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儿子的心思,老朱懂!
他们没有办法获得科举制度的好处就开始嘲讽,他们没有办法在高考的时候获得好处,他们就开始抨击。
科举制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给了普通百姓一条上升的通道,而且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一条道路。
如果像三国时期魏国那样搞一个什么九品中正制,那很容易的,只要你家里有人是名流那你就可以当官,这很容易的,因为很多人都会帮着一起来维护这个制度。
因为这是所有人的蛋糕,没有人希望这个蛋糕被其他人瓜分掉,我不需要太过于努力就能让很多得到这部分利益的人,跟着我一起来守护这份蛋糕,就是这么简单的。
这一切都是需要通过你家里有多少实力而来的,你家族要是没有什么实力的话,你一辈子也只能是百姓,甚至你的后辈儿孙世世代代也都是百姓,根本不可能有上升的途径。
但是科举制度却给了一个这么好的途径。
即便科举制度有这么多的问题但是不可抹黑的是,正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普及才让那些门法规组没有了那么强的垄断能力。
大部分都是底层上来的官员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才能让王朝的活力更加好,这就是陈寒现在要去做的事情。
既然现在八股文还没有真正的确定下来,那就很简单,绝对不能让这些会让将来很多人都陷入麻烦的八股文,彻底的消失在世界上,科举制度还可以继续的,只要能让更多的百姓接受这一套,完全是可以搞另一套。
其实百姓们并不会太关心什么政治之类的,他们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当官就行,至于什么思想之类的老百姓们是不相信的,其实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让我吃更多的饭就行。
至于其他的对于他们来讲重要吗
其实不重要。
而这也是陈寒为什么一定要推行教育的原因。
因为如果没有教育没有更多的人知道知识,那将会有更多的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来选择,甚至都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过得像个人一样。
因为很多的老百姓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
他这一辈子就只知道在地里种粮食,一辈子就只知道这样才能活下去。
而即便教育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能让一个人瞬间成为有用的人,但是只要让他明白自己还可以做点其他的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人才真正井喷的源泉。
如果仅仅只是靠着科举的话,那估计是很难有真正的天才被挖掘出来。
毕竟天才都是偏科的。
很多天才根本不可能顺利通过科举制度的考核。
有时候这些天才可能胆小如鼠,见到人还会流哈喇子。
但是在某种特定的行业里面,这些天彩汪汪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这是科举制度所不能涉及到的。
而陈寒之所以要建设大学,就是希望这样的人才不通过科举制度,只要能胜任大学的节奏,那就都能来大明工程学院。
现在的陈寒正在沉浸于这些事情上,过得非常充实。
而朱标之所以担心就是因为现在好像有很多人,正在抱怨灾民的出现。
朱元璋看到朱标脸上的表情之后,微微一笑:“老大,你知不知道你跟你女婿最大的区别在哪”
朱标听陈寒这么一说,脑子里开始组织词汇,可是始终是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形容。
见朱标没有说话,朱元璋自己说了出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太循规蹈矩,你希望一切都在律法的约束之下。”
听父亲这样一说朱标顿时觉得好像是对的,自己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毛病,这也不能怪他,而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验,他发现大部分时候都需要在遵守客观的律法的基础上,才能让更多的事情变得可控。
陈寒的行事方法固然很好但是多少有点离经叛道,如果真的再次出现一个陈寒这样的全知全能的人才,那大明王朝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正是因为很多人不可能像陈寒这样行事,所以才难能可贵。
朱标没有听错,朱元璋其实就是在养着陈寒,不管是出于什么事都能稳坐钓鱼台,这才是朱元璋最希望后辈儿孙们要做的事情。
因为朱元璋也一直觉得陈寒是对的,对于朱元璋来讲陈寒现在对于老爷子来讲就是,将来自己的儿孙们不需要太努力都能过上好日子的帮手。
如果能够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大明王朝将来的潜力有多少,那老百姓们还需要那么担惊受怕吗
既然不需要难道那些老百姓就是那样的愚蠢,一定要想着要怎么才能让大明倒台
这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朱元璋连这点东西都不明白的话,那真是白活了。
说实话一开始的朱元璋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同意陈寒的说法,知道陈寒现在已经将大部分的问题都给解决之后,他才明白原来陈寒说的是对的,因为自己没有未来的那六七百年的知识,就应该要认输。
他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陈寒好像对权力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强烈的好奇心,甚至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因为权利带来的,必须要好好地珍惜这一切。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他才会这么努力的工作。
其实朱元璋一直都看在眼里一直都非常喜欢陈寒。
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儿子朱标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朱标的确是非常的优秀但是他好像不明白,不少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在律法的约束之下,才能做好。
陈寒现在形式有时候的确是突破了一些底线,但那是必要的手段,朱元璋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要不然全天下就会乱套。
有时候没有律法的约束那就是约束,因为谁也不知道边界到底在哪里,所以没有人敢轻易的突破这一层墙壁,这就是最大的约束。
