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归来前夕

翌日一早,苏谨送别朱允熥的时候,还给他调了几条福船。

铁甲舰实在太扎眼,一旦出现在月港,恐怕得吓死漳州那边的市舶海防。

按照苏谨的嘱托,朱允熥准备将铁甲舰藏在澎湖屿那边,然后再乘福船扮成商贾登港。

至于身份,那是最好解决的。

朱允熞那小子现在还是永宁守将,做个假身份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到了那边,你去联系陈雍,他是我安排保护你姐姐的人。”

“嗯,姐夫你放心,我知道了。”

陈雍是马三的徒弟,也是苏家家丁,原本被苏谨安插在永宁卫,负责保护小小朱。

朱灵萱南下之后,才又把他调去漳州,带着百人秘密卫护朱灵萱母子。

在泉州的时候,陈雍还是苏家的护卫,朱允熥和他也算熟悉。

和朱允熥依依惜别,苏谨带着舰队再次返回对马岛。

丘福接到苏谨的传讯,立即火速赶来交割。

再见苏谨,丘福的表情难免有些尴尬。

靖难之役后,和苏谨最不对付的就是他,恨苏谨部下砍了他的手下,一点情面没给他留。

但没想到,李景隆出事之后,唯一愿意在陛下面前保他的人,居然是苏谨。

看着丘福恭恭敬敬站在自己面前,苏谨轻声笑道:“丘将军,过去的事就不必提了。”

旋即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回京之后,我自然会在陛下面前为你分说,但有一点。”

他指了指这座岛屿:‘对马岛的位置,关系到日后对倭作战,万万不可有丝毫闪失,你明白吗?’

“福,谨遵苏公嘱托,不敢有负。”

“言重了”,苏谨笑笑:“我不担心大军会遭遇什么敌人,唯一担心的,就是本地土着难驯,万不能再出现当初进京的故案。”

闻言,丘福忍不住老脸一红:“是,福知错了,回去之后一定严肃军纪,绝不再犯。”

“嗯。”

苏谨也相信丘福就算再没脑子,也不至于再纵容手下,干出烧杀抢掠的事来。

“宗家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苏谨不是下令之后什么都不管的人:

“他们在这片土地生存了几百年,很多事情你可以和他们商量着办。”

“是。”

“但他们毕竟不是咱们大明的子民,非我族人,其心必异,若是有什么不老实的,也不必和他们客气。”

“末将明白了!”

面对苏谨事无巨细的嘱咐,丘福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甚至口气都慢慢变了,

从平起平坐的国公,变成了末将,但他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除了感激苏谨愿意帮他之外,这次在战场上,苏家军展现出来的实力,才是让他最敬畏的。

“行了,再说下去倒显得我啰嗦了。”

苏谨哈哈一笑,拱手抱拳:“丘公,我这就走了。”

“啊?”

丘福一愣,脸上带着不舍:“苏公要去哪,不进营坐坐?将士们还想见您一面呢。”

“下次有机会吧。”

苏谨苦笑一声:“回京的奏疏已经递上去了,陛下命我尽快扶灵归京。”

闻言,丘福脸色有些黯淡:“都怪末将,要不是末将救援不及,曹国公也不会...”

“这事不能怪你。”

苏谨温言抚慰:“当时曹国公已有了以身殉国,为李家洗脱污名的念头,任谁也救不下他。”

“是,可是末将担心陛下那边...毕竟,曹国公和陛下打小一起长大,手足连心。”

“不必担忧。”

站在码头上,苏谨遥遥望着对面若隐若现的岛屿:“此战若成,当立不世之功,足以洗脱你的罪名,运气好的话,史书上也当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啊?”

“哈哈哈哈哈,谁知道呢?”

随手抱了抱拳,苏谨转身踏上战舰,迎风而去。

丘福怔怔望着他的背影,默默感叹,好一位翩翩玉将军。

对朝半岛的战事还在继续,徐辉祖部在打通忠州、尚州、大丘这条生命线后,已经调军回头,和徐增寿一起围攻汉城。

最近的一条军情通报,安氏叛主安载孝,疑似已经从汉城逃走。

若真是这样,没有了主人的汉城,对明军来说不过是一座空城,指日可下。

英军舰队亡的亡、降的降,海上已经被明军彻底掌控,剩下的战略重心,已经从攻坚转为缉匪,

以收复城池、清除隐患、保障辎重安全为主。

前段时间李朝脑残的那些举动,也传到苏谨耳朵里,失笑过后,却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能发明出‘部队火锅’这种美食的国度,做出拿泡菜换军粮的事来,有啥好稀奇的?

本想嘱咐徐辉祖一声,千万不能用这些李朝士兵,破城之后也一定要用自己的部队驻守。

但转念一想,人老徐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这种事还用他嘱咐?

现在的战场,已经和他苏谨没有关系。

“走吧。”

躬着身子趴在甲板的扶栏,遥望着海鸥于天际翱翔,享受着海风静静吹拂,对于他来说,这是难得能享受宁静的时刻。

等他回到京城,将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这次离京之时,他不止一次在心里起过直接离开的念头,可又一次次的被内心驳回。

他不能为了与妻儿团聚,就不管那些为了理想,犹在奋战的学生。

“老爷。”

马三的声音,不合时宜打断了苏谨的思绪,后者回过头,略带不满看向这个扰乱者。

没注意到老爷的目光,马三递上一封密报:

“几位公子最近的被弹劾的案宗,小的都收集在这里了,不过,陛下这次的态度有点暧昧,他们被咬的很惨。”

苏谨眼睛一眯,射出一道寒光:“念!”

清新微拂过的海风,不知从何时渐渐凛冽。

慎海卫的舰队,紧紧拥着正中的旗舰,迎着凛冽的海风,踏着湛蓝色的波涛,向着辽东驶去。

曹国公李景隆的灵柩,已经被运送到金州卫,慎海卫要在那里接到他,然后再次调头,至松江登岸。

遥远帝国的那位皇帝,也正静静等待他的弟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