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神山之巅地势开阔,云雾缭绕,上面矗立着不少行宫楼阁,还有着些许建在悬崖畔的观景台,由此可俯瞰,可见苍穹云海的浩浩渺渺,可见红尘市井的万家灯火,但最引人瞩目的,其实还是那数之不尽的梨花树,洁白的花瓣随风零落,从山巅至山脚,好似凛冬寒月的大雪纷飞,弥漫着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关于此山中的梨花树,其中大有讲究。
据传,这一切都是袁怀冕为妻子“颖纤尘”所种。
事实上,袁怀冕对妻子颖纤尘谈不上有多爱,多喜欢,归根结底,不过是想要尽一份责任,补一份愧疚罢了。
颖纤尘并非神明后代,也非上宗传人,充其量就是个有些根骨资质的寻常女子,当年各派争斗,战火连天,为了躲避血灾,风华正茂的少女不得已只能跟随爹娘迁徙至火城,那天正巧碰上了行走于红尘中的袁怀冕,在他的举荐下,一家人搬进了告神山下的福平街,有了容身之所,一段不期而遇后的姻缘,由此展开帷幕。
刚搬来福平街时,少女常常都会见到袁怀冕的身影,要么独自漫步于大街上,要么在某家酒楼二楼靠窗喝酒,偶尔还会带些吃食来到少女家中,问他们住得习不习惯,有没有需要相助的地方,讲一些有关火城的规矩法度,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让他们安心即可,既然搬来火城,就将这里当成家,外面世道再险恶,战乱再激烈,至少火城还能保住一方太平。
从那个时候起,少女便在心中深深记住了那位相貌俊朗,和善热情的好大哥,于悄无声息中为其偷偷埋下了一颗情愫的种子。
接下来的岁月,少女爹娘穷尽资源,在福平街上开了一家很小的酒铺,名“梨雨”。而少女,则每天坐在酒铺门口,目望街道,寻视着那道熟悉的身影,一旦得见,则会立刻兴高采烈地追上去,诚恳邀请好大哥去自家酒铺喝酒。
起初,袁怀冕觉得是好意,便没有拒绝,后来他还主动去好几回,且往往离去之时,都会默默在桌面上留下一袋远超酒水价格的太平钱,而随着一段时间的相处相知,少女心中情愫的种子,也至此疯狂成长,很快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是不知为何,自从少女嬉皮笑脸和袁怀冕在酒桌上愉快畅谈半夜,彼此得知对方名字后,那抹身影出现的次数便越来越少。
从十天半个月才能看见一次,到后面一个月都难见到一回。
少女苦心愁绪,于是出门寻觅,四处打听,最终却得到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原来那位名为袁怀冕的好大哥,居然就是这福平街尽头处,那座告神山宝灵宫中高高在上的火城四城主,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天地神明,自己一介凡间女子,身份卑微,修为低下,在他面前连尘埃都不如。
少女越发忧愁,郁郁寡欢。
可是,她未曾放弃。
情由心生,爱意真挚,纵有万难,一往无前。
问世间,情何物也,敢教人上穷碧落下黄泉,至死而未悔。
我喜欢你,不会因为你身份显赫便不敢再去喜欢你,同样也不会因为你居于高位就变得更喜欢你,喜欢就是喜欢,最纯粹的喜欢,永恒如此,亘古不变。
某天正午,少女站在街上,遥望向那座告神山,仰视着那座宝灵宫,她在心中默默作出决定,回到酒铺抱出两坛曾被袁怀冕称誉味道尚佳的“梨花酒”,壮起胆子,登山了……
告神山不高,千余丈,少女一鼓作气,轻而易举便抵达了山巅,在一位行宫执事的带领下,步步登天。
神宫流云霞,百殿生浮光,琼楼吐云雾,玉宇胜日月。
巍峨的神宫大门外,少女站在滚滚氤氲中,犹如一粒渺小的尘埃芥子,切身感受到了那座天上宝灵宫的辉煌灿烂,华贵壮观,亦得偿所愿见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男人。
可是,那一刻她却退缩了。
这世上有些人,生来骄傲,死而不屈,可这世上还有些人,卑微刻在骨子里,很容易就会贱视自己。
少女显然是后者。
目光所及,是那个男人的立身之地,他站在神殿之外,就像是一位执掌九霄华宫的天上帝王,雄姿勃发,超然物外,俯视着世间一切有灵众生。
而她,仅仅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世俗女子,生来卑微,渺若尘埃,岂敢痴心妄想?
