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南洋大区!

1820年10月12日,上沪海港,大明帝国的皇帝朱铭轩带着随从非常低调的登上了洪武大帝号战列舰。

朱铭轩站在甲板上看着围绕着战列舰身旁的海鸥,思绪回到了他当初去南洋视察的经历。

距离上次他到南洋已经是两年前了,当初欧陆战争刚结束了,大明帝国的南洋大区就迎来了一场特大台风,不少在南洋生活的百姓都因为台风而流离失所,他作为皇帝亲自前往南洋慰问了那些受灾的民众。

并且指导南洋大区的官员们进行灾后重建,提高建筑标准,重新修建高效排水渠,确保南洋大区的百姓在台风天气能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可在两年后,南洋大区在10月初又遭到了一场特大台风,来自南太平洋的热带漩涡在抵达南洋后风力等级直线上升,最终在太平洋小岛上的一处台风观察哨塔发布了16级台风的预警。

这个名字叫做“热带怪兽”的台风肆虐了整个南洋大区,并且一直北上抵达了江浙地区。

不过当这场超级台风抵达大明本土的时候风力等级已经下降到了11级,威胁性大大下降,但在南洋大区的百姓可遭了殃,16级的超级台风可不常见,风暴中心的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损失惨重。

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统计,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上的受灾民众有14万人之多,伤亡人数足足有1千人,这份统计数据并不包含南洋土著、洋人,只是在籍的大明百姓。

“陛下,我们预计要在后天下午才能抵达婆罗洲!”

“这是近三天国内报纸的汇总,刚好能让您在这三天的时间里看看国内的新闻!”

杨子卿走到甲板上手里拿着文件夹找到了朱铭轩,给后者汇报了情况。

“嗯!”

“子卿啊!你还很年轻,未来的仕途并只限于当朕的秘书长!”

“朕听说你很想参选众议院,是不是想通过议员这个身份拿到候选人资格?在四年后参加首相选举?”

朱铭轩一边看着手中的报纸一边和杨子卿闲聊着。

“陛下!我真是一点心思都瞒不过您啊!”

“我感觉秘书长这个位置需要有更多有新思想的年轻人来担任,让您更了解一下从底层升上来的年轻人的想法,我感觉我已经脱离人民群众好多年了,底层人民群众到底需要什么我还真不清楚。”

“我想让贤相应您说官员下基层的号召,到基层先熟悉一下人民群众的想法,然后再说参选的事情!”

杨子卿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跟随朱铭轩这么多年以来发现自已面前这个比自已小十几岁的年轻皇帝根本就不能拿寻常人来代入。

每次和皇帝的畅谈都让杨子卿感觉自已像是跟一个四五十岁人的攀谈一样。

这次他想下基层选举众议院一方面是让贤,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到皇帝的身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已年纪40岁了,在皇帝的身边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想试试往更高一层冲冲。

毕竟那个男人不想当首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王的地位,这首相名义上跟宰相差不多,当上了可就上历史书了,到时候光宗耀祖啊!

“你今年40岁了吧?”

“陛下你记性真好,我今年刚过了40岁!”

“40岁对于人生来说已经不小了,但对于一个成熟的政客来说还是有些年轻,你想四年后参选朕不太建议,因为四年后的情况不太明朗,朕建议你在朕的身边再待上四年,四年后朕提名你当江夏省的参议员,等到8年后,也就是1828年再参选!”

朱铭轩语重心长的给杨子卿说着,为什么让杨子卿在8年后再参选首相?这也是他的私心。

对于这个跟随在自已身边当秘书快十年的人,他不想让杨子卿面对经济危机,而是想让他八年后当选来当一次救世主。

经济危机对于全球化加深的世界来说是个不可避免的事情,每15到20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是经济的客观规律,只能减弱不可能会避免。

因为他的到来改变了太多的东西,他不确定经济危机的时间会在什么时候。

所以说出于私心,他都不会让自已的手下背个经济危机的骂名,成为大明帝国历任最差的首相。

第一和第二任首相杨皙子算是真正的功成名就,跟随着皇帝率领大明的军队打赢了欧陆战争,带领着大明帝国的经济飞升,进入到了黄金十年的发展当中。

杨皙子给后面的首相树立了个榜样,有好的首相就会有差的首相,所以说他更倾向于让自已一手创立的派系充当救世主的角色。

经济危机后必定是战争驱动经济的再次发展,向西部再次扩张也是必然的。

没有蓝星经历和zz生涯经验的杨皙子对朱铭轩的话有些不太理解,原本他以为皇帝陛下会让他永远的留在身边,好好的当个近臣亲信,不让他参加首相选举。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眼前的皇帝只是阻止他在这8年内不要参选,而是要在8年后参选,这个时间限制令他非常的疑惑和不解。

他不知道陛下是在想什么和担忧什么,但杨子卿考虑到了最近又流行的三杨传闻,即杨皙子、杨士琦、杨子卿把持内阁,代理朝政的传言。

他估计朱铭轩是为了避嫌而建议让他8年后再参加选举,或者就是自已跟那些老派的政客比起来还是太稚嫩,玩不过他们。

“8年后?8年后我是48岁了陛下!”

“对48岁,48岁才是一个人仕途的黄金时代,这个年纪的你会比现在更加老练和成熟,如果你真的想要提前适应,那朕会把你调任到一个部门当个副职先积累一下经验,但是你得给朕找个好秘书!”

“哈哈哈!陛下您放心,我要是离开了您,我肯定会给您找个好的秘书,并且天天的想念您!”

“咳咳!天天思念朕?你是想让朕给你排忧解难的吧!”

“哈哈哈,陛下您真是太了解我了!”

处理完杨子卿的事情后,朱铭轩坐在椅子上审视着报纸,当看到沐王府的那个中立通知的报纸后,朱铭轩感慨不愧是延续300多年的大家族,根本不掺和这种事情。

保持中立就是对沐王府最好的选择。

8年前,他带领军队平叛的时候,沐诚忠就跟随在他的身边领兵出战,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沐诚忠只提了一个请求——永镇云滇,这个请求跟他祖祖辈辈的请求一样。

简单的说他们沐家只要云滇省,其他额外的奖励他们不要。

对于沐王府的忠诚,朱铭轩还是很认同的,一个为朝廷效力300多年的边镇大族还是有存在的必要,随着现代化武器的发展,哪怕是沐王府想要叛变也没有机会。

因此朱铭轩就同意了沐诚忠的请求,而他舅舅赵建安想要经营南洋的请求就被他拒绝了。

如果没当上皇帝之前他可能需要赵家的支持,但他成了皇帝,赵家是个搞金融的,要是把南洋大区都交给赵家,让南洋成为赵家的“封地”,这危险性就大了。

于是赵家就只得到了星城,这块金融“封地”,对资本家的警惕心朱铭轩从来没有放松。

他不想自已的大明帝国会成为蓝星的美丽国一样那么割裂,他要杜绝资本家操控内阁、议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