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的表哥 作品

第488章 好兄弟

  灵武。
  朔方节度使的行营如今被暂时辟为行宫,地方自然是小了些,却可使新立的朝廷处事效率高不少。
  凡有消息传来,新君坐于堂上,老远就能听到呼喊。
  “陛下,使节回来了!”
  李辅国趋步入堂,身上穿着的紫袍彰显出朝堂大臣的威风,脚下的步伐又不失家奴的谄媚,有种独特的气质。
  李亨的头发近来又白了不少,愁容满面。他正在与张汀低声商谈着什么,张汀才说到“我有一个办法”,便被李辅国不小心打断了。
  “哪边的使者回来了?”
  “向回纥可汗借兵的李承寀、石定番等人回来了,还带来了回纥可汗的长子,明日便可入城。”
  “总算有了好消息。”李亨自语了一声,精神稍振奋了些,道:“明日朕亲自去迎,让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来,壮一壮我大唐的威势。”
  他近来很忧虑,原本以为李隆基死在陈仓了,他才敢登基称帝,没成想如今闹得十分被动。
  昨天又有两个消息传来,李光弼支援长安之后,倒向了李琮;而郭子仪行军到中受降城之后突然中风,暂停了行军。总之,形势正在渐渐倾向李琮。
  因此李亨不得不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回纥身上。
  次日。
  出使的队伍入城之时,灵武朝堂的文武官员们都已经在列队等候了。初立朝时只有数十人,如今已有两百余人,所有官员都拉出来,看着倒是也有些威势。
  除了宗室之外,列在武将之首的是封常清,其后便是仆固怀恩了。
  仆固怀恩是一个高大的铁勒人,一脸的大胡子,长相非常凶恶。实则,性格却十分淳朴,是个直脑筋,想事不会绕弯,做起事情来分外卖命。
  因李亨特意笼络,封赏,赐衣,并拉着他同食,酒后推心置腹地诉说了自己光复大唐的志向,仆固怀恩感激涕零,近来正在积极进行练军,准备誓死报效新君。
  文官之列,立下拥立大功的杜鸿渐并未站在首位。他非常谦逊地把位置让给了不久前赶到灵武来的名臣,房琯。
  房琯在前几年就担任过给事中,这是储相之职,算是李亨在东宫时的重要臂膀,可惜后来牵扯到了薛白的案子,被外贬出长安。
  听闻李亨登基之后,房琯星夜兼程赶来投效,如今已被封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宰相。他披着一身紫袍,极有风范,是灵武朝廷的定海神针。
  站在那等着李亨,房琯正闭目养神,忽听到身后有人很小声地说“神童来了”之类,他转头往后看了一眼,却见李泌披着一袭羽衣,站在官员末位,于一众紫红之间显得十分突兀。
  他遂走了过去,道:“长源,你站到上首来。”
  李泌站定,不愿上前,摆手道:“贫道无官无禄,不宜在在百官之列,房相请。”

 

