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蓝色 作品

第549章 汇林社未来成就不低德芸社

在公司工作了一会儿,栾芸萍确定好下一次撂地的人选,抬头看一眼时间,发现已经下午两点了。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他来到汇林社后和德芸社的习惯完全不一样。

德芸社他只会下午去公司,汇林社总是早上九十点过来。

不为别的,为好好的管管一群人。

当然最主要的是师兄弟在这,能聊天说话摸混打科,他平时看着严厉,实际挺喜欢这种气氛。

而且吃的喝的一应俱全,中午别说饿了出去吃,在这里都可以解决。

他们干相声的,表面干相声实际前身不知道多少是厨子,就连张鹤仑以前还是烤串的。

要是在公司聚餐烤串,准少不了他。

尽管他不情愿,不想去干自己老本行,但只要炉子一开,食材一准备,身体自动站过去。

纯属肌肉记忆,阻止不了。

所以看似一个公司,实际一帮年轻人在一块儿乐呵的玩,没有半分牛马工作的感觉。

不过现在栾芸萍要动身去小剧场了,今天燕京有一场撂地演出,他需要瞅瞅。

来到地方,他发现撂地果然一直红火着,早早的剧场门口蹲守了一两百人。

一两百人附近放着两个水牌子。

第一个水牌子写着剧场里面的节目单,攒底有功底不错的演员,第二个水牌子写着外面撂地节目单。

其中有李九椿一帮人,

他们是第二次撂地了,心里有些经验,应对没问题,但其他年轻演员不一样。

年轻演员表演是十分吃力的。

“栾哥,你过来了?”李九椿在后台打一个招呼。

“嗯。怎么样,最近的表演。”

“非常好。”

李九椿等人神采奕奕,“一开始难,表演结束一复盘,发现能改善的地方有很多。”

“是啊,我才发现以前的相声不叫相声。”

“没错,想到以前说了数十年的相声,都不如这样来一场,一双双目光看着你,你不敢分心。”

“好是好,但也别来太多了,要是天天撂地我可能得死。”

有人这么一说,栾芸萍都跟着会心一笑。

同时更加佩服大林了。

一句以前说了数十年的相声不叫相声仿佛戳中了他的心窝。

相声是什么?

相声只是一门吃饭的手艺,演不好就没饭吃,为此演员们不断提升自己。

后来相声进入体制,保证了演员的吃饭问题,演员们便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当初德芸社花费数年时间抗争这一现象,如今德芸社也成为了他们曾经抗争的对象。

德芸社也成为了一个安乐窝,造就一批拿大钱的演员,这些演员不需要为钱奔波,自然降低了能耐的锻炼。

别说赚大钱的演员,就是小演员们也因为每月工资没了太多进取的心,彻底把一个艺术干成了机械化的工作。

毕竟德芸社不再是相声社团,而是一个公司。

但撂地不一样。

大林创办节目,大办撂地风头,让演员重回过往道路。

一重回,演员们为了撂地的演出,必须好好锻炼学习,不再宛如工作般对待相声。

反而跟当初一样,把它看成了一个吃饭的手段。

这才是相声的初心。

深呼吸一口气。

栾芸萍心中逐渐雀跃起来,他是喜欢相声的,汇林社的相声到了他兴奋的点上。

时间不大,两点半,小剧场里面的相声开演,外面门口的相声也跟着上人。

第一对演员露面,刚露面,顷刻一两百人拿着手机围观。

因为没有太出名的演员,路人围观的不是太多,也得亏不是太多,要不然小演员根本说不了。

看着这一切,栾芸萍庆幸自己做了过来的决定,也认为其他师兄弟的想法错了。

其他师兄弟认为大林不弄相声,去拍电视剧,便是放弃了相声。

实际放弃了吗?

没有。

给相声拨正方向,已经表明大林对相声还是很看重的,要不然不会做这一切。

要知道眼前的一幕多难得。

这种事情必须告诉他们,好激发他们的信心。

大林能给相声带来好处,他们也得努力才是。

于是拿出手机发一个消息。

“晚上七点钟来小剧场开一个简短会议。”

“收到。”

“收到。”

下午的时间不慢,演出结束,吃了晚饭,几个队长陆陆续续过来小剧场。

“栾哥,什么事情?”

