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月傲天 作品

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家家都是万元户!

    翌日.清晨!

    当李毅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爹娘早已起床,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儿的啼叫,仿佛一首舒缓的摇篮曲。

    李毅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这熟悉的家的味道,带着岁月的沉淀与亲人的关爱,顺着鼻腔,直抵心底。

    他不是一个喜欢赖床的人,但现在却就是不想起床,感受着这份儿宁静与安心,李毅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整个人无比惬意。

    过了好一会儿,屋外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与之相伴的则是熟悉的“吱吱呀呀”声。

    李毅知道,这肯定是父亲去井上挑水回来了,那“吱呀”声正是扁担上的铁钩子和水桶提手摩擦发出来的。

    本应该有点刺耳的声音,但听在李毅的耳朵里却是那样的动听,就像是美妙的音乐一样。

    果然,不一会儿父亲就推门进来了,肩膀上果真挑着两大桶水。

    “爹,您挑水咋不把我喊醒呢...”

    “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和你娘难道不吃水了吗?”

    接着李山魁一边将挑回来的水倒到大水缸里,一边继续说道:“醒了就赶紧起床吧,刚才在井上碰到你冯叔了,他说等一会儿要来找你,别让人堵在炕上。”

    “行呢,我这就起!”

    说着李毅便从被窝里钻出来,而后快速穿起了衣服。

    穿好衣服,将炕上的被褥叠起来,李毅这才看向父亲问道:“爹,我娘哪去了,咋没看到她人?”

    “今儿你大雷哥家炸麻花呢,你娘去帮忙了,早饭给你留在锅里了,你自己端出来吃吧,我得出去溜牲口了!”李山魁道。

    “行...”

    李毅简单的洗漱了一番,而后便将锅里的早饭端了出来。

    除了现熬的小米粥之外,剩下的全都是“旧”饭,虽说是昨天的剩饭,但却有鱼有肉,倒是颇为丰盛。

    塞北这边都是这种习惯,通常中午做饭的时候要多做一些,尤其是馒头、花卷、油饼这样的主食。

    做一顿,往往接下来几天都吃这个,尤其是早晚。

    李毅刚吃完,还没来得及收拾碗筷,就听到外面传来说话声。

    抬头向外望去,冯凯和张同福一同从外面走了进来院子,正在和杨志文、杨苗打招呼。

    李毅见状,当即向外迎了出去。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毅将两人请到了屋里。

    杨苗给几人上了茶水之后,便退了出去。

    当屋里只剩下李毅和两位村干部之后,冯凯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皮账本,小心翼翼地翻开:“小毅,我和老冯今天过来,主要是想给你汇报下去年村里的收益情况...”

    话音未落,就听李毅笑着说道:“叔,你们也知道我不在意这些,所以真没必要向我说这些事儿。”

    冯凯当即说道:“毅娃子,知道你不缺这点钱,但村里的养殖场和凉皮作坊毕竟是你投的钱,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和你说说。”

    “行呢,那冯叔你说吧!”李毅道。

    冯凯的手指在纸上滑动,而后说道:“去年咱们碾子山村各项收益加起来是三百八十二万七千六百五十四元,平均每人分钱七千五百块钱...”

    李毅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地说道:“这么多?”

    冯凯笑着点头道:“主要是钼矿场分红占了大头,足足有三百二十万,另外养殖场和凉皮作坊的收入加起来差不多六十多万。”

    张同福补充道:“这还不算田地收入,去年村里的庄稼收成不错,每人粗细粮加起来能分到三千二百多斤,你们家那份钱粮,我们都让你爹都代领了。”

    “可真没少分啊!”李毅有些惊讶地说道。

    他刚才可是听清楚了,冯凯说的是每人七千五百块钱外加三千二百斤粮食,而村里除了孤寡老人外,大多数人家至少三到五口,最多的一家子老老少少加起来有二三十人。

    如此一算,那每家每户的收益可就惊人了。

    张同福笑着说道:“那可不,现在咱们村家家都是万元户喽!”