  房琯还待继续邀请,听到那边有宦官呼了一句,他只好停下说话,重又站回首位。
  待李亨已到殿中,放眼看去,首先也是看向李泌,连连招手,笑道:“长源,你站近些。”
  房琯带着轻松的语调,缓缓道:“臣方才也劝李泌站到臣前面,他却自称无官无禄,如何都不肯,请圣人拜他为宰相。”
  他们看重李泌,是因为知道李泌真有本事,且是不世出的奇才。放在盛世,奇才还能放着往后再用,如今这乱世,却迫切需要奇才出力。
  但李泌的心境已与几年前不同了,他勘破了权力斗争,对皇权也失去了过去的敬畏,多了分洒脱。当李亨再次提出要拜他为宰相,他依旧推拒。
  “长源可是与朕见外?”李亨加重了语气,仿佛李泌再不受,便是不给他面子。
  他近来很忧虑,担心李隆基出现在蜀郡,会导致他臣下的离心,非得要笼络了李泌才能感到安心些。
  李泌遂道:“臣是绝粒无家之人,不求高官厚禄、良田美宅。为陛下出谋划策,只求收复二京之后,能枕着天子膝睡一觉,吓一吓钦天监,使他们禀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则平生所愿足矣。”
  他是一本正经的语气,说的却是一桩有些荒诞之事,殿中不少人不由笑了一下,气氛一缓,化解了李亨的强求。
  李泌这插科打诨的样子,倒有些像是他此前遇到的和尚懒残,故而他当时说“偷了禅师的虚诞”。
  李亨哈哈大笑,因李泌说的枕膝一事表现出的亲近而高兴,但还是让李泌站到上首。反正站哪里都是站,李泌也无所谓,遂施施然以布衣之身站在前方。
  君臣间这一番礼让之后,那边使者也到了。随着鼓乐起,李承寀、石定番等人引着一個回纥年轻人入殿。
  那回纥年轻人正是葛勒可汗的长子,不过二十岁出头,虽也会说汉话,却说得磕磕绊绊,待他自报了名号,通译迟疑着说意思是可称他为“叶护太子”。
  李亨听了微微皱眉,但他眼下是有求于人之时,想着叫太子就太子吧,不必在这些无谓的小事上与之争辩。
  叶护太子则表现出了对大唐的好奇,睁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打量着这小小的堂屋,盛赞了大唐宫殿的瑰丽雄壮。
  “外臣是初次到大唐,见到这么大的城也是初次。”
  这些话,让李亨略感尴尬,以为叶护太子是在讥讽他。可他仔细看了对方那清澈纯真的眼神,确认了对方应该只是没有见识。
  果然,之后叶护太子又道:“我们的王都建在郁督军山的脚下,只有灵武城的一半大,宫城有两个门,有一个瞭望塔。”
  李承寀上前禀道:“陛下,臣到了郁督军山,见到了葛勒可汗,他很仰慕大唐,想要将女儿嫁给臣。”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苦意。私下里,他并不愿意娶对方,说是回纥公主,其实是个皮肤粗糙黝黑、脾气暴躁的女人,且把一个回纥女人娶为正妻,生下子嗣便是嫡子。他属实不希望自己的嫡子带着回纥血统,相比起来,宁可让宗室嫁女过去联姻。
  但没办法,国危当头,他作为大唐宗室,只能做出牺牲,想必李亨也会回报他。
  “好!”李亨大悦,当即封赏李承寀。
  “谢陛下隆恩。”李承寀领了封赏,上前两步,双手举过一封国书,道:“这是葛勒可汗答应出兵的请求,请陛下过目。”
  李辅国连忙过去接过,捧给李亨。
  李承寀低着头,偷眼观察着李亨的表情,见他不动声色,暗暗松了一口气。
  在殿上,李亨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设宴款待叶护太子。
  是夜,灵武行宫御宴,酒过三巡,李亨方才留下了两个儿子以及一些信得过的大臣,与叶护太子详谈借兵的条件。
  ~~
  叶护太子是个实在人,尤其是酒意上来,更显豪迈。
  “可汗非常仰慕大唐,他将女儿嫁到了大唐,也希望能迎娶到大唐公主。双方联姻,才能齐心协力一同杀敌。”
  李亨只是略微犹豫,很快点头答应了下来,道:“朕会把女儿嫁到回纥。”
  “多谢圣人。”叶护太子大喜,又道:“回纥愿意为大唐征战,可是必然会让男儿们战死、损失大量的牛羊马匹,陛下得要有赏赐,可汗要求,等收复了长安,城池归陛下,城里的女人、奴隶、钱财、粮食,得全部归回纥。”
  此事,李亨已经看过李承寀的奏章了,沉思着,没有说话。
  房琯皱了皱眉,道:“岂有此理?你们需要多少赏赐,列个数便是。”
  “不列数。”叶护太子摇头不已,道:“回纥人打仗,战利品分一半,这是规矩。比起城池,城中的人和财物可没有一半重要,这是可汗仰慕大唐作出的退让。”
  “你们要如何带走长安的金帛子女?”
  “不用管,攻入城之后,唐军只要让我们抢掳几天就行。”
  叶护太子说话时依旧睁着他那双清澈纯真的眼睛,可手里的匕首却还在割肉。
  他方才说御宴上的肉烤得太老了,要了些烤得半生不熟的肉,一刀割下去,血汁便溢出来。他也不用筷子,就用手捉着吃,于是嘴角都带着血。
  再是单纯,再是说着仰慕大唐,他的野蛮却已冒犯到了堂中不少官员。
  “啪!”
  一声响,却是李倓拍案而起,抬手一指,怒叱道:“竟敢口出欲抢掳我大唐国都的狂言,还不向陛下乞罪?!”
  叶护太子咽下口中的肉,以不解的眼神看着李倓,道:“这是回纥的规矩,大唐要是不答应,不向我们借兵就好,发什么火?”

