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
朱瞻基突然觉得秦始皇嬴政挺有意思的。
于是,他笑着开口问道:
“爷爷,您说既然嬴政觉得自己会死,为啥还要执着地寻找长生不老药?”
“又或者说,既然他觉得自己能找到长生不老药,那又为何要大费周章地修建陵墓呢??”
这个问题,倒是让朱棣略感意外。
想了一会,他才说道:
“或许是他知道自己会死,才会选找长生药。”
“又知道仙药难求,所以要准备好后事。”
朱瞻基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感慨道:
“先修再说,找到再说。”
“真正的强者,都要做两手准备。”
......
【有了嬴政这个前辈打样,到了汉朝,由于当时西汉国力强盛,皇帝们对死后的事儿相当上心。】
【同样是选好风水宝地,深挖地宫,地宫上再来一个巨大封土堆。】
【甚至于每年赋税的三分之一,都用来修建皇陵。】
【汉朝皇陵中修建的最豪的,是汉武帝的茂陵。】
【汉武帝下葬的时候,地宫里塞满了陪葬品。】
【多一件宝贝,门就关不上。】
【茂陵地宫上的封土,比他曾祖父刘邦的还要大。】
......
各朝古人看着天幕中高高的封土,满是宝贝的地宫,心中很是疑惑。
这不就是树大招风吗?
难道这不就是在告诉别人,快来挖,宝贝大大滴有吗?
虽说皇陵必定守卫森严,可是富贵险中求嘛!
......
【果不其然,茂陵是历史上被盗次数较多的帝王陵之一。】
天幕中出现了汉武帝刘彻的卡通形象,他一脸气愤地说:
“还真来,讨厌!”
“气死我了!”
而此时,一旁传来一个声音:
“生毛线气啊!”
“你再看看你的后辈们,棺材板都被掀了。”
此时,弹幕弹出。
“被盗那么多次,还没搬干净。”
“汉墓最富。”
“汉武帝刚死没几年,汉武帝的陪葬品就在世上出售了。”
......
刘彻本来刚刚看到自己无比气派的坟墓,心中很是得意。
可这得意还没持续多久,就看到自己坟墓连续被挖的消息。
自己还没驾崩几年呢,咋墓就被挖了?!
不仅如此,他的后代,连棺材板都被掀了。
皇家最后的尊严,被一群盗墓贼干没了啊!
这一刻,刘彻无能狂怒。
......
【到了东汉,挖坟成了产业。】
【曹操,曹老板为了筹集军费,还拉起了一支盗墓的专业团队,摸金校尉。】
......
曹操有些不厚道的笑了。
受此前天幕播放过的,孙殿英盗慈禧陵墓的启发,他确实秘密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盗墓队伍。
近些天,这支队伍还确实是收获颇丰!
他大为满意!
军费问题迎刃而解。
司马懿也被囚禁起来,整个司马家族都被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
三国结盟之事也即将尘埃落定。
曹操觉得未来形势一片大好。
最近他的心情格外愉悦,走路都带着风。
咋说呢?
感谢祖宗的馈赠啊!
......
【受到曹老板的启发,此后的几百年里,皇帝们一直流行薄葬。】
......
建武时期。
刘秀此时面露菜色。
这位曹操,可是东汉末年之人。
组建盗墓团队,那必定是盗的东汉皇室的墓啊!
唯有皇室、宗亲的陵墓,陪葬品才丰厚,才有被盗的价值啊!
他虽然被后世戏称“天命之子”,可是不知道上天会不会庇护他的陵墓啊!
一想到他和他的后人的陵墓,可能如慈禧太后那般,陵墓被掘,遗体受辱。
刘秀便感到一阵心悸。
想了许久,他终于出声。
“待朕驾崩之后,一切从简,实行薄葬。”
一旁的阴丽华有些讶异,不禁“啊”了一声。
刘秀继续说道:
“这些盗墓者,哪一个不是在刀尖上舔血,玩命之徒。”
“朕死后,啥也别陪葬。”
“别封土、别种树。”
“最好让谁都找不到朕。”
“就让朕踏踏实实的睡个长觉。”
......
【直到隋唐盛世的到来,国力空前强大。】
【皇帝们自信倍增,觉得自己又行啦,就又开始大修陵墓。】
【在吸取了汉墓脆皮又好挖的教训后,唐太宗李世民直接把自己的昭陵修在了九嵕山的山里。】
【一口气深挖200多米,里面设置了五道巨大的石门和重重防御机关。】
【这就是唐朝的“因山为陵”。】
【墓室前还修建了一条长长的神道,周围还有几百座功臣将相的陪葬墓。】
......
李世民有些赧然。
他的陵墓,在华夏众多帝王陵墓中,一定是很特别的存在吧。
毕竟,凿空了一座山啊!
而且还有长长的神道,以及无数功臣将相的陪葬墓。
尽显众星拱月的天子威严。
......
【可这结实威严的唐皇陵,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也被挖了。】
......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就很不好看了。
他本来以为藏于山中的陵墓很安全。
更何况陵墓还设有五道巨大的石门以及层层复杂的防御机关。
然而,他终究是小看了那些狡猾的盗墓贼!
李世民的思绪顿时开始翻涌,开始思考着再选哪一处风水宝地作为安息之所。
九嵕山显然是不行了,毕竟已经被天幕曝光了。
就在这时,魏征开口了:
“陛下,修建陵墓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有被盗的风险。”
“老臣斗胆进言,不如不修陵墓。”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
魏征真的是头铁啊!
他们本来以为魏征会建议皇帝薄葬,没想到直接就建议不修陵墓了啊!
果然,李世民闻言就开始骂骂咧咧:
“魏征,你好大的胆子!”
“不修陵墓,后人如何祭拜朕?”
“朕的丰功伟绩,又如何能让后人瞻仰?”
“朕与长孙皇后,又将长眠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