    “我就说嘛,这次回来看到村里变化挺大的,供销社有了,邮局来了,连信用社也设了办事点儿,原来是大家伙儿都成万元户了!”李毅笑着说道。

    冯凯笑了笑说道:“村里的变化可不止这些,去年村里新添了32台拖拉机,现在干农活已经不怎么用牛马牲畜了。”

    “再就是村里去年还打了三十八口机井,通过灌溉渠连接,村里三分之二的旱田都改造成了水浇地,还有村里把后山的水库重新加固并清淤,现在改建成了养鱼场,还有村里新建了集体饭店...”

    待冯凯说完村里的变化之后,张同福一脸感激的对着李毅说道:“毅娃子,村里的这些变化,多亏了你当初的主意和支持啊,没有你,咱村还得挨饿受穷在地里刨食。”

    冯凯同样一脸真诚地说道:“还有你和矿上给咱争取到的那个分红,这是给咱村种下一棵摇钱树,只要这矿不倒闭,咱们就一直有钱分,叔代表全村老少爷们儿谢谢你了...”

    李毅急忙说道:“冯叔,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看到村里变化这么大,心里也特别高兴。”

    “毅娃子大义,知道你不在乎这个,叔就不说了。”

    接着冯凯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今天我们两个过来,除了和你说说村里的情况外,还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啥事儿,叔你说!”李毅道。

    冯凯拿出旱烟锅点了一锅烟丝,吸了两口后说道:“毅娃子,自从去年咱们村分钱分粮的事情传出去之后,咱们村的年轻人一下子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饽饽,甚至于连县城的女娃子都想嫁到咱们村。”

    “就去年一年里,咱们村就娶了三十多个回来,再加上不少人家都生了娃,村里一年内人口增加了七十多人,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你说咋办?”

    李毅先是一愣怔,然后疑惑地问道:“叔,咱们村那来那么多适婚后生,就算是算上强子、东子,甚至于二狗子那帮半大小子,怕是也没有三十个未婚青年吧?”

    “呵呵,谁说娶亲只能是男人?”

    接着冯凯继续说道:“现在都知道咱们村有钱,一年分的钱别人家十年都不一定能挣到,就连那些老光棍都成了香饽饽,都有媒婆上门说亲。”

    “还有村里的女娃子现在也不往外嫁,外村的男娃子看上了就得入赘,就连老寡妇们也都是这样,叔真担心照这样下去咱村那一天就住不下了。”

    李毅笑了笑说道:“冯叔你那是担心这个,你是担心这么多人涌入咱们村,会不会影响咱本村社员的收入。”

    冯凯叹了口气说道:“都担心,自从钼矿开采之后,咱们村的地就不多了,人口要是照这速度增加下去...”

    “叔,别担心,我觉得人口增加这是好事儿,不用刻意干预!”李毅道。

    “好事儿?”

    “对,说实话,咱们村原本只有四五百人,现在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影响,但以后想要发展好点其他产业,劳动力不足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了,所以现在多来点人也是好事儿。”

    接着李毅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不过您两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什么人都接纳,而且还要注意村里的风气,尤其是耍钱押宝这类的坏毛病,一定要压下去。”

    李毅很清楚,穷人咋富最容易飘,有的是报复性消费,有的是无底线炫富,但更多的则是寻求刺激,乱搞女人、赌博是最常见的做法。

    趁着现在还没有这个苗头,提前让冯凯和张同福等人约束好村民们。

    别因为大家都富起来了,搞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毅娃子说得对,这事儿我们会注意起来的,谁要是敢败坏村里的风气,我第一个不答应!”冯凯大声说道。

    “好...”

    冯凯再次说道:“毅娃子,村里想建一个卫生院,但是县里好像没有那么多医生,你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行,这事儿我找人协调一下...”

    三人又聊了许久,直到老爹李山魁着急忙慌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