个档次。
所谓食在京城,陆沉这几年也尝过各家名店的口味,矾楼和墨苑的席面没少吃,但是与今日宴上的菜品比起来,不说有极大的差距,口感上确实不可同日而语。
李道彦年纪大胃口小,只略用了几筷子,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带微笑地看着这对格外融洽的师徒。
品尝过后,陆沉饮了半杯绵和的荻花云,赞道:“如此美味佳肴,不知有多少老饕求而不得。”
李道彦温言道:“伱喜欢就好。”
陆沉叹道:“只可惜不日便将北上,以后想吃也吃不到了。”
李道彦忍俊不禁道:“这有何难?老夫让家中掌勺大厨随你去便是。”
“当真?”
“自无虚言。”
“老相爷盛情,晚辈心中感激,不过还是算了。世人故土难离,只因我一时口腹之欲,就让大厨背井离乡,未免不太合适。再者厨艺虽然重要,食材也很关键,总不能特地让人带着这些新鲜食材从江南送到江北,我可不想招惹那些清贵御史。”
陆沉将剩下半杯荻花云饮尽,继而满足地说道:“酒足饭饱,多谢老相爷款待。”
李公绪品着他先前那段话,总觉得这位年轻的先生有所暗示。
李道彦神情淡然,随即缓缓起身道:“你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如陪老夫在府内走走。”
陆沉微笑道:“敢不从命。”
一老一少漫步林荫小径,李公绪恭敬地跟在后面。
相府占地面积颇为广阔,亭台馆阁不一而足,更有嶙峋怪石林立,活水穿府而过,乃是地地道道的江南园林。
数百年富贵底蕴,细节处更显不凡。
只不过这两人的心思显然不在风景之上。
今日是李道彦通过李公绪,特地邀请陆沉过府一叙,算是为他践行。
宴前小坐,宴中笑谈,论的是风花雪月和京中趣事,眼下理当进入正题。
李道彦当先开口,淡然道:“前日老夫收到一封来自江北的密信。”
陆沉安静地听着。
李道彦继续道:“写信之人乃是淮州刺史姚崇。”
陆沉双眼微眯,道:“我记得姚刺史是老相爷的门生?”
“可以这么说,不过他有今日之地位,与老夫关系不大。”
李道彦一言带过,意味深长地说道:“姚崇在信中只说了一件事,他想回京任职,哪怕品级下降亦无妨。”
地方官想入京谋求一个京官的身份并不稀奇,但刺史不一样,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封疆大吏。
姚崇在淮州虽然谈不上土皇帝,却也算得上令出一门一言九鼎。
更不必说现在中枢各部衙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适合姚崇的位置,他冒然调回京城多半会是暂时赋闲的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他想调回京城就显得颇为古怪。
陆沉心中一动,此前他曾经和厉天润谈过这件事,当时并未抱着太大的希望,因为刺史位高权重,论重要性不弱于六部尚书,这种层面的官员当然不可能随意更换,再者他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取代姚崇。
没想到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姚崇就心生退意。
在这位见惯官场风雨的老人面前,陆沉平静又坦然地问道:“莫非老相爷怀疑此事与我有关?”
李道彦不置可否,缓缓道:“姚崇在信中没有提到你的名字,只说他想回京任职,而且他已经做了六年淮州刺史,按照朝廷的规制也该换一换。考虑到淮州一地的特殊性,老夫便想问问你,倘若是你想换掉姚崇,那么老夫可以换上一个令你满意的继任者。”
陆沉道:“老相爷高看我了,我对此事毫不知情。”
李道彦问道:“果真不知?”
陆沉微微摇头,从容地说道:“确实不知。其实不管谁是淮州刺史,想来他不会刻意刁难陆家的产业,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也有道理。”
李道彦语调温和,望着前方的水榭风亭,斟酌道:“那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举荐?”
陆沉失笑道:“老相爷这话无疑是问道于盲,如果是军中将领,我还能说出点门道。事关朝中文臣,又是刺史这个级别的高官,我怎么可能胡言乱语?”
“也罢,就让吏部推举吧。”
老人面上古井不波,那双苍老的眼睛愈显深邃。
走在后面的李公绪若有所思地看着两人的背影。
陆沉心如明镜,身边这位老人堪称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见过最复杂的人物。
寻常的标准在他身上没有任何意义。
他既是扶保大齐江山、与先帝肝胆相照的忠臣,也是很多百姓眼中的门阀之主、为李家攫取无数财富的当朝奸相。
他对陆沉既有提携照拂之情,又从未断过敲打警醒之举。
便如方才之问。
倘若陆沉稍微露出一些破绽,老人便可以轻而易举粉碎厉天润暗中所做的谋划。
没有他点头允许,淮州刺史便只会是姚崇继续担任。
一念及此,陆沉转头看着老人清瘦的身躯,一时间心有所感,轻叹道:“其实很多时候,我看不明白老相爷的心思。您给我的感觉十分矛盾,就好像一个懵懂的幼童,面对眼前琳琅满目的玩器,什么都不想放下,什么都想拢在怀中。”
李道彦面色如常,嘴角微微勾起。
继而发出一阵爽朗且罕见的笑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