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fy 作品

第1007章 康熙静嫔88

四阿哥的死,给德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同时四阿哥、八阿哥的死,给康熙所有的剩下的儿子,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皇阿玛,不仅仅是阿玛,他更重要的是皇帝。

朝堂上安静了下来,皇子阿哥们 也安静了下来。

佟贵妃自己已经闭宫不出了。

太后对于穗岁,现在已经是非常之赞扬,她每次见于穗岁都是非常高兴的。

太皇太后真的是失算了。

这样真好,好到太后觉得于穗岁如果更进一步的话会更好。

太子的丧事极尽哀荣。

于穗岁看着流水一样的钱,想起太子的死法,算了,眼不见为净。

不过康熙还是没有糊涂到要四阿哥跟八阿哥给太子附葬的地步,只是这两个人的墓地选择,也确实离太子不是很远。

太子丧事一结束,太子妃请命去给太子守孝。

康熙念太子妃诚恳,只让她守丧三年。

于是太子妃打包好东西去了太子的墓地,在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开始了自己的守孝生活。当然,她是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起的。

失去了太子,康熙肉眼可见的苍老,但是人一老,这对权力的控制也是越发的大的。

于穗岁在他眼里,是替他处理政事的工具。

其余的皇子阿哥,都是他的竞争对手,由于佟家的事,朝堂上站队的人,现在只敢暗中的站队,不敢直接的站出来。

八福晋人逢喜事精神爽,整日里都是高高兴兴的,这在良嫔看来就是不该的,她先是罚跪,又是骂人的。

唯一的儿子死了,剩下的孙子也是在八福晋手里,她想要抱进宫里养,跟康熙求了好几次,都是叫她不要胡思乱想。

良嫔没有办法,只好折中,隔三差五的叫八福晋进宫来,耳提面命的叫她好好养这个孙子。

但是八福晋哪里是这样的人,她没有为难吴氏母子,但是也没有给什么优待,只是照着规矩办事。

她想这一辈子,怎么也不会见着八阿哥那后来的样子,他那真爱也不知道这辈子花落谁家了。

四福晋也是一样,她心情不错,李侧福晋的儿子要继承爵位,可是四阿哥刚死不久,就算要,那也是要等到康熙发话。

但是康熙现在这个样子,她觉得李侧福晋的儿子不一定能够继承爵位。

德妃心疼四福晋,一直又对她照顾有加,这婆媳关系又往上走了一个台阶。

于穗岁按部就班的批改这折子,等到入秋了,天气一冷,康熙又病了。

而且病得很重。

佟贵妃都特意出宫来畅春园里照看康熙了。

于穗岁也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事,跟着佟贵妃一起照看康熙。

康熙知道自己是心病,他还是很难接受自己亲自养大的儿子,以这样不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还是那句,太子但凡是逼宫死了,康熙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偏生是太子只是试探,试探之后还没有做什么,他就被用这样的阴谋诡计死了。

死得离谱,康熙这才觉得自己难受。

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佟贵妃见了康熙,也不知道要如何劝说,看着于穗岁。

于穗岁这个时候却道:“皇上,弘皙阿哥如今还在宫里,要不将他接过来,在畅春园里养着?”

人死了之后,康熙开始怀念起来太子。

太子死的时候,凄惨的跟太子这个身份非常的不匹配。

不匹配的结果就是,康熙心里一边怀念曾经的那个温文尔雅,文武双全的太子,一边又为太子那荒唐的死法,感到不满。

送走了两个儿子之后,他并没有感到畅快。

康熙感觉到的只有争夺,一个父子相斗的结局。

当然,他不会反思自己,只会觉得这些都是他那些儿子的错。

于穗岁对于这个事是乐见其成的。

康熙摇了摇头,他不想见跟太子相关的任何一个人。

于穗岁也不问,不多说,让人搬了折子过来,坐在一旁,一边批折子,一边陪伴康熙。

随着康熙的病,朝中又开始沸沸扬扬的闹起来了。

这一回,是立新太子。

人选,朝中的大臣见康熙的儿子,不管成年还是没有成年的,都写了个遍。

于穗岁自己没有处理,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时候,康熙扛起来精神也不错的时候,给康熙自己看。

