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看到父亲老去,朱标开始害怕了
即便之前的朱标其实一直都非常的理解自己的亲爹,但是说到骨子里边,他还是有些埋怨的。
毕竟当初他只看到了他的父亲在外面征战,他只看到了他的父亲取得了所谓的军功。
可是真正的是没有办法去关心他们一家人是怎么来过日子的。
朱标总是觉得自己的父亲好像完全不关心家庭到底是怎么过的。
也不关心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们的日子,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
更加不关心自己的母亲在等待他回来的过程当中,有多么的劳累。
这担惊受怕积累了多少情绪波动。
这可能导致了自己的母亲在和平年代,遇到那么一点点小小打击,身体就受不了甚至早逝。
所以说朱标并没有将这些东西都表达出来,但是不能否定,他内心深处其实一直都有这种感情在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把这些东西都压抑住了。
直到今天看到自己的老爹,因为接受了陈寒的建议去种地,他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
原来自己的父亲其实一直都在怀念着母亲。
他们的感情可能根本就不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单纯,可能他们的相处方式,本身就与别的不一样。
他们可能因为战争的缘故一直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所以互相之间其实更能够理解对方。
父母亲在面对家庭跟事业,甚至家庭跟王朝更替影响力的这一块,有着其他人所不能理解的一些相处方式。
这导致在很大一个程度上,让外人觉得他们可能是感情方面并没有那么的融洽,但其实他们自己反倒是能够做到非常融洽的表达。
以至于在外人觉得矛盾的地方,他们显得反倒非常正常。
在外人面前觉得正常的东西,可能在他们内部之间又显得非常的别扭。
也正因如此,所以现在他们一直都是用这种又冲突又对抗同时,在重大问题上,又能够非常集中的去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的相处方式。
朱标并没有历经过这样的一些转变,也并不知道原来人跟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
表面上看上去的和谐融洽,有的时候这种冲突以及做对甚至剧烈的争吵,反倒是他们相处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朱标没有历经母亲在家中等候父亲回来的消息的那种紧迫感。
也无法理解在战场上每个人即便是君王,也可能会面临的危险,传导之下导致的母亲在等待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既希望接到关于父亲的消息,又不希望接到关于父亲的消息。
因为往往消息的好与坏绝,不仅仅只是寻常人家的一句报平安,绝不是寻常人家的一句问候。
而是关乎着整个天下的格局的变动,关乎着数以万计将士的生命。
所以这份问候以及信件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会发出来,即便已经离家多年,可是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之下,其实就是好消息。
这就是父亲跟母亲之间的相处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朱标没有办法理解那是正常的。
也直到这一刻,然后才终于是发现,其实自己的父亲真的是老了。
老的真的是让人觉得,如今的大明王朝曾经笼罩在自己父亲的威严之下的时候,其实一直都没有太让人操心的地方。
可是现在当看到自己的父亲真的就老了的时候,他才终于觉得,自己将来如果真的要改变历史没有死掉,去接手大明王朝的时候。
自己应该要以怎样的面目来去面对整个天下。
他有的时候也会觉得特别的迷蒙自己的父亲勇德遭受并不是自己所能够去运用的。
首先来说自己的父亲奠定了大明王朝。
他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创立者,所以本身就拥有着巨大的权威。
不管是什么人,一提到自己的父亲,那都会想到如今我们有这样的好日子,全都是皇帝陛下一个人的努力,所以绝不能够去背叛皇帝陛下的意志。
在这种情绪的感召之下,即便皇帝陛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会因为创立了大明王朝而无限的冲淡。
所以民众对于皇帝陛下的容忍度是会更高的。
但是自己接手之后可就不一样了。
即便自己在军队,在官场上面的威望都非常高,但是在民间的威望现在还并没有体现出来。
反而是自己的女婿通过改革变法。
通过了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之后,积累了自己的个人声望。
即便陈寒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改革变法能成功,其实有很大概率是因为皇帝和太子殿下的支持。
所以大家应该要感激皇帝和太子殿下,但是百姓都是非常感性的生物。
他们从来都不会去看到在整个成功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的支持他们只看到了冲在前面的那个人。
这可能就是在改革,又或者在做事的情况之下的一个矛盾和悖论。
有的时候一个人想要做事情就不得不去承担一些风险。
比如改革变法这件事情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么陈寒所要面对的那个问题,可就是直接会要了他的命的。
所以这就是做事情的一个矛盾的地方,成功了的话那么自然是皆大欢喜,所有人都替你开心。
所有的人都会为你鼓掌。
所有的人都会为你献上鲜。
他们会感激你的改革变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他们会感激你对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他们会感激你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
他们甚至会感激你,让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后代都有所改变。
可是一旦失败了的话,那么这些人可就不仅仅只是反扑那么简单。
他们这些人就不仅仅会跟着你的反对者,一起来指责讨伐你那么简单。
甚至可能会将所有生活当中的不满,都嫁接在你的身上。
会觉得就是因为你的改革变法,才导致了我将来的生活变得艰难。
是因为你的改革变法,让我的生活不幸,从而忽略掉自己的努力的元素。
甚至会觉得自己的不幸,就是因为你的改革变法造成的。
而忽略了自己明明好吃懒做,却希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明明自己没有少爷的命,却一直都希望有少爷的待遇。
