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埃及宗教的宗教性质短时间内难以融合到华夏文明中,所以嬴政没搭理娜菲迪利。
其实说实话,嬴政也确实没有什么可搭理娜菲迪利的。
托勒密国该怎样统治、贝勒尼基三世该怎样使用诸贵族文武、百官千灵治理托勒密国、宗教祭司阶级该怎样辅佐贝勒尼基三世治理托勒密国,这些事嬴政来的第一天就已经分别对所有相关的人都教导过了,再单独召见娜菲迪利确实没有意义,嬴政又没打算用埃及祭司阶级制衡贝勒尼基三世。
第三天,贝勒尼基三世请上“臣为不能尽善服侍陛下而愧疚不已,但此城建成已久,所居所行者皆旧,臣也不好因为驱散骚乱而损伤了陛下的圣德,所以臣想请陛下移驾新城,臣也能更好服侍陛下。”
贝勒尼基三世所说的新城就是尼罗河东岸原本历史上的开罗城。
嬴政对这种事太熟悉了,想秦非子分邑于秦邑,秦襄公又获封西垂、并建汧邑,秦文公又逐汧渭之会建邑,秦宪公再迁都平阳,秦德公定都雍城,秦灵公居于泾阳,秦献公再迁都栎阳,秦孝公始筑咸阳,这其中总有政治因素,嬴宏更过分,直接跑到关东之地修建北平为陪都。
只是嬴政没想到贝勒尼基三世会这么着急利用自己做政治,看来终究是孩子,做事都不能周全。
“你不如说说你在做些什么打算。”
贝勒尼基三世还是那一套恭维话。
“朕要听实话。”
贝勒尼基三世不敢再触怒“臣每日以皇叔陛下实录为鉴,常感悟,现在臣的权势最弱,处境最难,所以臣想效仿皇叔陛下迁都革新,却是臣鬼迷心窍,竟想仗陛下圣威严助臣迁都,是臣死罪,请陛下责罚。”
嬴政倒也没心思随便惩罚一个小姑娘“你罪在犯上,乃不臣之逆,不过你对朕和皇帝有忠诚之心,朕谅你年轻少知,警示于你,不再论罪。”
至于移驾新城的事嬴政也没有再提。
是几日后,嬴政巡视遍了亚历山大城内外,华阳长公主和贝勒尼基三世说嬴政想再看看其他地方,贝勒尼基三世才再请嬴政到原本历史上的开罗城巡视。
当然了,贝勒尼基三世也会跟随着嬴政到原本历史上的开罗城,只不过托勒密五世被留在了亚历山大城。
越过了尼罗河,冯敬再来接驾,并侍卫嬴政左右。
只是即使到了新城,看到了新城中的基础工业和手工业建设与新建的工程技术学院等等,嬴政依然没提移驾的事,仍是在既是交通工具又是行宫的飞艇里休息。
贝勒尼基三世可犯难了,这是多么好的一次迁都机会呀,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迁都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还是娜菲迪利留意到了嬴政似乎对刻画和塑像有些兴趣,因为嬴政曾问起过人面狮身像的事,娜菲迪利也从长公主口中得知嬴政打算去看一看人面狮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