少女卑由心生,畏惧不安,紧抱着那两坛如她一般卑俗低劣的梨花酒,在巍峨高贵的宝灵宫大门前,小心翼翼的后退,几度想要转身逃离。
她觉得自己没资格站在这里,更没资格站在那个男人面前,彼此间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可是,爱何分贱贵?她不甘心,已经来到了这里,岂能就此退走,
少女止步了,轻轻唤出一句“袁大哥”,然后心中给自己暗暗打气,决定默念三声,便跨越那扇大门。
然而,当心中第一声落下,远方那个男人动了,面带笑意,神色温和,在众多不解的目光中向前走来,亲自接见了少女。
那一瞬间,少女感觉天地空明,所有阴霾都一扫而尽,她笑脸盈盈地跟着男人走进那座宝灵殿,一起喝完了两坛梨花酒。
过程中没有太多言语,但少女很开心,前所未有的开心。
之后的日子里,少女乐此不疲,每天都要抱上两坛梨花酒登山。虽然往往面对那座辉煌富丽的宝灵宫,还是会怯怯不安,但只要能见到心上人,一切都算不得什么。
山上宫中的人们都一目了然,长此以往,也就记住了这个美丽可爱的少女,没有人选择制止,全都由着她来。
不过,少女并非回回登山都能见到心上人,十次里面能有两次都算很辛运了,对方有时在闭关,有时出门远去,有时……就是不想见她,
然纵使如此,少女依旧坚持执着,不顾爹娘苦心劝解,反反复复做着同一件事。
高高在上的城主又怎样,在我心中,那只是我喜欢的人,哪怕是一厢情愿,哪怕永远都没有结果,偶尔见一面,一起喝坛梨花酒,这便够了,若是还能说上句话话,则更好,我要的就这些,不多。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少女这一坚持,即是一年光景。
其实袁怀冕早已看出端倪,期间也不止一次和她说明,可无论婉约含蓄,亦或直接了当,少女都不曾动摇,日日登山,天天进宫,能见到最好,见不到也没关系,反正要来。
宫里宫外,人们就这样看着少女为爱执着,没有人鄙夷,也没有人嘲笑。
世间万般众生,唯痴情最惹人怜。
可如果上天不肯垂怜世人,那么目睹一切的神明是否会代替上天来悲悯众生?
少女原本以为,日子会这么一天天过去,她将为此坚持走到生命的尽头。
然而,冥冥中的缘分在命里生因,终究要落下一个果。
四座神宫,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某天,火城四位城主决定亲自下场,联手设了一个局。
那天晚上,夜风似水,犹如尘埃与皓月之差的两个人,在不知情的境地下,成了!
自此,少女躲藏在酒铺中,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很长一段时间没再去登山,直到半个月后,才恢复以往。
作为局中人之一的袁怀冕,原本对此不是特别在意,权当作四位兄妹的闹剧,忍忍就过了,可当他再次见到颖纤尘,却生出了动摇。
袁怀冕征战半生,在血雨中飘摇,他追求大道,只为完成当年的那个誓言,对于情爱,他知而不懂,也从无这方面的想法,但颖纤尘的执着,让他道心逐渐出现破损之势,他觉得,有些愧疚这个女子。
经过半个月的停歇,日子重回以往,颖纤尘又开始日复一日的登山,而这回随着其他四位城主的亲自下场,旁敲侧击,推波助澜,袁怀冕趋于妥协。
最终,宝灵宫举办了一场婚礼,不算盛大,但至少,两人顺理成章的结为了道侣,皆大欢喜。
可惜,婚后的岁月,并没有料想的那般幸福,袁怀冕对颖纤尘的态度依旧如初,谈不上喜欢,亦没有丝毫爱意,于他而言,颖纤尘仿佛就只是一个有名无实,异于寻常的朋友,平日里,除却送去万千资源助益她修行以外,连她居住的“元华宫”都没怎么去看过,冷落了极为漫长的一段岁月。
颖纤尘对此时而叹息,时而忧愁,她觉得,这样还不如以前,虽说登山相见的次数相比之下少的可怜,但至少那个时候他还会对自己笑啊。
如今成为了夫妻又如何?他们之间,好像越来越陌生了。
袁怀冕岂不明种种根本,从未打算改变,因为在他看来,之所以娶颖纤尘为妻,无非是为了给对方一个名分,尽一份责任,好以此填补心中的愧疚,但渐渐的,他发现自己错了,那份存在心底的愧疚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在妻子一次次的独自黯然,忧郁神伤中变得愈发浓烈,迫不得已,他唯有选择尝试去接纳这个“似乎”已经成为自己妻子的女人。
俗话说,一见倾心,不过刹那灿烂,冗长相伴,即见长情永恒。
事实的确如此,在悠悠岁月的朝夕相处中,袁怀冕终于敞开心门,打算面对现实,逐渐对颖纤尘有了一丝夫妻间本该天经地义的情意,固然稀少,总归是有。
多年前某一天,袁怀冕无意间听见妻子正在和一位宫女闲谈,她说她最喜欢梨花,后来,他便命人在那宝灵宫的里里外外,在这告神山的上上下下,种满了梨花。
当时颖纤尘得知真相,一下扑倒进袁怀冕怀中,哭了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也许,在那一刻,他们才算真正的夫妻,名副其实的道侣。
也是在那之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