这就是人性使然,这就是陈寒所要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现在是成功了,要不然的话陈寒将来要怎么去面对,整个天下都是一件巨大的挑战。
朱标想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明白,如果自己的女婿没有成功的话,那么要面临的问题可能会让他发疯。
故而对于陈寒现在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所有人对他的歌颂,他没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
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女婿应该要得到这样的赞赏。
应该要得到这些老百姓们的称颂。
所以他现在更加紧张的是,自己当了皇帝之后,应该要如何去面对整个天下,对自己提出来的一些质疑。
即便你在官场上很得官员的爱戴,即便你在军队当中有很强的威望又能怎么样
这些东西如果是在战场上面,肯定能够取得非常多的迭加效应。
可是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老百姓们是不会去理解你的。
如果你的政策一旦失误的话,那么老百姓们肯定会用一套伦理来指责你。
那就是你看这个儿子就不如父亲。
一旦这种指责形成了一定的舆论,那么反馈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是的,自己的父亲那么的伟大,如果你这个当儿子的不能够在制度上面,在经济上面,不能在带领着大家往更好方向创造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的话,那么就是无能的表现。
一想到这些压力,这个时候的生活其实都特别的迷茫,他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去面对这些压力。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时候应该,会不会被这些压力打倒。
他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压力的时候,会不会有恐惧的地方。
所以现在看到自己的父亲真的老了,看到自己的父亲原来在老的过程当中,也害怕担心没有事情做,所以必须得要去种地来消耗自己这部分的担忧。
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在老了之后,对自己母亲的思念。
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终于是卸下了强人的这个盔甲之后,所体现出来的与常人一样的这种表现的时候。
他终于是明白,自己将来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自己必须得要去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自己在有父亲在的时候,他一直都没有觉得这个问题是自己需要去考虑的。
因为便是自己三十多岁的人了,可是在自己父亲治理之下的惯性带动之下,他没有觉得这种压力可以传导到自己身上。
他甚至觉得自己应该也会跟自己父亲一样,可以慢慢的去适应治理天下的这个节奏。
可是现在当看到父亲真正的老了,真正的在开始回忆母亲的时候,真正的开始想着要如何找点事情做的那一刻,他才终于是觉醒。
原来自己跟父亲所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父亲在刚刚创立天下的时候,可能担心天下会不会再次崩溃,可能担心北元会不会再次南下。
可能会担心南边的那些张士成,曾经的旧地的百姓会不会反对自己。
可能会担心会不会有张世成跟陈友谅这样的枭雄再次崛起,来推翻自己的王朝。
所以他所担心的这些问题,用一个非常残酷并且快速的方式就解决掉了,那就是反腐。
在大量的贪官出现的元朝制度之下,所产生的惯性带领,很多明朝的刚刚创立的官员,一个个的都觉得可能还会像之前元朝那样去治理天下。
可能会觉得自己只要没有被发现贪污,那么就可以依旧按照元朝的制度惯性去贪污。
在刚刚灭掉的元朝的惯性之下,很多官员并没有觉得大明王朝变法有多大。
他们也并没有觉得,朱元璋这个皇帝跟蒙古人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他们甚至觉得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姓而已。
皇帝还是皇帝,官员还是官员,百姓还是一样的百姓。
所以他们在这种惯性的带领之下,又或者说是在元朝制度的创伤遗传之下。
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只要是符合了元朝制度的框架之内,那就是合法的。
毕竟元朝当时为了筹集军饷,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任由底下官员肆无忌惮的剥削百姓,从而凑足军费。
从而用来打压那些农民起义,只不过失败了而已。
但是官员们并没有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对的。
又或者说是官员限于自己的知识、限于交通情况的限制,根本不知道。
原来底层所产生的这些剥削,所带来的百姓起义,其实往往更具破坏性。
他们只不过以传统的观念认为,全天下之所以会起义,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官员做的不够好。
不是因为我们在对制度的钻空子方面利用得很好,而是因为你这个皇帝并没有做好带头作用。
所以一切的恶果都需要你这个皇帝来承担。
至于我们这些官员无需担忧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他们依旧肆无忌惮地按照惯性来盘剥百姓,只不过他们终于是尝试到了恶果。
那就是新上来的皇帝,首先是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对于贪官污吏的怨恨,加剧了他掌权之后清洗贪官污吏的力度占。
一个由于元朝制度创伤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毛病,比如官员贪污,比如制度僵化,比如松散的官僚约束体制。
让朱元璋认识到,想要重新构建大明王朝的基础dna,就必须得要对这满是烂疮的身体进行大手术。
所以各种反腐,一下子就让民众们忽略了大明王朝创建之时本身所带来的各种漏洞。
可能是因为战争带来的死亡人数,导致空余的田地足够养活剩余的人。
可能是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大刀阔斧的整治贪官,导致民心一下子高涨,冲淡了刚刚创立的大明王朝并没有带来好日子的怨恨。
所以自己老爹的治理才能够平平稳稳,权力才能够更加集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建立了大明的这个红利带来的,而自己有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