 

  李倓愈怒,握拳道:“犯我大唐天威,其心可诛!”
  这两人年纪差不多大,这般一对上,彼此的火气都上来。叶护太子把手中的匕首一抛,走到堂中,敲着胸膛道:“打一架?!”
  “好!”
  李倓剑眉一竖,当即扎起衣襟上前。
  其实,他绝非他表现出来的这般冲动,而是深知谈判绝不能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尤其是原则上的事情,必须得坚决地反击,拿出大唐该有的气魄来。
  “住手!”李亨大喝道。
  堂中两个年轻人并不听,已然大步赶向对方。
  “虎——”
  破风声中,叶护太子一拳挥出,拳势迅捷,力道刚猛。他对自己的武力极有信心,这一拳能直接打死一头牛。
  “嘭!”
  叶护太子那凶猛的一拳竟是落了空。也不见李倓有太多动作,只是轻轻一闪,人已欺身至他面前,径直一拳砸在他的面中,砸断了叶护太子的鼻梁。
  未至他喊叫,李倓抬起膝,狠狠击在他的小腹上,将他打得吃痛,像只虾一般弯下了腰。
  这两下干净利落,势若奔雷,先声夺人,之后李倓便要肘击叶护太子的背。恰此时,却有人扑上,一把抱住了李倓。
  “给我住手!”
  “滚开!”李倓回头看了一眼,见扯着自己的是李俶,还是换了语气,道:“兄长松手。”
  “别打了。”
  “欲劫掠我大唐国都者,死!”
  李倓还要挣扎,眼前忽然一花,“啪”地一声已挨了一巴掌,定睛一看,李亨却已到了他面前。
  “阿爷。”
  “河南河北沦陷,百姓水深火热,叛军肆虐,你让他们死了没有?!”
  “儿臣惭愧,但……”
  “滚出去!”李亨怒喝道。
  李辅国连忙领着一众禁卫们上前,拉着李倓,好言相劝着,将他往外拉去。
  “殿下息怒。”
  他们渐渐走远,外面又响起“啪”的一声,有人挨了巴掌。
  等李辅国再回到堂上,半张脸已是红肿了起来,却是故意低着头,不想让李亨看到,以免怪罪李倓。但李亨又岂能看不到?于他而言,儿子敢打一个替他执行圣意的身边人,便是在打他的脸。  
  李俶则去扶住叶护太子,让他重新坐下,道:“我这弟弟,自小蛮横无礼,你不必理会他。”
  好在叶护太子是个好脾气的,并不与他们作怪,一心只要求劫掳长安百姓。
  此事,旁的臣子们一时也不敢作主,都是小心观察着李亨的脸色。
  李亨十分为难,踱着步,思忖着,最后长叹了一声。
  “当此形势,大唐已到危亡之际,不仅是胡逆肆虐。而且,连我父兄也被叛逆欺瞒了。”
  说到这里,他脸色凝重起来,加重了语气。
  “你们可知,薛白并非我二兄李瑛之子。他是薛锈之子无疑,冒充宗室,诓骗天下,意在颠覆大唐。此事我已找到十足的证据,可时间只怕来不及了,他已诱李光弼入长安,吞并其兵马,马上要与胡逆勾结。朕无能,守不住宗庙社稷啊。”

 