陈寒现在制定了这么多新的规矩之所以能够一下就成为,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可以实行的规矩,就因为现在的陈寒的确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所有人都认为这才是对的,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规矩才是最正常的,那这就够了。
朱元璋拍着朱标的肩膀:“你希望你爹我长命百岁这是好事,谁不想长命百岁,但是你爹我总得要去见你娘,陈寒那猴崽子到了之后能让你在你爹身后走,这对你爹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人都说人这一辈子最大的痛苦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爹我这辈子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事,所以你爹不希望在你的身上看到这些,你要明白这一点的话你就好好的干,不要让你爹操心就行。”
听到自己的父亲这样说,不知道为什么朱标的眼睛都红润了。
这些年来父子两个虽然说天天都能见到面,但是谈论的大部分都是关于如何治理天下,那时候朱标一直都觉得这才是自己父亲最希望看到的,可是现在看到自己的父亲也终于慢慢地弯下了腰,终于也见到了老的一面的时候。
朱标才终于明白这些年来自己真的没有做到一个当儿子,应该要做到的事。
自己的父亲为了让自己将来的皇位能安稳,费尽了心血,不仅让所有成年的弟弟们都到外地去守护边疆,甚至很少有机会能够见面。
曾经他也抱怨过为什么自己的父亲要那样对待兄弟们,难道一家人在一块不好吗
随着他掌权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权力一旦沾染上了想要摆脱掉,那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事。
人真的很难摆脱掉自己的贪婪的欲望,包括他自己。
自己现在仅仅只是一个监国太子,可是他就已经开始想想如果有朝一日全天下的事,都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话他要怎么样来改造天下。
甚至就在刚才他还在想如果自己的父亲过世了,自己要怎么样来面对天下。
因为很容易想象的一件事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自己必须要给自己的父亲擦屁股,自己的父亲在执政的时候做下了很多不该做的事。
如果自己想要做什么大事就必须要好好整理一下天下才行,可是他很明白光是要搞明白这些事情,就必须要费不少的时间,他埋怨过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在当皇帝的时,给自己留下这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这些麻烦的事情一定会让自己为了搞定这些事,就浪费掉了大部分的时间,自己现在已经三十五岁了,人过中年之后想要有更多的经历那是不可能。
他可是不敢想象自己也能够有父亲一样的身体状况,自己的父亲那是在马上征战的时候,有了这样的一副铁打的身躯,但是自己不行。
父亲是天选之人但是他觉得自己不行。
而如今他才明白其实自己的父亲一切都想好了,陈寒就是自己父亲的选择。
就像父亲说的那样很多事情如果只想着,把这些人都装进律法的约束之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人根本不希望被约束。
反而是陈寒的方法很管用,用高俸禄当作陷阱把这些人自动的关进去,让这些自己觉得这俸禄太高了,不敢轻易的犯错。
而考成法已经决定了这些人如果不作为,那就一定会面临非常严峻的考核,到时候他们就没希望保住自己的官位。
这种无形的压力才是现在这帮人不敢轻易尝试去挑战陈寒的底线,他们很明白现在的陈寒的改革变法一定会让很多人站在陈寒这边,因为这部分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陈寒的好处,所以这部分即便知道将来自己的后辈儿孙可能也要面临这样的考验。
却依旧相信陈寒能够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可能这就是信心的塑造吧。
“你爹我现在最大的成果就是替你发掘出了陈寒这个猴崽子,他多好啊,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就想让咱们大明好一点,这个孩子就是尚天赐给咱们的。
“咱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咱的儿子,别看你现在就好像是一个书生一样,但你也曾经跟着你爹在战场拼杀过。
“在战场上待过的男人都不希望自己只做一个守成之君,你也想开拓疆土,对吧”
没想到自己的那一点小心思被父亲完全看穿,即便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听到父亲的评价之后,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爹,你说得对。”
哈哈哈……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
他觉得很开心的是自己真的还能敏锐的洞察到自己儿子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好事情。
如果自己的儿子一辈子只想当个守成之君,那就算陈寒再厉害也没用。
因为陈寒这个猴崽子曾经跟他说过,如果没有一个有开拓精神的皇帝配合自己的话,就算自己使尽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进步。
毕竟自己只是一个人如果什么都靠自己的话,那自己就算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正是因为明白这些事情陈寒才能更加的理智。
曾经陈寒一直都觉得自己一个穿越者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好,其他的人都只要配合自己就行,可是现在他才明白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后盾的话,也就是后面有一个真正想要改革变法的皇帝在支撑,自己的权威从何而来。
既然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没有办法做皇帝,那就有必要扶持一个支持变法的皇帝出来,这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现在朱元璋就在替陈寒试验一下朱标,看看朱标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可以开疆拓土的皇帝。
现在这么一实验发现朱标还是合格的,因为朱标看到自己慢慢的老迈之后居然会有些忧虑。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标在忧虑什么。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朱标绝对不会因为人必须要走这件事太难过,他应该很明白就算陈寒来了也不可能让自己长命百岁,最多也就是多活几年,但是将来的路总归是要朱标自己去走,甚至陈寒现在都没有办法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