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南极的小鲨 作品

第685章 新型武器:导弹的问世!

2月28日,来自欧陆的照片就出现在大明帝国本土的报纸上,帝国的军队出现在敌人的凯旋门广场并高调通过的场景极大的振奋了帝国百姓的民族自信心。

帝国的大江南北都在讨论着凯旋门阅兵与巴黎和谈的内容,谈论国事似乎成了这段时间里大明百姓最为喜欢的内容。

随着前线利好的消息传来,帝国的证券交易所内挤满了买股票的股民,原因无他,股票因为战争的顺利又暴涨了。

跟军工、能源、土地、矿藏有关的300多家上市集团的股票大涨10个点,一夜之间帝国又多了上百个百万富翁。

“他奶奶滴,真是气派,老子什么时候能去那巴黎游行一圈,瞧瞧这些西洋人那震惊的表情!”

“中!这照片拍的真不错,等等怎么这照片的来源还是巴黎的报社?”

“这是都是好男儿,啥时候我得给俺闺女找个媒婆说个这样的媒!”

“这些男孩回来了得成为多少少女的梦中情郎?”

“赢了,赢了!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欸!我今天到超市看了,粮食价格又变低了!”

“大叔,不仅粮食价格变低了,这汽油的价格也低了,今天我看那加油站的汽油又大跌20%。”

“真不错,皇帝陛下说的对,只有抢了那些西洋人的生存空间,我们大明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不对,什么叫抢?这叫收复故土,我们可是正义之师,可不是昂撒强盗,咱们这是替祖宗收回他们的土地!”

“啊对对对!瞧我说的,咱们可是正经人,不敢偷抢的事情!”

走在大街、聚在饭馆的百姓们交头接耳的讨论着这几年的变化和欧陆战争之后他们的未来会不会变的更加美好。

.......

漠南省,某处在大草原上代号为020的武器实验场内,陆军装备研发部的官员们与军队的将领正在陪同伟大的皇帝陛下观摩着一场武器试验。

很显然这又是帝国内部的一个保密级别很高的武器研发项目,到场的人除了军方以外,其余几个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也都到场了。

只见空旷的试验场内有一个钢架结构的滑轨,轨道的长度大约有22米,这滑轨的倾斜角是15度左右。

在这个钢架滑轨上,操作手正在小心翼翼的吊装着一个火箭模样的物体。

“慢点!慢点!”

“往左来点!”

“把牵引器对接好,小心点!”

“好了好了!”

在8名工作人的协作努力下,一个长7.27米的火箭弹被固定在导轨上。

“这就是陆军装备研发部请求我们212研究所帮助设计的玩意?”

潘冠森抚摸着下巴好奇的说道。

“没错,这就是陆军让我们帮忙设计的,我们研究所不是有个流体力学的科室吗?这玩意要想飞到天空上,稳定姿态,那就需要我们这些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联合设计外形!”

一名流体力学的专家开口说道。

“这个好像是大号的火箭弹吧?不过带了两个翅膀,像是一架飞机一样!”

“嗯嗯,可以把这玩意看成一架无人操控的飞机,不过这飞机上面可是捆满了烈性炸药!”

“这玩意能飞多远?”

“不清楚,这得问问那些化学家了,他们研发设计的推进燃料,最差不得100公里?”

“100公里?这玩意飞的比炮弹远,也比近火火箭弹远!”

“可不是嘛,这大家伙看着最少得2吨,估计能装600公斤的炸药!”

“这....这不就是可以打200公里的一枚381炮弹吗?”

“我的老天爷,我有预感这玩意要是准头好点,飞的远点,日后说不定战列舰的炮管就是发射这种无人炸弹飞机了!”

“嗯嗯,我也感觉这玩意再靠谱一些,就能改变战争形势了!”

参加试验的陆军军官们站在导弹的身边,仔细的端详着,时不时的还讨论着这玩意会给日后的战争形式带来哪些改变!

坐在椅子上的朱铭轩眯眼迎着太阳光扫视着躺在发射滑轨上的导弹,这玩意就是科技树里的v1火箭。

在蓝星这v1火箭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一名普鲁士的机械师想要研制一种无人飞机,最后逐渐演变成了导弹,也可以称呼v1火箭为巡航导弹的祖师爷。

4年前朱铭轩就想着能不能把这玩意给搞出来,等打扶桑的时候发射v1导弹对扶桑的陆军司令部进行斩首,不过很可惜,这越接近现代化的东西所需要的知识就越多。

除了需要有着学识的工程师以外,还得需要高级技师。

最终在等了四年后,帝国培养了两批接受过先进的物理、化学、材料、航天教育的大学生参与到了帝国的各个项目中。

在系统送的科学家手把手的教导下,十多万名工科类大学生成长的飞快,已经成为帝国科技发展当中的中流砥柱,也让朱铭轩放下了心。

就算日后系统科学家挂了,也不至于大明科研后继无人。

这种老带新的教育为帝国培养了更多的科学家和人才。

之前空有技术造不出来的困境可让这位皇帝愁死了,这种无奈的感觉就像是家里有个金矿,没有挖掘工具,只得空守家里大金山的那种郁闷。

现在大明帝国的各行各业已经全面的领先西方,就比如学术层面上的研究大明就得领先西洋人15年,应用领域更是领先20年。

并且这种领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而逐步的加快,根据大明帝国教育部的预测,今年大明帝国会有20万名大学生毕业进入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仅20万名大学生的人数就要比整个欧陆的大学生都要多了,20万人当中更有8成是理工科的。

给帝国十年黄金发展期,到时候完完全全的从上到下的碾压欧陆科技发展,得甩他们十条街。

“陛下,那些工作人员说了,咱们得撤到安全堡垒中,一会要试验了,他们担心这玩意不稳定,会发生爆炸!”

秘书长杨子卿打断了朱铭轩要建设的科技强国的构想,当他拉回思绪扫视了一眼众人后,发现他们都在等待着自已的命令。

“咳咳,开始试验吧!不是操作员的都跟朕回到堡垒中,省的被这炸弹小飞机给炸伤了!”

“哈哈哈!那咱可就得跟着陛下回安全堡垒咯!”

60多人嘻嘻哈哈的走到了v1导弹旁边的安全堡垒中,透过小观察窗观察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导弹的试射。

divdata-faye=

"iage

"source=

"er

"css=

"icture

"grou-id=

"1

"igsrc=

"htt:

3-readg-sign.fqnoveli

ovel-ic-r

d5644c074e859eb70491af84dfb9b505~tlv-s85hriknn-iage.jeg?rk3s=a0246922&x-exires=1727291194&x-signature=tivc8fAiz0xi6lAn4tvwqeiyihQ%3d

"width=

"749

"height=

"500

"alt=

"

"

css=

"icturedesc

"grou-id=

"1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