  此间都是李亨的心腹,不需要他证明什么,只需要他表态就够了。
  臣子们唏嘘叹息了几声之后,有人转向了叶护太子,问道:“回纥能出兵多少?”
  “四千骑兵。”
  叶护太子回答得很自信,这数字虽然不多,可回纥骑兵往往一人三马,骑射娴熟,虽四千骑也是一股战力强悍的奇兵了。
  众臣皆摇头,觉得为了四千骑兵就把长安城卖了,未免太过贱视宗庙社稷了。这毕竟是出卖国家子民的脏事,一时间,众臣都不敢开口,故作思索。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他们还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击败薛白与胡逆,抢回长安?
  这种事,李亨不可能亲自开口,见此情形,皱着眉,无言地等待着。
  还是李辅国最知李亨的心意,小声地提醒众人道:“不仅是长安,朝廷是要收复两京,回纥能否出兵一万人?”
  “两京?一万人?”
  叶护太子最开始没懂,咀嚼了一会才明白过来——薛白难以对付,大唐需要回纥出兵一万。相应的,可以让回纥劫掳长安、洛阳两座城池的金帛子女。
  ~~
  “阿兄,昨夜与回纥人谈得如何了?”
  “放心,阿爷没答应他的要求,反而说服了他出兵,之后自有封赏。”
  天不亮,一夜未睡的李倓就找到了李俶,询问昨夜之事。
  李俶的反应云淡风轻,一句话就把向回纥借兵之事搪塞过去。之后,脸色郑重几分,道:“我有一桩重要之事与你说。”
  “阿兄说便是了。”
  “查清楚了,薛白并非伱我的堂兄弟,他是冒充的废太子瑛之子。”
  李倓道:“阿兄在灵武,如何查清的?”
  “张垍说的。”李俶道,“当年之事,张垍知道得很清楚。他与唐昌公主有旧,唐昌公主又嫁于薛锈,一直都知道薛锈有个外室子,也就是薛白。换言之,薛白从出生到现在,就一直没离开过张垍的视线,从不是大唐宗室。”
  “那……庆王如何会认他?”
  “利欲熏心罢了。”李俶道:“据从范阳归来的使者所言,史思明也称薛白与安禄山早有勾结。更多的证据,阿爷已经让张垍去递给太上皇了。”
  李倓道:“阿兄,我从来不是站在薛白那边,但是守住长安乃眼下……”
  “我知道。”李俶拍了拍他的肩,道:“我知你是想以大局为重,可你知道如今祖宗留下的社稷已经随时有被人篡夺颠覆的可能吗?”
  李倓无言以对。
  李俶道:“唯今之计,只盼太上皇能早日醒悟,不再受薛白蒙蔽。”
  “那,真不会劫掳长安?”
  “你还不信我吗?”李俶道,“从小到大,我何曾骗过你?”
  “信阿兄。”
  兄弟二人谈罢此事,李倓离开。
  李俶目送了他的背影,转身往叶护太子的住处而去。

 


