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人生 作品
第598章 赏赐群臣
「继续议事。」
「首先就是迁都之事。」
「六部,中书省。」
「还有门下省。」
「尚书省。」
「皇家商会」
「这些都可为先驱,入新都扎根,逐步将都城中心迁移过去。」
「朕一时半会还不会离开长安。」李铮对着群臣道。
「启奏皇上。」
「新都定下后,这长安城该是何等地位?」秦健生恭敬的问道。
听到秦健生的启奏。
李铮也带着一种深思之色。
「昔日突厥还设有三大都城,我大唐设立两个也不过分。」
「迁都北平之后,长安就为我大唐陪都,中书省,六部职权仍然在长安保留,各职权仍在。」
「待得以后火车轨道将我大唐彻底连通之后,长安城的六部方可全部撤出。」李铮想了想后,对着群臣说道。
「皇上圣明。」
群臣齐声回道。
以陪都定长安,这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皇上。」
「北平新都内,有关众臣的官邸都已经选定好了,只等皇上降旨赐予了。」
开济走上前,手里捧着一份奏折。
王德立刻走下来,将这奏折接下,呈奏给了李铮。
打开一看。
上面正是每一个官吏赐予多大官邸,位置在何处,官阶越高,权位越高,就越靠近皇宫,显然,未来大唐都城寸土寸金,作为大唐大臣的他们自然也无需购买府邸,第一个府邸自然是由朝廷来赐予的,这也是施恩的一环了。
「开卿拟定的不错。」
「就按照此法施行。」
「诸卿也可以让府中仆从先行去北平落府了。」李铮点了点头,对着开济说道。
「臣领旨。」
「臣会立刻将诸位大臣府邸分布图给予各位同僚。」开济立刻应道。
「当初朕说过。」
「新都建成。」
「此为工部一大功劳,作为工部尚书的开卿功不可没。」
「朕说了,在朕的大唐,有功必赏。」
李铮笑了笑。
一挥手。
一个瓷瓶浮起,在李铮真气的力量下,缓缓漂浮在虚空,达到了大宗师巅峰,对于真气的掌控力自然是达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细致入微。
在李铮的真气下,这丹药缓缓飞到开济的面前。
「这一颗延寿丹。」
「朕,赐予你。」
「可延寿十年。」
李铮威声说道。
看着眼前的瓷瓶,开济脸上涌现了难言的激动。
直接跪下来,双手将瓷瓶捧起:「臣,谢皇上隆恩。」
而满朝文武,对于开济得到赐予的延寿丹,也无不羡慕。
这可是真正的皇权赐予的最大机缘,比赐予千金万两跟是恩泽百倍,这可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臣有一问,此丹药,臣能否给予老母服用?」开济恭敬的问道。
「这丹药朕赐予你了,如何分配,自然是看你自己。」
「你既然有这份孝心,朕又岂会阻止?」李铮笑了笑。
「臣谢皇上。」开济更为激动了。
对于开济得赐予丹药。
满朝文武也没有人会不服。
因为开济这几年来的确是六部中最为繁忙的,也是最为劳累的,每日在官邸之中的时间比任何大臣都要长。
因为工部除了负责兵器,火器的制造。
还有火车,铁轨,乃至于新都。
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启奏皇上。」
「过去这么长时间,我大唐军队已经完成了精简,原有兵力近两百万,如今精简之后,只剩下一百六十万,包含了北疆的府兵。」
「又有从军中退伍的兵卒都完成了妥善安置。」兵部尚书郑玄站出来启奏。
「自高祖皇帝开国以来,我大唐设立军户,父亲阵亡,儿子顶上。」
「这一点,虽然有用,但弊端太大。」
「即日起,废除军户制度。」
「改为愿者入伍。」
「此诏,随三日前昭告一同昭告天下。」李铮沉声说道。
对于这一个弊端,太大了。
一则影响普通兵卒的待遇,二则则是官位世袭一样,百户阵亡了,他的儿子上去也是百户,无功也是如此。
这就是李铮不愿的弊端。
在他的大唐内,在军中唯一可以看到的应该就是军功,唯有军功方可晋升,除此之外,不可凭世袭身份,这样才能够保证将士们杀敌建功的公平。
至于三日前朝会定下的圣旨诏谕。
正好会在今日昭告,这些自然会一同下达。
「皇上圣明。」
「如若是以往固守疆土的大唐,这军户籍或可,但如今我大唐在皇上统御下开疆拓土,的确是要刺激每一个将士们杀敌报国之心,臣附议。」郑玄当即应道。
「臣等附议。」
「皇上圣明。」
「郑卿治军,精简我大唐军队,祛除了糟粕,也为一大功。」
「当赏。」
李铮一挥手。
也赐予了郑玄一颗延寿丹。
「臣,谢皇上隆恩。」
郑玄也是无比激动。
今日朝堂上,注定是一场丰收的喜悦。
一个个朝臣更加激动的启奏,期待着皇上赐予延寿丹这等神物仙丹。
在攻灭石汗国时,李铮又获得了五瓶延寿丹,算上之前获得的,足足有八瓶,除了赐予的,还有七十多颗延寿丹。
对于这些,李铮自然是用不到,因为他已经服用了两颗。
在今日朝堂上。
对于这几年来为大唐建功的大臣,李铮自然是不惜赐予。
六部尚书,
还有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员。
户部、工部,刑部的几个侍郎,还有尽忠的御史,恪尽职守的五六品小官也得到了赐予。
满朝之上,获得了赐予的延寿丹的大臣,一个个更是高兴无比。
同样。
这也是激励了整个朝堂上的臣子。
「今日,朕赐予了十三颗延寿丹给诸位爱卿。」
「希望诸卿记得。」
只要我大唐建功,朕绝不会薄待。
「无论官位大小,无论是否为皇亲国戚,只要为大唐尽力,为大唐做出了足够的贡献,朕,必赏。」
赏赐之后,李铮对着满朝文武说道。
总之就是一点。
为大唐建功,赏。
而且还是要影响大唐的功,让大唐更为强盛的功。
「皇上圣明。」
「臣等愿为大唐赴死效忠。」
满朝文武都带着一种朝气的附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