烧饼、孟鹤糖、张鹤仑、冯照洋、张九灵等人都到场,如今他们是汇林社几个队的队长。

阎鹤相的话没有担任队长,平时只是在公司担任职务,不带演员。

“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就是你们不是担心大林往后不弄相声了吗?”

提到这个,几个人脸色不好。

“谁不担心啊,上半年大林带着我们,瞧瞧多开心。”

“现在大林毅然决然拍电视剧,我才知道大林可能就是偶尔回来相声一下。”

一两句话代表了所有人的看法。

栾芸萍望着自己的师兄弟,“你们看得太浅,我问你们现在相声里面是不是卷起了撂地的风潮。”

“没错栾哥,太多了。”

冯照洋只不住的点头,他的驻扎地在天津,正因为在天津,才清晰了解到天津一些小剧场也在跟风弄撂地。

不止一家,但凡小剧场都开始往这方面靠。

哪怕其他城市的相声社团也一样。

都在逐渐弄撂地的演出。

“这不就得了。”栾芸萍推心置腹,“大林创办了团综,推广了撂地演出。你们以为只是随便玩玩?”

“不是吗?”烧饼道。

大林的性格,他们太知道,就是喜欢玩。

玩了这个玩那个。

歌曲、电影、电视剧非得玩玩才有劲头。

看见烧饼那脸,栾芸萍无语,“你们单纯认为大林只是简单的玩玩,骨子里早就对相声看重,恐怕在设立节目之前就有想法让相声大变样,有更好的发展和艺术水平。

不再宛如工作一般的说几个段子。

甚至往后撂地成为主流风向的话,说明不撂地就没有流量和看头,那么所有演员必须内卷了。内卷起来其实就是促进演员的发展,不发展就要淘汰。

这对相声来说是好事,对观众来说也是好事。

而都考虑到这种地步,你们认为大林只是偶尔玩玩,偶尔说一场相声?”

一语点醒梦中人。

几个队长连连称赞,没想到大林竟然想到这么多。

而都想到这么多,他们还认为大林不管相声了?

傻子才会那样想。

啪的一声,烧饼一拍大腿热血沸腾起来,“大林做得太多了,咱们不能落后啊。好好的把这种事情推广起来,要不然咱们成吃干饭的了,都愧对那汇林社的高福利。”

“饼哥说的对,等小剧场演员成熟,我看可以帮忙推广。”

“既然大林有这样想法,那我们得多带人了,以免赶不上未来潮流。”

一个个打了鸡血般兴奋,开始确定之后怎么做,争取在大林回来之前来一个不一样的变化。

而栾芸萍看着烧饼,烧饼什么都不行,惟独说点话激荡人心很可以。

那种咋咋呼呼的劲头拿捏得很妥当。

“好啦,会议完了,各自忙吧。”

“得嘞,我们回各自剧场了。”

人群散去,剧场后台逐渐安静下,栾芸萍则起身舒缓一口气,现在包括他在内都期待往后相声会是什么发展。

如果大林带起了撂地的新风向,那么不亚于当初师父把相声带回到小剧场然后发展红火的成就。

越想越开心,这就是他们的少班主啊,不是师父小儿子能比的。

一想到师父小儿子当德芸社少班主,栾芸萍心绞痛,因为太荒唐了。

荒唐到他想笑。

不明白当初自己为什么不像阎鹤相那样大林一走就跟着走呢?

