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人生 作品

440.第440章 征伐才是他的目的

    「都来了。」

    「今晚父皇会在议政殿开宴,宴请各地藩王,叙叙君臣之谊。」李铮笑了笑。

    「那臣觉得,就该趁着此时此刻让这些将领前往各封地掌军,没有了藩王的阻碍,更加简单轻易。」秦健生当即正色说道。

    听到这话。

    李铮满意一笑,随后,直接从桌子上拿出了十几个拟定的圣旨,还有十几个盒子。

    打开盒子一看,里面则是半块兵符。

    在决定削藩后。

    兵部自然是默契配合。

    制作了各地的兵符,统兵将领持兵符一半,能够调动军队的几成,想要完整调动,必须用有全部兵符,而那一半自然是掌控在李世民的手中。

    「都准备好了。」

    「等下就将这些圣旨和兵符交给他们,即日启程前往统兵之地。」李铮沉声道。

    秦健生当即领命:「臣领旨。」

    「殿下。」

    「册封大典只有不到五日了,等册封大典一过,殿下就是皇储,我大唐未来的皇帝了。」陈玄礼目光敬畏道。

    「册封之后,更大的责任啊。」

    「如今我大唐,看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这一切都是表象啊。」

    「想要改变,任重道远。」李铮十分感叹的说道。

    权贵。

    科举。

    军队。

    百姓。

    这些事情太大了。

    而且在外,那些番邦异族难道真的完全臣服于大唐?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今大唐开国不到二十载,军力强盛,所以那些番邦畏惧,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对大唐的敬畏也会越来越弱了。

    这些。

    都需要处置。

    而且。

    未来李铮的路必然是开启征伐的,开创属于大唐日不落帝国。

    一味的防守可不是他的性格。

    征伐才是他的目的。

    时间一晃。

    很快。

    到了晚上。

    偌大的议政殿内,今天显得格外的热闹。

    殿内已经摆上了一张张小桌子,总计有十八张桌子。

    许多宫女和太监也是在忙碌着,摆放着从各地上供而来的水果。

    甚至是酒水都准备充足了。

    李铮就站在大殿内,看着这些宫女太监摆放着。

    「李铮,准备怎么样了」

    想到兄弟和儿子们都要汇聚一堂,李世民脸上也露出一抹高兴之色。

    「准备差不多了,可以派人去传召那些叔叔和哥哥们用膳了。」李铮笑了笑。

    「好啊。」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一场大宴。

    李世民是完全交给李铮来负责的,虽然只是一场宴席,但也无形表明了一种态度,这一次藩王归于长安,李铮是主,他们是客。

    「去传旨吧。」

    李世民立刻对王德说道。

    「老奴领旨。」

    王德立刻去安排了。

    「但愿今天这个老八不要再闹出什么乱子了。」李世民忽然意有所指的说道。

    「以他的性格,难。」李铮淡笑一声。

    李世民转过头,深深看了眼李铮,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朕还是那句话,无论怎样,以后他们又做了什么,留他们一条命,毕竟是我的兄弟,你的叔叔。」

    「父皇,当初我已经向你承诺了,那就绝不会失言。」李铮点了点头。

    没多久。

    在王德派人传召后。

    走进来了十八个身着王袍的人,真是分封天下各处的藩王,李世民的各位兄弟和儿子们。

    如今太子昏迷。

    庐江王李瑗和魏王李泰被圈禁宗庙。

    剩下的十八个王,江夏王李道宗镇守南境,没有赶回来,其他的都回来了。

    「臣弟(儿臣)参见皇兄(父皇)。」

    众藩王入殿后,恭恭敬敬的对着李世民行礼参拜。

    「好,好啊。」

    「朕很久没有见到你们了。」李世民的脸上都是喜悦的笑容。

    能够看到所有的诸王齐聚在一起,他也是十分的高兴。

    「平身。」

    「都坐吧。」李世民一抬手,脸上的笑容不断。

    「谢父皇。」众位皇子藩王纷纷领旨,以长幼顺序落座。

    「这一次召你们进京。」

    「一则是朕很久没有见过你们了,朕想多看你们几眼,要不然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见面。」李世民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

    众位藩王脸色一变,立刻道:「皇上洪福齐天,定能长命百岁。」

    「呵呵。」

    「长命百岁,朕可不敢奢望。」

    「不过,在朕有生之年,能够再看到你们,找到自己的皇儿李铮,老天已经对朕不薄了。」李世民笑了笑,对生死完全是看开了。

    世间,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啊。

    哪怕是长命百岁,他李世民也不敢奢望。

    这些年。

    他感觉精力一年不如一年,早已经不是纵横天下时的那般意气风发,而且国家大小事都要亲力亲为,他是真的有些疲乏了。

    「看到没有。」

    「这就是你们的侄儿,弟弟,李铮。」

    「当年,我将他们母子仍在了晋阳,现在终于找回来了,也了却了朕的一点心愿。」李世民指着身后的李铮,笑呵呵的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铮。

    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表现友善,其中有几个看着李铮,眼中有着恨意。

    对于他们来说。

    兵权被夺了,他们就已经算不上什么藩王了,只是一个顶着藩王爵位的知府罢了。

    他们猜也猜得到,他们的皇兄(父皇)不会无缘无故的夺了他们的兵权,而根本原因就只有可能是李铮。

    在他们目光注视下。

    李铮坦然无惧的对视着,站在这上面,将他们的目光也是尽收眼底。

    「李元景,还有其他几个,看样子是不服啊。」

    「说到底,如今父皇削兵权可不是害他们,而是在保护他们,如果你们真的起兵造反,那就是断了你们自己的生路。」李铮心底冷笑着。

    对于这些叔叔,哥哥们。

    他可是没有太多的感情。

    除了李恪和李道宗。

    皇族之中,本就没有太大的亲情。

    「再有五天。」

    「李铮的册封大典就会举行。」

    「这也是朕叫你们回来的根本目的,亲眼看着你们的侄儿,兄弟册封大典。」李世民笑呵呵道。

    「皇兄。」

    「夺藩王兵权,调兵需上奏兵部,藩王已经不得染指兵权。」

    「那我等藩王镇守大唐各处,如若外敌入侵,理当如何?」一个年龄三十多岁的藩王站起来,带着几分不甘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