康熙没有说话,只是盯着于穗岁看了两眼,突然说他明日要上早朝。

于穗岁没有劝,只是吩咐梁九功请了太医过来。

康熙的身体很差,太医说是郁结于心,导致康熙的病迟迟不好。

谁都知道原因,谁也不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强调这个原因。

晚上,康熙吃了药之后,突然说道:“明日你陪朕去上朝。”

于穗岁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嘴巴张开,能塞下一个鸡蛋,她深吸一口气,问:“皇上,你在说什么?”不可能啊,康熙怎么会如此大方。

简直不像康熙本人。

这个想法,康熙萌生到说出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他想要用于穗岁制衡他的儿子。

他现在的精力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自己在朝堂上指挥,如今只能自己在这个方寸之地,他知道,自己若是不平衡朝堂,再不久,他会因为身体的问题,被架空。

体弱多病的皇帝,没有精力的皇帝,很容易死掉。

历朝历代,死于非命的皇帝,多不胜数。

康熙自己不想要死,他想要活着,那么他首先得保证权力在自己手里,受自己控制。

于穗岁是他最近最好的选择。

她是一个女人,后世即便有骂名,也不是他的。

而是说于穗岁红颜祸水,是她自己野心勃勃,生了妄念,他只要利用得当,于穗岁这个棋子就能替他稳固现在的局面。

儿子,康熙是不敢用的。

他怕自己前脚选了一个,后脚自己就要被迫病逝。

杀兄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弑父这样的事,发生的话也不稀奇。他要确保自己的安危,皇帝病弱,随时能死的话,他身边的人,很容易就被人收买。

康熙想了一段时间了,于穗岁处理政事的手段稚嫩,她身后无人,只能靠着他。

若是以后于穗岁真的生出了妄念,他死的时候也能留下圣旨杀了她。或许于穗岁还能作为下一个继任者的磨刀石。

康熙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时将于穗岁给推到台前来。

“朕说的是真的,明日你跟朕一起上朝。”康熙说完又咳嗽了起来,梁九功端来温水伺候康熙喝下,他又道:“这不是你一直想的。你一直喜欢那个位置,等明日,你就能坐上去。”他知道于穗岁有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她对一切象征的东西都好奇,她对权力,有着纯粹的向往。但是她爱惜自己的生命,做事的时候会极力的克制这些。

梁九功躬着腰,低着头,他现在心里的震惊,大概跟皇上第一次擒拿鳌拜的时候一样。

皇上竟然想要丽妃娘娘跟他一同上朝。

梁九功只想到了一个,二圣临朝。

不说话,保持沉默,是梁九功在宫里活得久的原因之一。

于穗岁看着康熙的眼睛,他真的老了。太子的死,对康熙的打击是巨大的,他没有真的经历太子谋反、逼宫这样的事,他对太子的感情也没有全部的消散。

他心里是惦记着太子的。

康熙的白发已经过半了,人也瘦了许多,眼角的皱纹也堆叠了起来,身上也有了暮气。

于穗岁想到了迟暮的将军。

康熙现在是英雄暮年,华发过半,他老了。

“皇上,我若是上去了,就不怕受天下百姓唾骂?”清朝对于女子的限制,只有更大的,当然这不一定是清朝统治者的要求,更多的是因为剃发的男子,他们将一部分的气节转移到了女子身上,他们用女子的裹脚、守节等等代替他们自己的忠贞。

当然这也只是虚的。

康熙:“你都怕不怕,朕自然也不需要担心。天下百姓,于你不过都是一群不认识的人。”于穗岁不在乎这些,他知道的。

于穗岁确实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活在别人的嘴里实在太过困难了。于穗岁不愿意的。

