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春偷带鱼 作品

第311章 尾声

“掩护!掩护!”

朱绩发疯似地冲到朱然的身边,大声唤着“阿父”。

朱然的手仍旧死死握着插入腹腔中的箭矢。

朱绩挽起阿父的脖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眼皮无力地垂下。

“阿父!!!”

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在林中响彻。

就在这时,山坡上又传来动静。

滚木碎石倾泻而下,吴兵伤亡离散。

接着,又是一阵号角声。

是魏军发起了冲锋。

朱绩没有迟疑,他知道此时应该做什么。

缓缓将阿父的尸首放在地面,而后拔出佩剑,这一刻,他就是这支荆州军的真正统帅。

“朱绩在此!朱绩在此!”

他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好让慌乱中的士兵们知道,他们的将军在何处。

“随我迎敌!”

朱绩的临机应变让吴军没有在黑暗中被一触即溃,吴兵们很快收拢阵型,举起盾牌,势必要顶住魏军居高临下的攻势。

厮杀了许久,忽然有一股魏兵突破了某处防线,眼看就要杀至身前。

为首者大喊:“我乃襄阳上将蔡英,贼吴安敢犯我境界,必叫你有来无回!”

一道光影顺劈而下。

锵!

是铁器交错的声音。

朱绩定神一看,魏将蔡英的兵刃被拍马赶到的朱异死死抵住。

就在蔡英迟疑之际,朱异双臂骤然发力,别过他的兵刃,随后一枪刺去。

月光斜射,寒芒一闪。

蔡英躲闪不及,当场被刺中脖颈,一命呜呼。

“敌将授首!”

朱异随即大喊,以震慑敌军。

魏兵们闻言,明显陷入犹豫与惊恐,没过多久便疲软了起来,被反击的吴兵打的节节败退。

“公绪。”骑于马上的朱异看向朱绩,“我后军阵型完备,魏军伏击点应当只此一处,将军在何处,速让将军整军带我们离开此处吧!”

“阿父他。”朱绩表情落寞。

朱异似乎是知道发生了什么,强忍着心中的震惊与愤怒,沉吟片刻后对朱绩沉声说道:

“你现在是荆州军的主将了,将由你带领我们返回江陵。”

朱绩恍然若失地抬起头,目光渐渐变得坚定。

“我们走!”

..........

第二日。

夏侯献令大军休整一夜后,才乘坐从吴军那缴获的战船抵达岘山附近。

战船上,夏侯献远远看到数量更多的艨艟、楼船安静地停靠在汉水西岸。

那不是预定的拦截位置,却有不少船被焚毁了。

显然是吴军为了避免资敌而为之。

不过吴军显然在赶时间,烧得不太干净,有些船虽然被火焰波及,但似乎并未完全燃烧,夏侯献估摸着应当还能勉强使用。

夏侯献乘坐轻便的走舸前往那处河道处查看,那里已经满是烧焦的船只残骸。

他随即派人去清理水面,而后在汉水西岸下船登陆。

下船后没多久,便遇到了带残众归来的司马昭部。

“大将军!”

司马昭低头拱手,来到面前后就没再说话。

夏侯献一眼便看出这家伙的心思,司马昭向来是报喜不报忧,这副死样子必然是出师不利。

尽管两人关系很好,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夏侯献也只能摆出一副严肃脸,问道:“战况如何?”

司马昭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开了口:“禀大将军,吴军似乎早有防备,他们拼死力战,最终走脱....”

说完,他声音又加重了几分:“下官出师不利,请大将军治罪!”

这个结果,夏侯献其实早有心理准备。

一开始他对司马昭的预期就不算太高,毕竟设伏的兵力实在有限,朱然还是久经战阵的宿将,想把吴军全部留在岘山简直是天方夜谭。

并且自己的军队在昨日白天刚刚经历大战,贸然在夜间追击吴军乃是不智之举。

说实话,只要司马昭这里能稍微有所斩获,他便算是没有辜负自己把饭喂到他嘴边的这一举动。

至于现在这样的情况,勉强可以接受吧,至少司马昭没有选择甩锅而是主动请罪。

“知道了,先下去休整吧。”

夏侯献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等司马昭离去后,他把牛泰叫了过来,决定找他再核实一下情况。

“牛府君是吧?”

牛泰起初有些紧张,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后来当夏侯献问起昨夜的战况时,他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把司马昭给卖了。

“禀大将军,昨夜的情况的确如司马太守所言那般,尽管我军一开始造成了一定的杀伤,但多半只是几个前军小校。”

牛泰避重就轻,最后表情沉重地说:

“吴军殊死抵抗,我襄阳都尉蔡英,不幸战死。”

“知道了。”夏侯献点点头,问题就问到这里。

“张将军。”他看向张合,希望对方能帮自己拿个主意。

二人在来的路上曾商议,如果此役无论是段墨在江面上的拦截,或是司马昭在岘山的伏击有幸能将吴军士气打崩,他们今日便可派麾下精骑前去追击,若是能彻底消灭吴国的荆州精锐,未来便大有可图。

不过现在看来,这计划要落空了。

张合随即给出中肯的建议:“大将军有建功之心是好事,但没有合适的战机而贸然行事的话,恐难成事。况且此役我军斩获颇丰,该知足了。”

“此役多亏了张将军。”夏侯献谦虚地说。

张合捋须而笑:“大将军这样的人,很难不得人心啊。”

二人相视而笑,彼此的第二次合作终于进入了尾声。

大军回到襄阳短暂停驻,没过几日,辛毗持节前来犒军。

同时也带来了扬州的战报。

扬州的吴军是在更早的时候退却的。

据报,当时扬州刺史郭淮所部距离吴军最近,然而在全琮攻打芍陂时,郭淮并未第一时间出战,而是向满宠请求援军,一同拒敌。

他给出的理由是,吴军势大,孤军阻击容易迅速被敌军击溃,于大局不利。

太傅满宠是第一次跟郭淮共事,虽然看出了郭淮的小心思,觉得他为人圆滑,但也没多计较。

就这样,满宠和郭淮合兵抵挡全琮部队,率领诸军与吴军浴血奋战数日。

值得玩味的是,在有大军做依靠的郭淮,此役却是打得极其勇猛,长年在雍凉为将的他,在战场上的风格趋向于野蛮粗暴,这让长于南方的吴兵们很难适应。

几天下来,吴军抵抗不住魏军凌厉的攻势。

魏军乘胜消灭了吴国五营将秦晃的部队,吴军陷入不利的战局。

幸亏吴将张休和顾承率军奋力抗击,终于挡住魏军的进攻。

后来全琮儿子全绪、侄子全端趁两军混战之际突袭魏军后方,面对吴军的反扑,满宠认为没必要再打下去了,主动选择率军退却。

全琮见攻取寿春无望,引军而还,六安的威北将军诸葛恪等众也相继离去。

荆州、扬州两地战场都是捷报,此番魏国大获全胜,庙堂的一大轮封赏是必不可少的。

辛毗说,天子曹芳对此事极为重视,欲大加赏赐。

当然,具体的封赏估计回到洛阳后才能知晓。

大军在襄阳又待了五六日,这日,就在夏侯献准备率军返回洛阳时,校事府的一名校事忽然找到了他。

“大将军,我们的人在江陵城中探得消息,吴国车骑将军朱然死了。”

“怎么死的?”

“有传言是在回军路上战死的,其子朱绩秘不发丧,将遗体送回江陵后才将其入柩。”

听到这个消息,夏侯献大为震惊。

其一,他似乎是错过了一个巨大的战机。

其二,这司马昭貌似是阴差阳错立了大功,这下不封赏都不行了。