尤其还看见师娘对大林下跪。

说到底,还是一直在师父身边,师父的光芒掩盖了他个人想法,就比如现在的杨鹤同,总觉得杨鹤同就是过去的自己。

不过他要稍微极端一点,比较喜欢副总这个职位。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

汇林社所有成员知道了大林的想法后,精神头全部大起,努力干好自己每一个事情,包括业务方面不断地去学习。

汇林社还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先生,更别说还有大爷在。

郭得刚的话,他们已经很少回去,心中已经布满隔阂。

哪怕叫他们聚餐,几乎都是婉拒。

至于郭启林是不是这样的想法,想着让相声改变风向,来另外一个道路。

当然有,创办汇林社就是有着这种想法。

但是团综和撂地那纯属是想着玩,结果玩着玩着倒被栾哥臆想出来一条道路。

“大林,我跟他们说了,整个十一月份好到不行。”

“啊?是吗?那就好。”

在剧组酒店里,郭启林听了栾哥说的风向后,一边心虚一边想笑。

自己让栾哥来汇林社来对了,要不然绝对不会脑补出这么好的路。

“我们会按照你的想法多发展撂地的,最近撂地方面,主动报名的人不少,连烧饼他们当队长都时不时的过来。”

郭启林一个劲点头,不敢解释也不想解释,“还有没有德芸社的人过来?”

“没有了,剩下的基本不想过来,想过来也因为能耐不够,比如老秦。”

提到老秦,他就没说相声的天赋,只是一个优秀综艺员工,那样他在德芸社最好,汇林社反而不太适合他。

“原本我是准备两千万的,结果才花费千万不到。”

“其实可以慢慢谈的。”栾芸萍有点心疼大林的钱,不是小数目。

他心疼,郭启林一点不在意,“是可以慢慢谈,但是何必呢?走得痛快更舒心些,减少一些扯来扯去的麻烦事比花费几百万好多了。”

“对了,脑袋他旅游去了,元旦回来演出。”

“又去啊?他的人生过的挺不错。”

聊了几句,郭启林挂断电话,下意识去找脑袋哥的账号视频,他去旅游都会发视频记录。

果不其然点开,正是他到了新地方。

“我们正在赞比亚的一个塞伦杰餐厅吃饭,这时候看到了隔壁的朋友们,竟然在吃恩希玛。”

“我也要点一个,看看味道怎么样。”

“他们这个看着没有那么稀,感觉像是米糕一样,但又是玉米做的。”

“我替你们尝尝,嗯,还不错。但最好吃的方式,就是恩希玛配华夏榨菜吃,大家可以试试。”

走到一处吃到一处,是相声演员的常事了。

郭启林看着脑袋哥的模样感慨,这是他的生活方式,而他也有自己的生活,那就是拍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来。

等到上映后,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而且还能在拍戏中交到不少朋友。

比如这一次拍摄,里面请了刘涛、刘明涛、王劲松、靳冬等人。

他们都是电视剧的常客。

“大林,在房间里吗?”

说曹操曹操就到,门口出现了刘明涛的声音,他赶紧起身开门,门打开还有一位刘涛姑姑的身影。

“刚才我们出去买了一点东西吃,分给你一些。”

“哎哟,太好了,大晚上我正愁没吃的呢。”

郭启林开心,在外面他好像永远会被这些姐姐照顾得很周到。

不管干什么,都会想到自己。

尽管他已经是导演的身份。

而面对大林,她们这些圈中人士,就是喜欢。

人缘和其他的从来没次过,外加上又是一个岁数偏小的孩子,所以喜欢是自然的。

“给,再给一份。”刘涛伸手多递了一份,郭启林开口,“够了姑姑,谢谢。”

“她是买太多了,怕吃太多给自己吃胖。”刘明涛在旁边说一句。

“没有,就是给大林买的,要照顾照顾嘛,要不然怎么配得上这一个辈分呢?”

论辈分,郭启林没话说,在娱乐圈自己好像就是小许多。

尽管刘涛只是比他大十几岁。

“我们回房吃东西了。”

打了招呼,两个人回房间。

她们走了,郭启林小心翼翼放好东西,要是两位不正好回来的话,他绝对会出去买,在吃上面他一家子都没客气过。

就是在外面拍戏还是会时不时的想媳妇儿和闺女。

这个避免不了。

有时候一忙忙到晚上才有空,而等那时候闺女都睡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