  才到地方,进了门,他便听得有人唤道:“阿兄!”
  李俶转头看去,只见是叶护太子正向他赶来,他遂展露出一个笑容,道:“我还担心你一觉醒来,忘了我这个阿兄。”
  “不会忘!”
  叶护太子上前,亲热地揽住李俶,道:“我有一个异母弟,名叫‘移地健’,他虽然是我的兄弟,其实一直想害死我。但我与阿兄你,虽然是昨夜才结拜的兄弟,但情谊却比真兄弟还要亲!”
  李俶沉默片刻,拍了拍叶护太子的背。
  “我也是。”
  “阿兄放心,我马上就回郁督军山点齐兵马,助你登位。”
  “好兄弟……”
  ~~
  蜀郡。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仰起头,舒心地叹息一声,喃喃道:“你说过,想为朕生个孩子。”
  范女愣了愣,想起了一些往事……她其实努力过的,有次,趁着太极宫春宴,把薛白偷偷召到了面前。
  “奴家没用,让圣人失望了。”
  “不,还不晚。”李隆基喃喃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近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要再有一个子女,虽然他已有上百个了。现在他要的不是传承,而是证明自己。
  范女遂作出大喜的样子,盈盈拜倒,道:“谢陛下圣典。”
  “告诉朕,你在灵武所见所闻,李亨登基时,是否很庆幸朕驾崩了。”
  “奴家一直被拘着,并不知晓太多。”范女道,“只是,忠王给陛下起了庙号。”
  “哦?是什么?”
  此事很晦气,别的人一直都避讳着,不敢与李隆基说。但范女不一样,是枕边人,可以私下里悄悄说。
  “奴家也不懂那些是何意,听到了什么便直说,请圣人恕罪。”
  “说吧。”李隆基也很好奇,自己身后会是怎样的庙号。
  “代……代宗。”范女小声道:“他们说,圣人于大唐之功绩,如汉武帝之于大汉。汉武帝庙号世宗,故圣人也该如此,但避太宗皇帝名讳,可庙号代宗。”
  这是非常高的庙号了,可李隆基却微微皱眉,冷笑了一声。
  他一向不喜欢别人拿汉武帝和他比,因为朝臣总是喜欢拿汉武帝晚年逼死了太子刘据之事来劝谏他,让他十分厌恶。且他认为,汉武帝的功绩不足以与他媲美。
  “李亨还是想要讥朕对他严厉了,他也就这点出息了。”
  范女道:“忠王没有同意用‘代’字,他说陛下文治武功,唯有‘景’、‘宣’、‘圣’这般的庙号可彰显,只是……那些官员们不肯,忠王亦无可奈何,因此,暂时搁置了此事。”
  李隆基淡淡道:“朕犹健在,他敢给朕上庙号。”
  话虽这般说,他还是能感受到一丝丝李亨对他的孝意。他心底其实知道,从身后名这件事看,李亨还是维护着他的功绩的。

 

  “后来如何,奴家就不知了。”
  范女其实无所谓要给谁说好话,如今已是只为自己而活。李亨许诺了她许多好处;而那边,薛白上次拒绝了她,在陈仓时救走了杨玉环却也没救她,原本的恩情终于成了淡淡的怨,但这也不重要了,往后也没再见的可能。
  “拟用的是哪个?”李隆基心中喃喃自语着,依旧好奇。
  没两日,长安来的诸王、大臣们都到了。
  益州城因此终于有了“南京”的气派。
  李隆基很高兴,一日内分别接见了许多人。待见到韦见素,他十分惊讶,本以为李琮会任韦见素为相的,不由大为夸赞。
  “朕曾梦到跌倒后被孝子扶起,高力士说,见到一身素衣的孝子是‘见素’啊,你果然忠心。朕等着你扶朕再造盛世。”
  总之,有了韦见素这样忠诚能干的大臣,南京的政务便稳了。
  之后,说起长安之事,听闻叛乱将要平定,李隆基目露沉思之色,恢复了天子的深沉,心思难测。
  闲聊时,他也与韦见素说起如今还在灵武的一些大臣,猜测谁听说圣驾在蜀郡后会赶过来。
  “房琯素有忠直之名,必当先至。”韦见素道,“张垍虽属连戚,几至拜相而失之交臂,必不来。”
  李隆基摇摇头道:“不见得,朕之贤婿,世受国恩,岂能不来?”
  韦见素了解张垍其人,不认为对方还会到蜀郡来趟浑水。
  不想,过了数日,张垍竟是到了,称有十万火急之事要面圣详禀。
  李隆基似早有所料,马上便答应接见,并且除了少数心腹护卫之外屏退了旁人。
  ~~
  回天宫的大殿内摆着一张地图,崔乾佑的兵马被逼到少陵塬的最新消息也标注在了上面。李隆基先是看了一眼地图,方才看向张垍。
  “朕听闻李亨给朕上了庙号,他是深怕朕还在啊。”
  “陛下!”张垍连忙拜倒,道:“没有,他没敢为陛下上庙号,因始终抱着陛下还健在的希望,此事臣绝无虚言!”
  这种事一查便知,李隆基懒得追问,只是沉着脸。
  张垍等了一会,方道:“臣此来,是为了薛白的身世。”
  “朕就不该指望李亨能让朕出乎意料。”李隆基喃喃道:“说吧,他是朕的孙子吗?”
  “不是。”
  张垍方才称的是“薛白”而不是“李倩”,就已表明了他的态度。
  李隆基道:“朕要看证据。”
  “证据,臣有很多。”张垍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薛白将贵妃送至蜀郡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