“那谢谢皇上给我这个机会。”于穗岁觉得这个机会没有什么好推辞的,康熙要她上去,不过是为了保证自己。

她一开始的目的不就是这个。

要平和的,尽量不影响到朝局的稳定上去。

现在,她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

也许再过不久,她就能拿到这个想要的结果了。

康熙笑了,他知道于穗岁能懂,不过也不在乎,女人终究是没有他的儿子们心狠手辣。他能控制得住于穗岁。

于是第二天,于穗岁不仅陪着康熙上朝了,还升职加薪了。

成了贵妃。

封号也从丽变成了‘宸’。

有意思,于穗岁成了宸贵妃,这对后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噩耗。

四妃的稳定,是二十多年来,都没有一丝改变的。

宜妃知道这个后,她又去找了郭贵人,但是郭贵人避而不见。

凭什么,她年纪轻轻就能得到贵妃的位置,还能代替皇上去上朝,宜妃觉得,康熙真的被于穗岁给迷惑住了。

那于穗岁真的就是妖精转世,就是那妲己,那褒姒,那杨玉环。

找不到人的宜妃,只能自己生闷气,她是不敢到处去找人说的。毕竟前面康熙才铁血手腕的毒杀了自己两个亲儿子。

是真的虎毒食子。

宜妃更加不敢挑战康熙的权威。

九阿哥经此事后,跟十阿哥彻底的打算远离朝堂,再不搅进去,只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了。

九阿哥曾经那些收拢的人,是绝对不会允许九阿哥他们就这样退下去的。

他退下去后,那他们这些曾经跟随九阿哥的人呢?他们可不是什么不要的人,不然也不会明知前方危机四伏,还要跟着九阿哥一起争那从龙之功。

有的时候,到了那个位置,上去了,就下不来了。

九阿哥,被架在这里。

这里面还有不少新来的,八阿哥的人,他们也是要九阿哥重整旗鼓,再度出发的。

九阿哥:........

被逼无奈之下,九阿哥只能架在这里,脱不了身。

至于跟康熙坦白,自己结党营私的事,他是不想干,不是不想活。他怕自己被康熙这个皇阿玛给一碗毒药送去阴曹地府找八哥去。

九阿哥一担心,人就瘦了,一瘦下来,就成了翩翩公子,只是有些单薄的公子。

这样一来,九阿哥的颜值提升了,宜妃见他也更顺眼了。

只是担心九阿哥因为八阿哥的死才这般食不下咽,寝不安眠的吧,宜妃心里也不是那么高兴了。

九阿哥愁啊,愁得很。

于穗岁上朝的感觉太棒了,她往龙椅上一坐,感觉一下就来了。

江山尽在脚下之感,有了实感。

站在上面看下面的人,那真的是说不出来快乐,那些个朝臣,他们在折子里骂人,她也只能回骂在折子里,总是感觉差了点什么。

现在,大家一起对骂!

于穗岁还看见了那四阿哥的左臂右膀之一的年羹尧,现在的年羹尧还是很得康熙看中的,毕竟是个有能力有学识的年轻人。

如今看着倒是不张狂,规规矩矩的,说话也是温和良善的,于穗岁瞧着还是顺眼了一些。

只是四爷都死了,这一回也不知道年羹尧新的主子是谁?

书房里,康熙照旧是坐在一旁的矮榻上,关系到朝政的大事,还是康熙自己看了自己决定。

“皇上,我瞧着这几个人,还是得去历练一番,不然纸上谈兵还是有些差距。”于穗岁点了几个名字,这些人在朝堂上跳得欢,全部都是在骂她的。

康熙看了名字,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她要人去历练,还是要人去受苦。

“你安排就是。”这几个人正事没有做几件,骂人倒是积极,以前也常常劝他来着,但是他为了保持自己的明君形象,还是没有处理他们。

毕竟这有时候,还是需要他们来树立自己宽容、大度、仁慈的君主形象。

于穗岁大笔一勾,将这几个人送去跟佟家的人作陪去了。天南海北的,最近几年就不要回京城得好。

于穗岁能掌权,这对有点想法的皇子阿哥来说,是不能容忍的,等了两个月后,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意料之外的三阿哥。

他拿着于穗岁曾经的过往,在朝堂上朗声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